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菖蒲
【别名】水菖蒲、白菖蒲。
【拉丁学名】Acorus calamus L.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菖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肉质,粗5~10mm,具特殊香气。叶剑状线形,长90~150cm,宽1~3cm,草绿色,有光泽,中肋在两面均明显,平行脉3~5对。花序梗三棱形,长15~45cm,总苞片与叶同形,长30~40cm;肉穗状花序近直立,圆柱形,长4~8cm,径0.6~1.2cm。花黄绿色,花被片6片,先端平截,内弯;雄蕊6枚,花丝扁平;子房圆柱形,3室,花柱短。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期2~9月。
【分布生境】常栽培于水塘边。万州、梁平、忠县、丰都、南川、万盛、綦江、江津、大足、铜梁、主城区各区县有栽培。
【药用部分】根状茎药用。
【采集期】四季可采挖。
【药性功能】辛、苦、温。开窍化痰,辟秽杀虫。
【主治病症】痰涎壅盛,神志不清,慢性气管炎,痢疾,肠炎,腹胀腹痛,食欲不振,风寒湿痹,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外用治疥疮。
【用量用法】3~6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附方】①治痰阻心窍、神志不清:菖蒲、远志、天竺黄各9g,水煎服。(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②治中风、痰涎壅盛:菖蒲、韭菜、生萝卜共捣烂取汁,加白矾少许水调灌入。(出自《内蒙古中草药》)
③治暴聋:鲜白菖蒲9~15g,路路通12g,煎水,服时冲白糖适量。(出自《安徽中草药》)
④治风疹瘙痒、阴部湿疹:水菖蒲适量,煎汤熏洗。(出自《山西中草药》)
⑤治水肿:鲜菖蒲根茎6~9g,黄豆60g。水煮服。(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乳痈:菖蒲适量和葱白少许共捣烂敷患处。(出自景德镇《草药手册》)
⑦治过敏性皮炎:白菖蒲粉,醋调外搽。(出自《安徽中草药》)
⑧治疥:水菖蒲根,研末,调菜油,搽患处。(出自《草木便方今释》)
746.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香菖蒲、药菖蒲、昌本、菖蒲、昌阳。
【拉丁学名】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菖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全株无毛,具香气。根状茎肥厚,横生,具较密的节,节上着生须根。分枝多而密。叶两列状密集互生,长形,长20~50cm,宽7~15mm,顶端渐尖,基部抱茎,中脉不明显。花序梗长4~15cm,三棱形;叶状总苞长13~25cm;肉穗状花序圆柱形,长2.5~8.5cm,粗0.5~1cm,上部渐尖;花白色。果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分布生境】产于狮子峰下、水边。彭水、石柱、忠县、万州、南川、江津、合川、主城区各区县,海拔2000m以下有分布。
【药用部分】根状茎药用。
【采集期】冬末春初采挖。
【药性功能】辛、温。祛风开窍,逐痰开胃,宁心益志,去湿,解毒。
【主治病症】痰湿蒙窍,神志不清,健忘,多梦,癫痫,耳聋,耳鸣,胸腹胀闷,噤口痢。外用治痈疖。
【用量用法】3~9g,鲜品9~15g,煎汤内服。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痰湿内阻、神识昏乱:石菖蒲、制半夏、茯苓各9g,远志、陈皮各4.5g,水煎服。
②治胸腹胀闷:石菖蒲6g,香附12g,青木香6g,水煎服。
③治神经性耳聋:石菖蒲15g,水煎服;或石菖蒲60g,加鸡蛋5个同煮,食蛋服汤,1天服完。
(①~③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出自《梅氏验方新编》)
⑤治卒死尸厥:捣干菖蒲,到一枣核大,着其舌下。(出自《肘后方》)
石菖蒲
747.钱蒲
【别名】金钱蒲。
【拉丁学名】Acorusgramineus Soland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菖蒲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芳香,植株较矮小,密集丛生。叶线形,长5~20cm,宽不足6mm。花序梗长在10cm以内;叶状总苞长3~14cm,宽1~2mm;肉穗状花序圆柱状,长3~10cm,黄绿色。果黄绿色。
【分布生境】栽培。
【药用部分】全株药用。
【采集期】冬末春初采挖。
【药性功能】与石菖蒲同。
【主治病症】与石菖蒲同。
【用量用法】与石菖蒲同,但一般供鲜用。
钱蒲
748.石柑子
【别名】石气柑、岩香、石葫芦、石蒲藤。
