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 今朝道是中元节(中元、盂兰盆会)(2)

发布日期:2020-07-04 17:21 来源:重庆出版社

二·中元节的习俗

祭先祖

中元节一如清明节,人无贫富,皆祭其祖先。祭先祖、焚烧纸钱及其他冥器的习俗,至迟在宋代,已蔚然成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载,北宋东京汴梁“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实、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引《岁时杂记》曰:“律院(律院:僧徒讲解戒律的房舍,泛称寺院。)多依经教作盂兰盆斋。人家大率即享祭父母祖先,用瓜果、楝叶、生花、花盆、米食,略与七夕祭牛女同。又取麻谷长本者,维之几案四角。又以竹一本,分为四五足,中置竹圈,谓之盂兰盆,画目连尊者之像插其上。祭毕,加纸币焚之。”南宋洪迈撰《夷坚乙志》卷二十载:“蜀人风俗重中元节,率以前两日祀先,列荤馔以供,及节日,则诣佛寺为盂兰盆斋。”为什么蜀人风俗要在中元节前两日祭祀祖先呢?清宣统三年刊《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条载:“初十日起,至十五日止,做盂兰会,烧袱子,俗名‘祖宗过年’,又云‘初十日开鬼门关,十五日收鬼门关。’”又“成都之迷信”条:“七月十五日盂兰会。俗传七月初十日鬼门关开了,各家之死鬼均放归各家。十五日城隍出驾,名曰赏孤,又闭鬼门关矣。中元会节,自古有之。近传中元节为死鬼过年,故各庙均念经超度鬼魂,各署之房班差役亦集资念经,超度罪人。民间则无论贫富,均焚纸钱及纸锭。省城之钱纸铺,一年只望中元卖钱。计城内所费约需金钱一百余万,化为纸灰,可怪之至。”原来是因为七月十五关闭鬼门关,各家死鬼陆续返程,重回冥间,蜀人害怕这时烧的钱,祖先收不到!故四川一般从农历七月十日开始,各家早早制备“袱子”(即用纸钱一叠,外包白纸,成包袱状,上书祖先名讳)若干,富者多,贫者少。午间备办酒食,先敬祖宗,然后象征性请祖先进食,晚间则焚烧“袱子”。敬祖的酒食应为素馐,民间传说祖考享用了荤腥则不能赴中元日冥间的“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夜,还需烧散“纸钱”以赏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谓之曰“赏孤”。清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七月》咏其事曰:“纸钱风起月昏黄,儿女庭前罗酒浆。自是金银魄力大,阴曹人世两心香。”

拜扫新坟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中元节有拜新坟的风俗,即京师城外有新坟,七月十五这天都去拜扫。而皇宫亦出车马去道院谒坟,道院本院官回赠祠部度牒十道,并设超度大会,焚钱山,祭祀军队阵亡将士。另设孤魂野鬼道场,普度亡灵。清顾禄撰《清嘉录》记苏州新亡者之家,有的还要请僧人、道士诵经超度,至亲亦去拜灵位,谓之新七月半。清同治十年刻本《合江县志》载,四川合江县七月十三日,祭新亡人;十四日,祭祖先。

放焰口

焰口,饿鬼名,据佛经说,其形枯瘦,口吐火焰,故名。放焰口,原为佛教密宗的一种仪轨,是一种根据《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因佛弟子阿难于半夜三更见一饿鬼名焰口,谓阿难曰:“汝明日为我等百千恶鬼及诸婆罗门仙等各施一斛饮食,并为我供养三宝,汝得增寿,令我离于饿鬼之苦,得生天上。”所以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对其设斋施食,使其超度,即为施放焰口。亦是为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放焰口,还是道教施食科仪的俗称。放焰口常常放在七月十五日举行,但也并不专限于此时,其他时间也可以进行,而且并不一定在道观里,在家里或别的什么地方也可以进行。清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中元节,“好事之徒,敛钱纠会,集僧众设坛礼忏诵经,摄孤判斛(摄孤判斛:指摄召孤魂野鬼,判放萨祖铁罐斛食。),施放焰口。纸糊方相长丈余,纸镪(纸镪:镪,音qiǎng;纸镪,指纸钱。)累数百万,香亭旛盖,击鼓鸣锣,杂以盂兰盆冥器之属,于街头城隅焚化,名曰‘盂兰盆会’。”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北京中元节,“庵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连僧救母日也。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座,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魂。锦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清道光十七年刊四川《德阳县新志》:“七月十五日为‘盂兰会’。释子施‘盂兰盆’为铁围城血河之像,使男妇礼佛者合掌唱佛偈,绕行其中,谓之破铁城血盆。夜则折矾纸作莲花式数十百,置炬其中,顺流漂荡,谓之‘放河灯’。设高座施食寒林(寒林:在佛经中是陈尸地,在目连戏中却成了孤魂野鬼的总头领。因为是名字,有的抄本又写作“韩林”。)诸鬼,谓之‘放焰口’。”

