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 第二章 农业生产文化的开发(第三节 农副产品及加工业生产文化的开发 1)

发布日期:2020-08-16 15:58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食品)文化

对于特色食品的开发,各地乡村可根据资源禀赋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的开发。截至2014年底,湖南省种植业产品中,收录种植业地域特色农产品113个,其中已在国家有关部门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50个,经专家评审上报国家部委备案的产品56个,市县推荐上报的其他产品7个。例如,种植业领域中湖南具有特色的地方性食品有岳阳湘莲、湘潭湘莲、汉寿玉臂藕、津市萬果、湘阴菖头、华容芥菜、沅江芦笋、沅江虫草、茶陵紫皮大蒜、邵东玉竹、隆回金银花、湘西和邵阳的野生葛根、麻阳小籽花生、靖州雕花蜜饯、龙山百合、张家界石耳、张家界何首乌粉、慈利杜仲、紫鹊界贡米、九嶷金叶、江永香芋、江永香米、瑶山朝天椒、双牌虎爪姜、衡山早白薯、衡东藤茶、衡东黄贡椒、白石香菇、苏仙高山菊、大三湘山茶油、蓝山大白苦瓜、桃川甘蔗,等等。此外,渔业产品,收录全省渔业地域特色农产品15个,其中已在国家有关部门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4个,经专家评审上报国家部委备案的产品11个。畜牧业产品,收录畜牧业地域特色农产品39个,其中已在国家有关部门门登记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14个,经专家评审上报国家部委备案的产品22个,市县推荐上报的其他产品3个。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战略。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到,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其中重点提出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国家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乡村旅游事业应推进粮食初加工设施建设,突破初加工关键技术环节,提升初加工整体水平;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经营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积极建设烘储设施,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改造升级贮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设施设备。

(一)案例1:沅江芦笋系列产品的开发

沅江芦笋,又名“获笋”,生长在南洞庭湖的滩涂湿地上。它天赐野成,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美食的无私馈赠。沅江市以“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品牌培育”为指导思想,推动芦笋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其产业定位为:紧扣“绿色、健康、药食同源”;产品定位为:坚守无公害、无污染、原生态采摘标准;加工坚守零添加、低盐分(盐分含量不超过0.6%)、无防腐剂三条底线,重点支持功能保健系列产品开发。注重产品研发,由芦笋办牵头,科技和工信局负责,按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签订的合作协议,主要合作开发五类产品:①清水罐头产品。确保生产无添加、无防腐剂、无盐分、保质期长、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绿色健康产品。②粗纤维芦笋干粉。采用粗纤维发酵技术,生产具有一定养生保健、滋容养颜功效的功能产品。③茶饮品。以芦根、芦笋为主要原料,引进饮料生产线,生产保健类茶饮品。④冻干芦笋食材。引进冻干设备,生产冻干芦笋。对引进冻干设备和其他先进设备的,市政府从项目资金中进行扶植。⑤高端休闲即食芦笋。组织企业开发口味好、功能强的休闲即食产品投放市场。由于沅江芦笋天然野生,无须人工栽培,不仅风味独特,更重要的是绿色健康,营养价值高。芦笋是营养、美容、减肥、抗衰老的保健佳品;新的研究表明,芦笋具清热生津、清肺解毒的功效。现如今野生芦笋系列产品成了当地旅游的时尚佳品。

(二)案例2:湘西腊肉的开发

“民以食为天”,当今美食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湘西腊肉更是成为大家旅游购物的好选品。通过湘西腊肉市场调查,游客对于湘西腊肉价位选择不同,有51.32%的游客接受每500克价格在40元左右的腊肉,而对于150元以上的腊肉接受率还达不到8%。从以上数据表明,这种现象符合大多数游客的消费水平。而从男女性别角度而言,女性比起男性更加注重购买礼物回家,男人更看重礼品的价格。对于不同年纪的游客,年轻人购买量更大一些。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是游客考虑因素存在差异,多数年轻人比较喜欢在专卖特产点购买湘西腊肉,考虑因素为包装大方,带有特产字样。而年长者则在超市选购,主要考虑因素为实用性和食品安全性。男女对购买腊肉考虑因素大体上相同。所以,这可以指导商家对于腊肉销售分布的侧重点。二是游客在购买腊肉用途上存在差异,中老年游客更多的是买回家自己食用,青年人学生则考虑送给朋友及老师。三是游客对腊肉品种的态度,大部分游客对新品种的腊肉持观望态度,而对老字号的腊肉比较支持,有1/3的游客不太中意新口感的产品,觉得知名度不高。所以,厂家对腊肉进行销售时,要多加注意广告、传媒的力量。现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对各地生产的腊肉都贴个“湘西腊肉”的牌子,但吃起来“不那么正宗”,还是大品牌的湘西腊肉“纯正有味道”。

