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库区431处危岩隐患年底“清零” 重庆织密三峡危岩防治安全网

发布日期:2025-05-17 19:54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重庆三峡库区有数百处自然形成的危岩“天险”,这些高悬的隐患一旦崩塌,将威胁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长江航道安全。2023年,我市启动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攻坚战,今年是攻坚战收官之年,431处已查明危岩隐患进入清零“倒计时”。

在奉节县瞿塘峡,矗立着三峡库区规模最大、风险等级最高的吊嘴危岩。危岩周边45台智能设备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发生细微变形,设备会迅速通过“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数字化应用,第一时间向巡查人员和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还引入无人机,开展定期定时定航线的巡查工作。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地质灾害研究分院院长陈立川介绍,针对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已经构建起了天空地一体化的一个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包括自然资源、水利、交通、港航等多部门、多跨协同的一个响应,有信心保障长江航道的通航安全和库区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范危岩,监测预警只是第一步,治理才是关键。重庆调动大批专业人员,创新工程手段,对危岩进行治理。在巫峡黄岩窝治理工程现场,施工人员通过锁头、束腰、固脚三大工程手段,将危岩牢牢锁定在山体上。在垂直于江面的危岩上搭建工作平台,是工程一大难点。

208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余姝说:“我们运用悬挑脚手架的这样一个施工工艺,每15米搭建一个悬挑脚台,下面是用钢结构做固定支撑,然后每3米做这种一层一层的钢管架的施工平台”

在巫山县大宁河龙门寨危岩治理工程现场,工程脚手架达到140米高,国内罕见。施工团队反复研讨、优化方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

重庆市南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徐告诉记者,整个项目已完成了52.35%,预计剩余工作量将力争在2025年10月底之前完工,提前工期3个月完成我们的治理任务。

目前, 全市构建完善了多跨协同、闭环管控的工作机制;借助数字技术赋能监测预警预报,大幅提升了超大城市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通过分类推进综合治理,431处存量危岩已累计完成415处治理,清患率达96.3%。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地质勘查管理处副处长曾国机表示,加快推进剩余16处危岩工程治理,确保年底实现除险清患率达100%的目标,顺利完成三年攻坚战。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贺应桃 特约记者 鲁作炳 黄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