【拉丁学名】Pothos chinensis(Raf.)Merr.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石柑属。
【形态特征】附生藤本,长可达6m。茎半木质,近圆柱形,淡褐色,有纵棱,粗约2cm,节间长1~4cm,节上常生长1~3cm的气根,附着于石岩或树干上,分枝下部常有1枚鳞叶,鳞叶线形,长4~8cm,锐尖,具多条平行纵脉。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长圆形,长6~10cm,宽1.5~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无毛,网脉两面凸起;叶柄长1~6cm,具绿色扁平的翅,与叶片连接处有关节,形似柑橘类的单身复叶。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4~5枚;花序梗长0.8~1.9cm;佛焰苞绿色,卵形,长6~8mm;肉穗花序球形,径6~8mm,具长约5mm的梗;花两性,花被6片,短而阔;雄蕊6枚,与花被近等长,花药2室;子房3室,每室1枚胚珠,花柱极短。浆果长圆形,红色。花果期3~9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后山及乌龙沟林下岩石上。石柱、南川、江津、合川、重庆主城区各县,海拔250~2000m处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采集期】6~8月采收。
【药性功能】辛、苦、微温。有小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积止咳,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小儿疳积,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咳嗽,疝气,脚气,骨折,中耳炎,鼻窦炎。
【用量用法】15~30g,泡酒服或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取汁滴患处。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石柑子全株3~6g,蒸猪肝食,或水煎代茶饮。(出自《广西本草选编》)
②治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石柑子30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一疗程。(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附注】孕妇忌服,虚寒者忌用。
石柑子
749.魔芋
【别名】蒟蒻、花杆南星、麻芋子。
【拉丁学名】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魔芋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茎扁球形,直径达25cm,暗红褐色,肉质。先花后叶。大形叶片,基部具2~3片膜质鳞叶;叶3裂,每裂片又二歧分裂,分裂片羽状深裂;叶柄粗壮,直立,长可达1m以上,光滑,绿色,具紫色及白色斑块。花序先于叶自块茎抽出,花序梗长50~70cm,粗1.5~2cm,与叶柄同色;佛焰苞漏斗形,长20~30cm,基部席卷,外面绿色有紫褐色斑点,上部开展,边缘波状;肉穗状花序比佛焰苞长1倍左右,附属器圆柱形,顶端尖,长20~25cm,中空,深紫色,无毛;花单性,雌雄花序段近等长,紧接;雄花生上方,雄蕊1~6枚,花药孔裂;雌花柱头3裂,花柱与子房近等长,子房2室,浆果近球形,熟时黄绿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生境】缙云山有少量栽培。重庆各区县,海拔1500m以下有栽培。
【药用部分】块茎入药。
【采集期】夏秋采挖。
【药性功能】辛、寒。有毒。化痰散积,行瘀消肿,解毒止痛。
【主治病症】肿瘤,颈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丹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9~15g,煎汤内服(须煎3小时后才能服用)。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腹中痞块:魔芋球茎60g,放入猪肚子炖吃。(出自《贵州草药》)
②治颈淋巴结核:(魔芋)块茎15~30g,加水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
③治毒蛇咬伤:(魔芋)鲜块茎加食盐少许捣烂敷伤处;或块茎加浓茶磨汁,用鸡毛蘸敷肿胀处。
(②③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丹毒:(魔芋)适量,捣烂,拌入嫩豆腐外敷。(出自《中药大辞典》)
魔芋
750.芋
【别名】芋头、水芋、芋艿、土芫。
