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朝贵(右一)指导村民进行柑橘养护。(摄影:蒋坤红)
“这一带土质松软,几次大暴雨把树盘(树苗根部周围用于浇水、施肥的操作区域)都冲塌了。”近期雨水充沛,5月19日,天一放晴,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党支部书记况朝贵就招呼务工村民,来到龙远路柑橘产业带,管护柑橘树苗。
龙远路柑橘产业带,位于连接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与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的公路两旁,仅150余亩,树苗刚于去年年底移栽入地,是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2021年产业振兴计划——发展500亩柑橘产业的一部分。
“大家切记,这嫁接口处新发出的嫩芽最消耗养分,一定要掰掉,再加固树盘。加固时,要尽量保证树盘边缘高度在8至10厘米,且边缘高、中心低,才能为树苗固肥固水……”况朝贵挥舞锄头,一边亲自示范,一边叮嘱务工村民管护要领,“最后再温馨提醒一下,树苗间栽种的南瓜开始挂果了,大家行走、铲土时注意些。1亩地南瓜值2000多元,都是大家的收益哟!”
缘何产业基地的收益是大家的收益?这得归功于该村为村民建立了牢靠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5年,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利用绕村而行的清流河带来的水源优势,引进种植大户发展柑橘产业,打破了产业“零”的历史;2018年起,“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集体经济模式运作起来,扭转了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的局面。村民不仅能就近务工增收、获得土地流转收益,还能获得村级集体经济分红。
在集体经济项目的加持下,这个曾经的市级贫困村摘掉了穷帽子。
“今年,跟着合作社种植柑橘的村民,将迎来首个丰收年。我得去瞧瞧,久雨后他们的果树有没有什么情况。”将龙远路柑橘产业带管护事宜安排妥当后,况朝贵又驱车赶往清平路柑橘产业带。
清平路柑橘产业带,位于连接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与内江市东兴区平坦镇的公路两旁,是龙井庙村初具雏形的1000余亩柑橘产业基地。该产业带内,整齐划一的柑橘树已长到齐人高,拨开枝条上翠绿的叶片,豌豆般大小的绿果子一簇簇密集排列。
“魏叔,你家柑橘的挂果率挺高啊!”
“还可以!上周专家来看了,也这样说。”
看到70岁的脱贫户魏学文在柑橘地里除草,况朝贵忙上前查看、询问柑橘情况。
“等除完草,你们这一片果树可以压枝定型和疏果了。过几天,合作社会再邀请专家来一次,手把手教你们为柑橘树定型、疏果,你一定要参加哟!”
“肯定得参加,不跟专家学技术,我这4亩地柑橘哪有今天这般枝繁叶茂!”
……
魏学文的柑橘基地里隔三差五便有种植大户、农技专家轮番上门指导,这样的事并不是个例。带动村民发展柑橘产业后,龙井庙村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举办柑橘技术培训的次数逐年增多,村民没后顾之忧后,种植积极性高涨。目前,村里已培育出新型经营主体10个,带动300余户村民发展柑橘产业。
“去年,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被市农业农村委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看柑橘的挂果形势,今年年底就能见效益,预计全村能在土地流转、务工、产业增收上突破80万元。”望着连绵起伏的山丘披满绿树,况朝贵满眼期待,“在共建‘长江上游晚熟柑橘示范带’的政策、项目、市场等利好形势推动下,未来,龙远、清平两条‘Y’字型辐射延伸开来的柑橘产业带,将引领更多村民同种‘一棵树’、共育‘致富果’,逐梦幸福美好新生活,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福利。”
记者手记:以科学素养支撑振兴力量
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4000余亩耕地上,约三分之一的耕地种上了柑橘树。采访中记者发现,留守村内的多数是中老年,他们不管是到基地务工,还是跟随合作社种植柑橘,谈及柑橘种植技术、管护要领时,都说得头头是道,且对学习有着很高的热情。
该村党支部书记况朝贵说,这样的转变十分不易,是长期以来“滴灌式”科学素养提升的功劳。
原来,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与重庆市荣昌区远觉镇高观音村、内江市东兴区平坦镇江家村相连,地势偏远,基础条件差。长期以来,老百姓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村民,接受各类知识、政策普及的机会甚少,不少老一辈村民思维固化。
在脱贫攻坚战中,该村结合发展柑橘产业契机,一方面多形式、不定时开展培训、宣讲,输送科学技术、法律知识、惠民政策等,一方面抓好先进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引导村民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收获,进而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乡村振兴,就需要大家求知若渴、敏而好学!”况朝贵说,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上,该村将总结经验和做法,接续为村民输送各类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广大村民的科学素养,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