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 上篇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提出来的 2)

发布日期:2020-09-03 15:3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

1978年,安徽大旱。这对于正常年景也食不果腹的凤阳农民来说,无异雪上加霜。往年常常逃荒要饭的凤阳小岗村农民,却在此时作出了惊人决定。12月的一天夜里,村里18户农民签订契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这份后来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

1980年5月,邓小平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明确表态。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二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初步阐述,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体任务,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等一系列重要方针,这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孕育。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1992年1月19日上午,邓小平抵达深圳。在下榻的宾馆刚刚坐定,他便对陪同人员说:“我坐不住啊,想到外边去看看。”在参观深圳市容的时候,邓小平说:“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他把8年前自己给深圳的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逐字念了一遍。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市场,有市场的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计划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市场也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以往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尤其是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南方谈话”厘清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从根本上克服了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放不开胆子等现实问题。“南方谈话”后的中国社会逐渐放宽了“计划”,容纳了“市场”,迈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改革步伐。

小贴士

“南方谈话”主要内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992年10月12日,党的十四大从九个方面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面系统阐述。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 唐青阳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