【拉丁学名】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芋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湿生草本。块茎卵形至长椭圆形,肉质,常附生多数大小不等的小块茎,外有褐色纤毛。叶基生,4~5枚簇生;叶柄近直立,绿色或淡紫色,长30~90cm,肉质,肥厚,基部呈鞘状苞茎;叶片宽大,卵状盾形,长30~50cm,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2裂,耳形,全缘而带波状。花序梗单生,与叶柄同色,比叶柄稍短;佛焰苞长20cm左右,管部绿色,上部舟状披针形,黄色;肉穗花序长约10cm,圆柱形,附属盖长约1cm,白色,花序雌雄花之间有一段不孕花,长约3cm,雄花在上,黄色;雌花在下,绿色。花期8月。
【分布生境】缙云山普遍栽培,重庆各区县广泛栽培。
【药用部分】块茎、叶及叶柄和花药用。
【采集期】9~11月采挖。
【药性功能】①块茎:辛、平。有小毒。宽肠胃,破宿血,去死肌,调中补虚,行气消胀,壮筋骨,益气力,祛暑热,止痛消炎。②叶、叶柄:辛、平。除烦止泻。③花:麻、平。有毒。理气止痛,散瘀止血。
【主治病症】①块茎:脾胃虚弱,纳少乏力,消渴,瘰疬,腹中痞块,肿毒,赘疣,鸡眼,疥癣。②叶、叶柄:胎动不安,痈肿毒痛,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黄水疮,虫蛇咬伤,蜂蜇。③花:子宫脱垂,小儿脱肛。
【用量用法】①块茎:60~120g,煎汤内服;外用捣敷。②叶、叶柄:15~30g,水煎内服;外用,捣敷。③花:15~30g,煎汤内服;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风湿痹痛:生(芋)块茎1个,胡椒适量,捣烂外敷。(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②治吐血:芋头花15~30g,炖腊肉或猪肉服。
③治子宫脱垂、小儿脱肛、痔疮脱出:鲜芋头花3~6朵,炖陈腊肉服。(②③方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芋
751.海芋
【别名】天荷、羞天草、天芋、虎芋、野芋头。
【拉丁学名】Alocasia macrorrhiza(L.)Schott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海芋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可达3m。茎直立,强壮,粗10~30cm,肉质,外皮茶褐色。叶聚生茎顶,具长柄,长达1m以上,草绿色;叶片盾状着生,箭状卵形,长50~90cm,宽与长相近,全缘,侧脉9~12对。花序2~4枚,丛生,长12~60cm;佛焰苞长10~30cm,管部绿色,长3~5cm,上部舟形,乳白色,略透明;肉穗花序短于佛焰苞,有香气;雌花位于花序下部,长2~2.5cm,白色,不育花居中,长2.5~3.5cm,绿白色;雄花位于上部,长3~8cm,淡黄色,附属器长3~5cm,淡绿色至炎黄色,浆果红色。种子1~2颗。花期6~7月。
【分布生境】北温泉乳花洞有栽培。万州、涪陵、主城区等地有栽培。
【药用部分】根茎或茎药用。
【采集期】全年可采。
【药性功能】辛、寒。有大毒。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散结消肿。
【主治病症】流感,感冒,腹痛,肺结核,风湿骨痛,疔疮,痈疽肿毒,瘰疬,附骨疽,斑秃,疥癣,虫蛇咬伤。
【用量用法】3~9g,鲜品15~30g,煎汤内服。需切片与大米同炒至米焦后加水煮至米烂,去渣用,或久煎2小时后用。外用捣敷(不可敷健康皮肤),或焙贴,或煨热擦。
【附方】治附骨疽:海芋、芭蕉树根(各适量)捣烂敷患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海芋
752.异叶天南星
【别名】蛇包谷、山苞米、南星、天南星。
【拉丁学名】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天南星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80cm。块茎扁球形,直径2~4cm,外皮黄褐色。叶1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23片,长圆形、倒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2cm,宽1.5~5cm,全缘,先端渐尖,中央1裂片最小,长约为相邻裂片之半;叶柄长可达50cm。花序略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有条纹,管部圆柱形,长约5cm,上部卵状披针形,上半部内屈成盔状,先端骤尖;肉穗状花序两性或花单生;雄花序于基部3~5cm处生雄花;两性花序下方雌花部分长1~3cm,上方长约2cm处疏生雄花,有时不育;附属器长10~20cm,基部粗5~10mm,向上渐细呈尾状,伸出于佛焰苞外较长;雌蕊球形,花柱明显,胚珠3~4粒基生;雄花具柄,药2~4室,顶孔横裂。浆果红色,圆柱形,种子1粒。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生境】产于五指峰下林边。石柱、奉节、璧山、合川、北碚有分布。
