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诸君何其往,创言改造回綦江,
努力建设一房屋,好使人避风与霜,
年来风雨力量大,渐渐浸倒壁和墙,
一间房屋无墙壁,人们如何避风霜?
群力复建墙和壁,青年诸君齐努力,
诸君诸君勿馁气,自古成功在试尝!
这是曾被杨尚昆赞誉为“革命启蒙老师”的革命先烈邹进贤所作的一首《希望歌》,在乌云弥漫、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他以此激励大家做革命的先行者,在革命的道路上铁骨铮铮,奋勇前行。
邹进贤(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邹进贤,1899年3月15日生于四川省綦江县古南镇。他家境贫寒,父兄辛勤劳作也只能供他念完私塾,此后便就赋闲在家。
直到20岁时,他遇到了一次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1919年夏,一批受到五四运动影响的綦江旅外青年学生回到家乡,给风气闭塞的綦江带来了生气。他们组织起足球队,利用河坝每天练球,把一批失学青年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后又发起成立綦江青年砥砺会,组织会员阅读宣传五四新思潮的刊物,互相帮助,鼓励上进。邹进贤主动报名参加了足球队和青年砥砺会,利用这个机会阅读进步书刊,思想为之一新。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他找到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邹进贤深刻认识到自己由于常年辍学,知识水平远远不足,于是他到成都进一步学习。这期间,他陆续结识了一批进步青年学生,还直接受到了王右木、恽代英等革命先驱的指导。在集体的影响、良师益友的启迪和帮助下,邹进贤在政治思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綦江百姓面临着干旱、兵匪等天灾人祸,驻扎綦江的贵州军阀又大肆勾结地主商人掠取钱财,百姓深受其害。綦江虽然有了青年砥砺会,却一直未能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在成都学习的邹进贤了解到这些情况,备感忧心,于是他在日记中写道:“余昨夜一钟醒后,反复不能安寐,一时百感交集,而对余精神所系之(青年会)尤为郁闷,因刻下陷于四面楚歌,同志间有不结合现象,余有感而作,希望寄等《綦评》,或可一壮同志之颜色。”于是他作了开篇那首《希望歌》勉励綦江青年。
毕业后,邹进贤决定回到綦江组织群众运动,于是他找到几个同志,与他们结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共同开展綦江革命运动。这个团体的骨干成员后来被誉为大革命时期的綦江“八大首领”,邹进贤为第一号“首领”。
綦江匪患严重,民团便应运而生,但民团多被地主豪绅所把持,防匪无能,却极尽压榨人民之能。邹进贤认为,只有办好民团,使之成为人民武装,才能达到防匪护民、造福民众的目的。他主张“自治民团”,举办“民练养成所”来训练下层民团干部。他还主张办“民团报”,宣传团务工作,公开团务经费,由群众监督办团。在他的推动下,团务工作有所进展,一些党团员也掌握了部分民团武装。1926年綦江党组织发动群众,把把持民团的恶霸赶下台,换上共产党员担任,这使綦江民团终于成为了保护群众利益的武装力量,也推动了綦江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使綦江成为当时四川农民运动开展较好、农民武装力量较强的几个县之一。
1929年9月,邹进贤调任四川省委秘书长,来到弥漫着白色恐怖的重庆,担负起更加繁重、艰苦的工作。他经常脚穿一双水草鞋,头戴草帽,身上挎包,不分昼夜地上山下乡开展工作。渴了就喝山上的泉水,饿了就啃干粮和红薯,没过多久他就跑遍了负责的区域,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党内的“铁脚板”。在困难、紧张的工作间隙,他总是诚挚而又愉悦地鼓励同志们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乐观诙谐,善于宣传鼓动,就像一块磁铁、一团烈火,吸引着、激励着周围的同志和朋友。
然而,重庆的局势越来越危险。1930年5月5日,省委书记刘愿庵在重庆浩池街裕发祥酱园铺楼上主持召开常委会,省委秘书长邹进贤也去参加。就在开会期间,内奸陈茂华写了一张纸条交一个小贩,让他交给附近岗亭里的警察。警察看完纸条后知道事关重大,连忙报告了第六区警察所长郭晴岚,郭晴岚立即派人率领便衣特务前往搜捕。这突如其来的搜查使参加会议的同志措手不及。邹进贤见势不妙,立即揉烂了记录纸并厉声斥问:“你们是干什么的?”随即寻机撤退。经过一番搏斗,邹进贤抓住空当向外逃去,却不幸在向坡下急跑中踏空石阶,最终被捕。
邹进贤被押解至巴县监狱囚禁,卫戍司令王陵基立即亲自审讯。高官厚禄的诱惑,残酷刑具的折磨,都无法使邹进贤屈服,这令王陵基大失所望。敌人一无所获,对邹进贤发出了“因其多才······此人确实厉害”的哀叹。5月8日,生命最后一刻到来。面对着敌人的枪口,邹进贤说:“你们今天杀了我们,可杀不完共产党!”最终,在“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呼喊中,邹进贤慷慨就义,时年31岁。
【点评】
邹进贤同志以“铁脚板”精神践行理想信念,直至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共产党员“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树立起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理想信念标杆”。今天,我们要学习邹进贤等先烈的精神,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的力量,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