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宜机化果园。(渝北区林业局供图)
渝北区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工业化、城镇化给农民带来了就业机会,但也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面对这种局面,如何采取切实措施实现乡村振兴?渝北区实施“双十万工程”,按照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要求,新建10万亩经果林和10万亩生态林,推动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区建设。
“这是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的渝北行动。”5月10日,渝北区委书记唐川称,到2022年,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全面建成后,渝北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5%,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森林培育由单一绿化向整体绿化美化高效化转变,发展起现代丘陵山区特色高效农业。
零改整、坡改缓,宜机整治变人力劳作为机械耕作
渝北区农村土地面积有上千平方公里,该区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采取“土为先、田为后,荒为先、熟为后”的方式,分年逐步实施“双十万工程”。
10万亩经果林建设包括:新发展雷竹等优质笋竹产业2万亩,新发展花椒、柑橘、伏季水果及中药材等特色经果林8万亩。10万亩生态林建设主要包括: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2万亩,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4.5万亩,无立木林地人工造林0.5万亩,农村“四旁”植树3万亩,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造条件。
渝北区“田地多为馒头山、巴掌田、鸡窝地,锄挖、犁耕、人背等传统耕作方式费时费力效果差。”渝北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称,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整村推进土地宜机化整治,让农田地块由小变大、弯变直、陡变平、零变整,打造“田成方、路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集中连片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在机械化、智能化上做文章!”
与此同时,渝北区还完善田间耕作道、灌溉排水、农田配电等基础设施,形成道路相通、沟渠相连的互联互通格局,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逐步实现由粗放式作业向精细化耕作转变。
在统景镇江口村,记者看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分散零碎的地块整理成了长度不小于30米、台面宽度不小于4米、高度不超过2米的标准梯台地块。两垄之间修建2—4米宽的机耕道,大中型农业机械可直接下田耕作、播种、管护、收获。
截至目前,渝北区经果林建设启动宜机化整治4.785万亩,完成宜机化整治3.81万亩。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把闲置地变成智慧农场
在统大(统景到大盛镇)路沿线,1.4万余亩的经果林已初具规模;在大湾镇金凤村,万亩金凤桃乡正在加速建设;在洛碛镇沙湾村,山丘上栽种的果林正茁壮生长……一年多来,渝北区整合涉农资金10亿元,47个村启动“双十万工程”经果林建设,完成经果林苗木定植2.84万亩,生态林栽植面积6.71万亩。“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经果林、生态林正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分种,七分管。”渝北区区长谭庆介绍,渝北区印发了《渝北区农村“十万亩经果林”项目操作程序及技术要点》,选聘30名科技专家成立渝北区农业科技专家顾问团提供技术支撑;与市农科院、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加强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大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广水肥药一体化灌溉、自动对靶喷雾机等智慧农业科技设备,“让智能化管理把闲置地变成智慧农场。”
在大盛镇东河畔青龙村,柑橘树横竖成行。63岁的贫困户魏庆禄正在用电动割草机除草。他说,村里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多功能运输机、履带自走式喷雾机、电动修枝剪等机具,成立了专业农机操作手队伍,实现了机械化耕作、管护。
“劳动力减少了,管护更精准了。”青龙村党总支书记黄志介绍,果园里安装了水肥药一体化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达到设定阀值便自动浇灌。该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农民足不出户拿起手机就可以进行精准浇灌,“农业生产告别了日晒雨淋、肩挑背磨的日子。”
造林、造业、造景,做好农林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文章
今年“五一”期间,兴隆镇牛皇村游客不断。村里除了“礼朝屋基”民居,现在又在4公里多公路两旁栽种了香樟和银杏树,在3公里多自行车步道两边种了樱花、蓝花楹,改善了生态环境,增添了乡村旅游景点。
“‘双十万工程’不只是发展产业栽树绿化,更是在打造乡村风景。”渝北区文旅委负责人介绍,渝北区“农业围绕旅游做、旅游围绕城市做”,利用乡村生态、文化资源优势,统筹推动造林、造业、造景,推进田园变景点,推进休闲娱乐、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依托主城庞大的人口做好农林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文章。”
“双十万工程”经果林整齐划一、成行成列,呈现出繁花满山、硕果满园的迷人景色;生态林注重季相、林相,形成四季变幻、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打造集采摘、赏花、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桃花园”“百果园”“纪念林”等景点;结合人居环境改善、路域环境整治,景观化改造重点区域的公交站点、停车场、旅游厕所、乡村道路等设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此外,“双十万工程”还与“三环十景”结合起来,推进巴渝乡愁、天险洞樱花林等十大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后备厢经济”,把渝北区农村打造为主城区乡村旅游“第一目的地”。
渝北区相关负责人称,因地制宜实施“双十万工程”,既有经果林,又有生态林;既发展了绿色生态产业,又增加了国土绿化面积;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产生生态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带来财富的金山银山。
“三社”融合、“三变”改革,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三增”
1月20日,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大湾镇金凤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统景镇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同时揭牌。这开启了“双十万工程”经营模式的创新探索。
“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社的有机融合。”渝北区相关负责人称,结合“三变”改革,“三社”融合设置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生产合作部负责农业生产环节,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组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供销合作部负责开展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进行废旧农地膜和包装物回收;资金互助部负责将农户闲散资金组织起来用于解决其内部成员和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最后经营收益,村集体经济组织分10%,帮扶贫困户、资助大学生等公益性事业分10%,发展管理再生产分30%,农民土地分50%。”
去年9月,金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宜机化整治弃土回填中盈利9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石元称,依托合作社生产、供销、信用服务功能,金刚村不但管护好了3000亩经果林,还建起10万株柑橘育苗基地和有机肥厂,专门为“双十万工程”提供种苗和肥料。
“‘三社’融合让群众受益是关键。”唐川称,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把政府、企业、农民三方统筹起来,解决了无人种地、种地不赚钱、产品销售难、经营融资难等问题,通过建立农户与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最终目的是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获得感。”
(记者 彭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