因为湘西腊肉在旅游景点出现的普遍性,游客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旅游动机的不同,其购买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消费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因此,人们在选择湘西腊肉的档次、价格上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湘西腊肉产品系列开发时,迎合不同品位的游客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市场竞争现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深度分析,总体而言,应开发不同价位、不同大小尺寸、包装精美的产品;方便游客选购、携带和储存。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是所有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最佳法宝。

(三)案例3:富硒农产品的开发

湖南桃源县的北部和中部、新田县的北部土壤富含硒资源。其中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是世界土壤硒含量中位值的2.48倍,是中国土壤硒含量中位值的3.42倍;高硒区土壤含硒≥1mg/kg。新田县土壤无重金属污染,是全国土壤硒丰度(0.29mg/kg)的1.69倍,全县硒含量最高值达5.54mg/kg。两地区生产的天然农产品富含硒,主要产品有富硒大米、茶叶、柑橘、大豆、油茶、中药材、畜禽等。桃源发展富硒产业具有天然硒资源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重优势;经多年探索努力,依靠核心技术,成功开发18类52种富硒农产品,开创了富硒产业链。新田县2012年全县富硒产业实现农业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占当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6%左右。已建成投产和正在建设的富硒农产品骨干企业总共有4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县级龙头企业26家,富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39%。两县对富硒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为乡村农业文化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 2.61 桃源、新田两县富硒农产品开发形成产业链(a)

图 2.61 桃源、新田两县富硒农产品开发形成产业链(b)

(四)案例4:豆制品、菜油、大米等加工观摩及产品开发

为了达到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效果,乡村农业文化旅游可把农产品制作作为新项目,打造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地,带动旅游产业链发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旅游产业链,你会联想到什么?那就是普普通通的豆腐、菜油、大米等农产品的加工制作。豆腐是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被人们誉为“植物肉”。豆腐一般用黄豆、黑豆和花生豆等含蛋白质较高的豆类制作,作为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而菜油、精米,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产品质量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现在有些乡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园、农家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他们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突出特色,主打生态牌,加快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了农业旅游产业链。例如望城茶亭镇的“隆平粮社”走科技之路,精加工、精包装生产营养价值高的生态胚芽米,打通了大城市的销售瓶颈。

例证1:天津小站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伸旅游产业链(来源:天津北方网2015年1月9日)

小站乡村花生、大米、五谷杂粮等农产品丰富,利用资源优势,小站成立天津名洋湖绿谷源食品有限公司。经营社的老板告诉记者:“过去作为生态农业游的主打,游客在这里却没有直接能带走的产品。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觉得做农产品深加工,让市民在体验农业旅游乐趣的时候,能把产品也带回家,将生态产品打入城市市场,更能让一些外地游客了解天津。”天津名洋湖绿谷源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占地7000多平方米,主要加工花生油、大米、五谷杂粮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榨油坊,加工花生油、豆油等。一进入生产车间,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游客闻香止步,驻足观摩,提起了兴致,游客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了解菜油的制作过程。其不损失营养的冷压榨花生油技术,公司生产车间主管告诉游客:花生油采用的是物理冷压榨,机器运转速度低,不破坏花生的营养成分。而提到石磨面粉时,主管露出了骄傲的微笑:“石磨面粉不含任何添加剂,不提取麦芽成分,面吃起来更有劲道、更香,并且通过了国家QS认证。而生产面粉的稻米更是讲究,它们是用花生油等加工后留下的花生饼、豆饼等作为肥料栽培,绝对是绿色无公害的。”在石磨面粉车间,一批批用石磨磨成的面粉展现在游客眼前,这样的生产场景直观而规范;而这些面粉不仅好吃,还全都是无添加剂的绿色产品。此外,通过乡村作坊向游客展示传统的豆腐加工工艺,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豆腐是最常见的豆制品,其主要的生产过程一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成形,即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即豆腐。豆腐可以常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因此在蔬菜生产淡季,可以调剂菜肴品种。制成的豆腐质地细嫩,其菜肴口感好,深受广大游客欢迎。

游客在乡村作坊参观、进行操作实践,学习到传统农产品加工技艺。以前市民来乡村游玩后总想拎回家一些东西,但由于没有后续的发展,不能满足这部分人的要求。现在,一些地方通过政府引导,引进农产品深加工设备,给乡村旅游项目增加了新看点,市民不仅可以游玩,还可以购物。不仅可以参观生产车间,还能在体验馆里体验一系列的加工过程,使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休闲旅游好出处。

