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缙云山药用植物》 | (三) 被子植物门(B.单子叶纲 鸭跖草科)

发布日期:2020-10-15 09:46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726.鸭跖草

【别名】竹叶菜、鸡舌草、竹节菜、蓝花草。

【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 L.

【分类地位】鸭跖草科,鸭跖草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15~50cm。茎多分枝,下部匍匐,节上生须根,上部直立,有短柔毛,节稍膨大,节间有纵细棱。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8.5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有白色缘毛,边缘全缘。聚伞花序具花数朵,生于佛焰花苞内;萼片3片,膜质,长约3mm,内面2片常靠近;花瓣深蓝色,长约5mm,具爪;雄蕊6枚,3枚发育,3枚退化;子房卵形,淡绿色,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长5~7mm,2室,每室有种子2粒;种子长2~3mm,具皱纹和窝点。花期8~10月,果期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绍隆寺、缙云寺一带,生于林边湿处。城口、巫山、巫溪、奉节、石柱、南川、江津、永川、重庆主城区,海拔250~22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6~7月开花期采收全草。

【药性功能】甘、淡、微寒。有微毒。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主治病症】风热感冒,热病口渴,咽喉肿痛,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尿路感染,痢疾,水肿,咯血,吐血,疔疮疖肿。

【用量用法】30~60g,水煎服或鲜全草60~125g,捣汁服。

【附方】①治上呼吸道感染:鸭跖草、蒲公英、桑叶各30g,水煎服。

②治急性咽炎、腺窝性扁桃体炎:鲜鸭跖草30g,水煎服。

③治四肢浮肿:鸭跖草15g,赤小豆60g,水煎,每日分3次服。

(①~③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④治腮腺炎:(鸭跖草)全草24g,金银花9g,水煎服。(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鸭跖草

727.饭包草

【别名】马耳草、竹叶菜、千日菜、火柴头。

【拉丁学名】Commelina bengalensis L.

【分类地位】鸭跖草科,鸭跖草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基部匍匐,节上生须根,上部直立,多少被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卵形或卵形,长3~6.5cm,宽1.5~3.5c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而成宽柄状,全缘,边缘有睫毛,两面被短柔毛或疏长毛;叶鞘近膜质和叶柄均被短柔毛或疏长毛。佛焰苞片漏斗状而略扁,被疏毛,与上部叶对生或1~3个聚生。聚伞花序,具花数朵,几不伸出苞片,花梗短,萼片膜质,披针形,长约2mm,无毛;花瓣3,蓝色,长4~5mm,具长爪;雄蕊6枚,3枚发育,花丝丝状;子房长圆形,具棱,花柱线形,蒴果椭圆形,膜质,长4~5mm。种子5颗,肾形,黑褐色,表面有窝孔及皱纹。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分布生境】产于杨家店、纸厂湾一带,生阴湿处。石柱、北碚有分布,生于海拔2300m以下。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6~9月采收。

【药性功能】甘、寒。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小便短赤涩痛,咽喉肿痛,赤痢,痔疮,疔疮痈肿,蛇虫咬伤。

【用量用法】15~30g(鲜品30~60g),煎汤内服。外用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饭包草

728.吊竹梅

【别名】紫背鸭跖草、白带草、红竹壳菜。

【拉丁学名】Zebrina pendula Schnizl

【分类地位】鸭跖草科,吊竹梅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长24~100cm,稍肉质,多分枝,匍匐,节处生根,短时直立或斜生,后披散下垂,光滑或有疏毛,具淡紫色斑纹。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长4~5cm,宽1.8~2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有长柔毛,表面绿色,稀紫色,杂有白色条纹,背面紫色;无叶柄;叶鞘被长柔毛。花聚生于1对不等大的顶生叶状苞片内;萼管白色,长约6mm,上部3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管白色,长约1.2cm,裂片3,近圆形,玫瑰色;发育雄蕊6枚,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被紫蓝色多细胞毛;子房长卵状三棱形,花柱丝状,柱头3裂,果为蒴果。花期6~8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北温泉。原产墨西哥。重庆各地有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甘、淡、凉。清热解毒,凉血,利尿。

【主治病症】目赤肿痛,肾炎水肿,尿路感染,慢性痢疾,淋证,带下,咳血,呕血,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15~30g;鲜品60~90g,煎汤内服。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泌尿系统感染:鲜吊竹梅12g,十大功劳根15g,水煎服。(出自《福建药物志》)

②治乳腺炎:鲜(吊竹梅)全草适量,加生盐捣烂外敷。(出自《广西草本选编》)

③治蛇咬伤:鲜(吊竹梅)全草30~60g,捣烂绞汁冲酒内服,渣敷患处。(出自《泉州本草》)

④治慢性痢疾:鲜吊竹梅全草60~90g,白米30g,同炒至半成炭为度,水煎服。(出自《福建中草药》)

【附注】孕妇禁服。

吊竹梅

729.牛轭草

【别名】竹叶草、水竹叶。

【拉丁学名】Murdannia lorifomis(Hassk.)Rolla Rao et Kammathy

【分类地位】鸭跖草科,水竹叶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纤细。茎直立,多分枝,无毛或被柔毛。基生叶莲座状,线形,长7~20cm,宽3~5mm,先端短尖,无毛,或有时背面被柔毛;茎生叶较小,长2.5~5.5cm;叶鞘被疏毛。聚伞花序顶生;苞片近圆形,长约4mm,早落;萼片3片,长卵形,长约4mm,膜质;花瓣3,蓝色,倒卵形,长约3.5mm;发育雄蕊2枚,不发育雄蕊3枚,花丝被毛;子房长圆形,3室,长约1mm,无毛,花柱长3mm。蒴果卵形,有3条棱,长3~4mm,先端锐尖;种子有辐射状条纹,花期4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北温泉,生于河边石缝中。重庆北碚等地,海拔1000m以下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7~9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性功能】淡、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主治病症】肺热咳嗽,气虚喘咳,肾虚耳鸣,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肠炎。外用治疮疖红肿。

【用量用法】15~30g,煎汤内服。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牛轭草

730.杜若

【别名】竹叶莲、地藕。

【拉丁学名】Pollia japonica Thunb.

【分类地位】鸭跖草科,杜若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有香气。根状茎细长,横长,白色,节上生须根。茎较粗壮,直立或斜升,节明显,不分枝,被短柔毛。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长20~30cm,宽3~7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鞘,抱茎,顶生圆锥花序由轮生聚伞花序组成,轮间较疏离;花序长5~15cm;苞片狭卵形,膜质,顶端钝;萼片3,圆形,肥厚;花瓣3,倒卵形,白色;雄蕊6,花丝无毛;子房3室,花柱1枚。果球形,浆果状,蓝黑色,直径5~7mm,不开裂,每室有种子数粒。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寺后,生于林缘阴湿处。石柱、彭水、北碚有分布,生于海拔1200m以下山野溪边、沟谷林缘阴湿处。

【药用部分】全草和根茎入药。

【采集期】夏秋采收。

【药性功能】辛、微温。温中止痛,舒筋活络,疏风消肿。

【主治病症】腰疼痛,胃滞不舒,胸胁气痛,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鲜叶30~60g;花20~30朵,煎汤内服。

【附方】治肺热咳嗽、咳血:鲜叶30~60g或花20~30朵,煎汤内服。

杜若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