直至民国年间,四川很多乡镇都有七月半“放焰口”的习俗。例如:民国二十一年刊《渠县志》载,中元节“各乡镇延请僧道超荐境内无祀鬼魂,并施食以飨之,名曰‘放焰口’。”民国二十年刊《三台县志》:“十五日为‘中元’,祀祖先,谓之‘鬼节’。向晚,人家皆于大门外化纸招魂,浮屠氏则于庵寺作‘盂兰会’,以荐无祀之鬼。夜或设坛。各街市以面饼为鬼食,遍抛地上,儿童争拾之。”这种施鬼食的方式,同古代出丧一样。李劼人先生说:“古人出丧时,除用一具纸扎大鬼叫方相的导于前外,还要用米麦粉做成一些鬼头模样的东西,撒于道上,与方相作用一样,谓能避邪。这就叫魌头,使人捡食之。”至今尚流行的成都方言“捡欺(魌)头”“吃欺(魌)头”,即源于此。

放河灯

放河灯,也是民间中元节的一个重要民俗事象。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曰:“(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明吕毖辑《明宫史》火集“七月”:“十五日‘中元’,甜食房进供佛波罗蜜;西苑做法事,放河灯;京都寺院咸做盂兰盆追荐道场,亦放河灯于临河去处也。”明代李中馥撰《原李耳载》卷下有太原百姓中元节在汾河中放河灯的记载。书中讲到太原县田村(田村:位于今太原市晋源区。)有一名叫郭希贵的农民被水所溺,七天后才从河底打捞上岸,数日后渐渐苏醒,自言“初塌河时,为人拽入一堂,类见官者。寻复拽出,见金光万道,空际布满,须臾,米饭堆积,众蜂拥争食。”家人告诉他那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洛阳村的人们正在河面上放河灯、撒花米呢。今天我们无须考证这件事的真伪,但至少说明当时太原人有在汾河上放河灯,同时还往水中撒食物祭祀亡灵的习俗。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羹饭斋供,罗于门外或坰衢(jiōng qú,郊野大路边)之处,祝祀伤亡野鬼,毕,随捧水灯三十六,向流水泛去,名曰‘度孤’,谓无祀亡魂三十六类。灯,纸灯也。”

清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中元》:“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自瀛台南过金鳌玉桥,绕万岁山至五龙亭而回。河汉微凉,秋蟾正洁,至今传为胜事。都中小儿亦于是夕执长柄荷叶,燃烛于内,青光荧荧,如燐火然。又以青蒿缚香烬数百,燃为星星灯。镂瓜皮,掏莲蓬,俱可为灯,各具一质。结伴呼群,遨游于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名斗灯会,更尽乃归。”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放河灯》:“运河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中元以后,则游船歇业矣。”清顾禄《清嘉录》称苏州中元节“或剪红纸灯,状莲花,焚于郊原水次者,名曰水旱灯,谓照幽冥之苦。”又注引江、震《志》皆云:“中元夜,沿河放灯,谓之照冥。”

清嘉庆二十一年刊《华阳县志》记成都中元风俗:“(七月)十五日,俗谓之‘七月半’。人家荐时物祀先毕,以纸封寓钱焚于庭,谓之‘烧袱子’。都人士舁城隍神像出北郭墦间祭孤,如‘清明日’。浮屠作‘盂兰会’散斋,夜放河灯。”

中元节放河灯目的何在?潘荣陛著《帝京岁时纪胜》说:“点燃河灯,谓以慈航普渡。”《清嘉录》谓“照幽冥之苦”。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第二章以生动的文字描写了早年的东北平原中元节放河灯的风俗,她对其目的,另有一番解说:“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每个鬼托着一个河灯,就可得以脱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之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河灯这件事情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些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