(五)案例5:利用良好的生态自然条件和蜜源植物,开发养蜂业

山区利用乡村野生蜜源植物(山桂花、槐花、乌柏、胡枝子等),或在茶园、果园利用茶树、水果的开花期或于农田利用作物(紫花苜蓿、紫云英、油菜、棉花、向日葵、芝麻、荞麦等)的花期大力发展特色养蜂,既能增加水果及作物产量,又能生产蜂蜜增加经济效益,还能为游客增添实践科普活动。

例证2:湖南浏阳,好蜂蜜源自大围山深处(来源:新农网)

好山、好水、好花、好蜜蜂。大围山是浏阳河的源头,这里风景秀丽,花木繁多,蜜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养蜂条件。

中国纯蜂产品主导品牌——蜜蜂哥哥蜂产品就发源于此。自2009年公司正式成立以来,湖南蜜蜂哥哥蜂业有限公司已成为集养蜂教学、蜂种培育,蜂产品生产、科研、深加工于一体的知名企业,产品覆盖蜂蜜、蜂胶、蜂花粉、蜂王浆、蜂宝酒、系列化妆品等几大类,80多项产品,成为中国蜂产品专业出口基地,年产值突破1.6亿元。

大围山四季皆有花,春天最旺盛。蜜蜂哥哥的生产基地,就设在大围山深处,这里方圆几十里无工业污染,是一处天然的养蜂和蜂产品加工宝地。目前,蜜蜂哥哥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有蜜蜂15万群,年产蜂蜜3000吨,蜂花粉、蜂王浆、蜂胶240多吨。公司已在全国30个省市建立了200余个专卖店,7000余个专柜,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远销日本、韩国、巴西、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天然绿色、纯蜂蜜是蜜蜂哥哥的最大特色,其先后被市场抽检170多次,合格率100%,成为消费者最放心的品牌。公司下属的大围山养蜂基地被评为中国蜂农示范合作社和无公害蜂产品基地。野枇杷蜂蜜、金橘蜂蜜是蜜蜂哥哥最畅销的产品,每年销量达1000吨,销售额达2000万元。这些产品为何热销?技术人员介绍,野枇杷蜜是由蜜蜂采集枇杷花蜜而成,其甘甜上口,具有清肺、泄热、化痰等保健作用;而金橘蜜也是产自浏阳的天然纯正蜂蜜。

说到蜜蜂哥哥,有一个人不能忘记,那就是公司创始人何国华。一直以来,大围山养蜂户较多,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天然食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无法走向大市场。作为浏阳的养蜂世家,其祖辈从1898年开始养蜂,110多年来,何家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何国华从小随父亲学习养蜂,因技术突出,被当地人称为“蜜蜂哥哥”。如今何国华的养蜂事业已走出了大围山,他先后在黑龙江、甘肃、福建等地建立了养蜂基地,用最好的花蜜资源,酿造最好的天然蜂蜜。其中,蜜蜂哥哥位于黑龙江虎林市东方红镇的养蜂基地,盛产椴树蜜、黄豆蜜、南瓜蜜等稀有蜜种,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此外,公司还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20多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蜂产品。现在,公司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未来5年,蜜蜂哥哥还将在全国再建4个基地,年产值将冲刺10亿元。

无偿帮扶,现在蜜蜂哥哥已悄然带领大溪村民展开致富的翅膀。健康人民,富裕农民,让所有人内心都甜蜜,是蜜蜂哥哥企业的愿景。一直以来,他们通过免费技术培训、赠送种蜂等办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多年来,公司先后为社会培养技术人员18316人,为社会解决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从事中华蜜蜂种群培育和开发,也是蜜蜂哥哥的一大经营特色,公司已经成为中华蜂种最大的提供者和技术服务商,每年的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种蜂畅销国内外。

图 2.62 “蜜蜂哥哥”生产基地(a)

图 2.62 “蜜蜂哥哥”生产基地(b)

蜜蜂养殖业、蜂产品开发,应依托地方农业和自然资源,如油菜基地、百果园以及生态园林化的四季花为生态养殖场所,建设生产、加工和保鲜一体化的无污染、绿色、生态蜂蜜产品,集生产、旅游一体的蜂蜜养殖示范区。在乡镇构建蜜蜂养殖基地,同时,从养殖户和基地收购蜂蜜进行加工。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类似蜂产品特色食品的开发,都可成为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的抓手。

作者:陈灿 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