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 中秋月色随处好(中秋节)(2)

发布日期:2020-07-06 13:4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二·中秋节的民俗事象

明、清以来,中秋节大致定型,其内容有这样几项:

庆丰收,迎神赛会

中秋节对农民而言是个重大的日子,眼看一年的辛劳有了收获,总得对土地神和暗中保护他们的祖先表示一番谢意,再加上八月十五日又是土地神的生日,故在这天庆丰收和举行迎神赛会。汉班固撰《白虎通义》卷三《社稷》引《援神契》曰:“仲春祈谷,仲秋获禾,报社祭稷。”祭社稷的祭品,为牛羊豕,即为太牢。祭礼为何如此厚重?因为“重功故也”,因为社神稷神(稷神:谷神。)让农民种的庄稼获得丰收,功劳太大了,必须厚重报答二神的恩惠!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jī)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奶房、肚肺、鸭饼、瓜姜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人家妇女皆归外家,晚归,即外公姨舅皆以新葫芦儿、枣儿为遗,俗云宜良外甥。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雇倩:出钱雇请。)、祗应(祗应:供奉当差。)、白席(白席,出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筵会假赁”条:“凡民间吉凶筵会,……以至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谓之白席人。”)、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八月令·社饭》:“江南尚祀社稷,祭必以美饭。江北俗不祭社,惟山东有献谷之典。秋社,各里长就本乡稷米造饭,每里持一盎(盆)饭诣县伺官祭社,并验之。祭毕,并各里饭施养济院(唐宋以来,地方政府设置的专门救济老疾孤寡、贫乏不能自存者及丐者的机构。明代,每县设养济院一所,收养贫民)。”

在广东省东莞县一带,各家从中午就开始祭祀祖先和土地神了,但其他地方(如台湾),大都在傍晚,以三牲(三牲:指牛、猪、羊。)、年饼(年饼:指菜馅之饼,又称润饼。)和米粉芋(米粉芋:指加入芋头煮成的米粉汤。)来祭谢土地神,这是承袭古代“秋报”的谢神仪式。像福建省平和县,在中秋这天,人们扮演杂剧以娱土地神,龙岩县各乡则用灯扎成假人,列队游行以迎土地神。

祭月、拜月、看月华、走月亮

祭月、拜月是从玩月、赏月发展而来的民间信仰仪式,都是在晚饭后月亮升上天空后进行的,而且是以妇女为主,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拜的对象是月神——也称太阴星主、月姑或月宫姑娘。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如四川、江苏等祭月时,只是遥向空中拜月,南方也有地方,如像广东潮安县祭拜一位凤冠霞帔的木雕女神像;北方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北京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光神祃”,也叫“月光纸”。

据明人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内外·春场》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绘)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南北风俗,中秋夜,士女出游,名‘踏八步’,以却疾。又渡桥,为之‘过运’。宴饮通宵。”

明代江南赏月之风特甚。明冯应京《月令广义》:“苏州人俗,中秋骈集虎丘,酣歌达旦,红粉杂萦,一年胜事之最。”尤其深更半夜看“月华”,为民间津津乐道之事。何谓“月华”?明冯应京《月令广义》:“月之有华,未考群书所自,而今人岁岁见之。常出于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见于十三、十七、十八夜。月华之状,如锦云捧珠,五色鲜荧,磊落匝月如刺绣,无异花盛之时。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时始散。盖常见之而非异瑞。小说误以月晕为华,盖未见也。”

清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中秋”条:“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又“月光马儿”条:“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不敢斥言神也。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清顾禄撰《清嘉录》卷八“八月半”条:“中秋俗呼八月半,是夕,人家各有宴会,以酬佳节。人又以此夜之晴雨,占次年元宵阴晴。谚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又云:‘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又“斋月宫”条:“比户瓶花香蜡,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苏州拜月不同于北京,“吴俗不设月宫符像,向空展拜而已。”又“走月亮”条:“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庵,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蔡云《吴歈》云:‘木樨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姊妹行。行冷不嫌罗袖薄,路遥翻恨绣裙长。’”

吃月饼

从元明以来,中秋节最典型的习俗,就是吃月饼,月圆、饼圆、全家团圆,希望万事圆满。八月十五,吃月饼,送月饼,南北同俗。明冯应京《月令广义》“月饼”条:“燕都士庶,馈送月饼巧名异状。北方中秋馈遗月饼、西瓜之属,名‘看月会’。”明吕毖辑《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八月》:“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馈送。西苑躧(xǐ)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涼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清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月饼”条:“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

者,谓之‘团圆饼’。”

清顾禄《清嘉录》卷八“月饼”条记苏州:“人家馈贻月饼,为中秋节物。十五夜,则偕瓜果,以供祭月筵前。祁启萼《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熯(熯:音hàn,以火烘干。同“暵”。)罗罗出釜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玩兔儿爷

北京人称月中玉兔为兔儿爷,泥塑的兔儿爷摊子,是旧时中秋节的一景。既然月亮里的兔子没法捉来把玩,人们便自己用泥巴做些兔儿爷来哄小孩子玩玩算了。

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了做材料,填入分成正面和背面两个半身的模子里。等材料干了倒出来,再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配上耳朵,而后在身上刷层胶水,

再上色描金。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兔儿爷摊子”条:“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纛:音dào,军中的大旗。)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

清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中秋泥塑兔神”条:“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兔儿爷大的有三尺多高,最小的只有三寸大小,无论大小,都是粉白的嫩脸,戴着金盔,身披战袍,描绘得十分精致。兔儿爷左手托着个小小的臼,右手拿个小小的杵,背上还插着纸伞或小旗。它的坐骑有狮子、老虎、梅花鹿或骆驼,也有坐在莲花宝座上的,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兔儿爷摊子从八月初摆出来,一直卖到中秋节的夜晚,过了中秋节,就没有人再玩它了。

听香

昔日台湾中秋夜,有从无意间听到的声音来预测未来吉凶的习俗,俗称“听香”。

听香是由妇女在家中所供奉的神像前,点香祷告,表明所欲卜测的事情或问财运,或问子息,或探丈夫归期……在请示过出门前行的方向后(亦有静立院中听香的),便拈香出门了。

凡在路上听到的谈话歌唱,都可以借以卜测所问之事,就地用杯珓问神是否即此答案,不是的话,继续前行,直到得到所示可的答案为止。

其实“听香”可能是“听响”的讹音,在北宋就有“听响卜”的习俗,见北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九和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听响卜”也叫“听口彩”。

在台湾,未婚少女还有在中秋偷别人菜园中所种蔬菜的习俗,无论偷得别人菜园中的蔬菜还是葱,都表示她即将遇到如意郎君。因此,流传着“偷着葱,嫁好尫(尫:音wāng,在闽南方言中指丈夫。);偷着菜,嫁好婿”的谚语。

作者:江玉祥 牛会娟 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