【药用部分】块茎药用。
【采集期】秋季茎枝黄后挖。
【药性功能】辛、苦、温。有毒,祛风止痉,化痰散结。
【主治病症】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痫。外用治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用量用法】制南星3~9g,煎汤内服(天南星有毒,必须炮制),除去或降低毒性后才能煎汤内服。鲜天南星不能直接内服,炮制天南星可从药店购买。外用生天南星醋磨或研粉醋调敷患处。
异叶天南星
753.犁头尖
【别名】三角蛇、土半夏、犁头七、小野芋。
【拉丁学名】Typhonium divaricatum(L.)Decne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犁头尖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0cm。块茎近球形或椭圆形,形似芋艿而细小,直径1~2cm,外皮暗褐色,肉白色,粉质。叶基生,叶片心状箭形或心状戟形,长5~10cm;叶柄长6~20cm,基部成鞘,套褶。花序单一,腋生,花序梗长3~11cm,佛焰苞长9~15cm,盛花时展开,先端细长而下垂,扭卷,深紫色;肉穗花序无柄;雌花序圆锥形,长1.5~3mm,粗3~4mm;中性花序长1.7~4cm;雄花序长4~9mm,粗约4mm,橙黄色,附属器长10~13cm,鼠尾状,具强烈臭气;雌花子房卵形,黄色,柱头盘状红色;雄花雄蕊2枚;中性花线形,两头黄色,腰部红色。浆果卵圆形,长约6mm;种子球形。花期5~7月。
【分布生境】产于北温泉、乳花洞、石刻园石隙中及农耕地中。石柱、南川、北碚,海拔1500m以下有分布。
【药用部分】块茎入药。
【采集期】夏季采挖。
【药性功能】辛、苦、温。有毒。清热消肿,散瘀止血。
【主治病症】毒蛇咬伤,血管瘤,淋巴结核,跌打损伤。
【用量用法】本品有毒,一般只外用。外用块茎适量,磨汁或捣烂敷患处。
【附方】①治毒蛇咬伤:犁头尖块茎3~9g,捣烂,敷伤口周围。
②治痈疖肿毒:犁头尖块茎适量研末,加少许雄黄,研末,加醋研成糊状外敷。
③治血管瘤:鲜犁头尖块茎,用米酒或烧酒磨汁,外涂,每天3~4次。
④治淋巴结结核:犁头尖鲜全草适量,配醋、糯米饭各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每日换2次。
(①~④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犁头尖
754.半夏
【别名】三叶半夏、三叶老、麻玉果、麻芋果。
【拉丁学名】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分类地位】天南星科,半夏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块茎球形或扁球形,径1~2cm,下部生多数须根。叶从块茎顶端生出,幼时为单叶,叶片心形,2~3年后,老株的叶为3小叶复叶,小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1片较两侧的大,长3~10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叶柄长10~20cm,下部及叶片基部内侧各生1白色卵形珠芽。花序梗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长5~7cm;肉穗状花序无梗,雌花部分长1~2cm,一边与佛焰苞合生;中部不育部分长约3mm;雄花位于花序上方;附属器长约10cm,细长,肉绿色变为紫绿色。浆果卵圆形,顶端有明显宿存花柱。花期4~5月。
【分布生境】产于缙云山各处石缝、田间或疏林下,重庆大部分区县有分布。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用。
【采集期】9月下旬采收。
【药性功能】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除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病症】咳嗽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瘰疬痰核,痈疽疖肿。
【用量用法】半夏3~9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外用生品研末水调敷或酒醋调敷。
【附方】①治咳嗽、呕吐:清半夏、陈皮、茯苓各9g,甘草3g,水煎服。
②治神经性呕吐:半夏、茯苓、生姜各9g;反酸烧心,加黄连3g,吴茱萸0.3g;舌红苔少,加麦冬、枇杷叶各9g,水煎服。
(①②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出自《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附注】半夏有毒,内服一般须经炮制。鲜品不能内服。
半夏
(作者:江广渝 江宁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