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我研究生毕业后,被留在北京工作。单位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只提了一个要求:尽快把我爱人调来,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实在太艰难了!一年以后,你们母子三人转到了北京,终于结束了七八年“牛郎织女隔岸相望”的生活。一家人团聚,欣喜不已,以为苦尽甘来了。可是,命运之神大概认为我们还没吃够苦,继续让我们受折磨。
单位给我们的房子是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双人床,一张三屉桌,就几乎全占满了。孩子写作业、全家吃饭,都在三屉桌上,不过吃饭时孩子坐着,我俩只能站着。晚间睡觉,四人横着一字排开。床宽只有一米五,大人横躺不够长,只得在床边放一个凳子,将枕头放在凳子上。大儿子嘟囔着:“我们睡觉真像姥姥家蒸豆包,一个挨一个,都挤扁了。”小儿子却笑着说:“这样好,离妈妈多近啦!”我哭笑不得:“会有大房子的,到时候你们各人住一间屋,可别害怕得尿床呵!”你总是不吱声,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我们在走廊里用蜂窝煤炉子做饭。这炉子欺生,总跟我们过不去。急用火的时候,它总是老大不愿意,慢吞吞地半天不上火;可不用火的时候,它却在那里摆晃着红红的火苗,嘻嘻嘲笑。清晨起床做早点,打开炉子一看,唉,不是煤块烧过了,就是憋死了!气不打一处来地狠狠踢两脚冷冰冰的炉子,我真想哭!我怎么这样无能呵,让老婆孩子连早饭都吃不上!你见状悄悄对我说:“别着急,眼下难点,总比一家人分几处过强多了。”我看看你,能说什么呢?分几处过,是因为我;难点,也是因为我!难道你嫁给我就是为了跟着我受苦吗?
你毕业于师范院校,热爱教师工作,更爱学生,当老师十几年,轻车熟路。可在北京无法安排你做教师,你只好从头开始学做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仅如此,你上班的公司离家很远。起初还好,骑自行车个把小时可以到。后来我们搬了家,你上班要从南到北穿过整个北京城,骑一段自行车,再乘地铁,出地铁再骑自行车。单程即使顺利也得近两个小时。你在这条路上走呀走,踩着青春,耗着热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见你拖着沉重的双脚走进家门,我的心比你的脚步还沉重。
一次,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儿子写了一篇作文,老师夸写得很好。我好奇拿过来看看,题目是“妈妈的白发”。文中写道:“一天,我走在妈妈的身后,突然发现妈妈的头上有几根白发。妈妈年轻漂亮,怎么会有白发呢?她为了我们,太累、大操心了!”日子呵,连儿子都感觉到了它的苦涩。我自责,作为丈夫我给了你什么?可又常常自我安慰:身边的同志不都是这样吗!这大概就是生活。生活总是按照它自己的逻辑办事,不会因为人们喜爱甜蜜而给你蜜糖,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痛苦而拿走艰辛。生活是铁石心肠,没有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环境的变化,生活条件渐渐改善。票证被取消了,衣着、餐桌终于从票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房子由一间变成两间,又从两间变成三间;蜂窝煤换成了液化气,不久,天然气又替下了液化气。你的眉头舒展了,脚步也轻快了许多,可你穿的还是老样子。我说:“你就不能穿点鲜亮些的衣服?”你道:“都快成老太婆了,能穿那些花花哨哨的吗?”“年轻时想穿没得穿,现在有穿的了,你又觉得自己老了不愿穿,那岂不是只能一辈子做蓝蚂蚁?”“这样不是挺好的吗!”我笑笑说:“你是卖鸡蛋的还是收破烂儿的?”你不愠不火:“没看看你自己,典型的一个老农民,也只配找一个收破烂的老婆。”你我都笑了,只不过笑得都很酸涩。
你更忙碌了。除了家里的,还有“家外”的。房子大了,在北京住得久了,来往的人客也多了起来。办事的、求医的,还没等客人开口,你先忙开了。你常说的话是:“谁没难处?人家人生地不熟的,咱能帮就帮帮呗!”你还记得吗,有一对与我们素不相识的蒙古族夫妇,因为认识五妹,领着一个病孩子到了我们家。你笑脸相迎,急忙做饭,挤出一张床安排他们住下。那个男孩五岁多,吃、喝、拉、撒、睡都正常。但走不到一百米,便气喘吁吁,脸色紫黑,不能动弹。你“命令”我赶快托人给孩子看病:“找大夫看病你管,家里照顾他们我管。男主外女主内嘛!”
经阜外医院诊断,孩子患的是先天性心脏畸形“四联症”,若不手术,最多能活到七八岁。我很同情这一家子,一个鲜活幼小的生命还待不到开花就要凋谢,实在可惜!在北京,这种手术只有阜外医院能做。手术风险很大,手术台上的死亡率就有20%。阜外医院受种种条件限制,接纳这类患者有限额,要在阜外住上院做手术很难很难。这对夫妻苦苦恳求我们帮忙,我很犯愁:我不是医生,又不认识阜外医院的医生,得去求人!你忙里忙外,买菜做饭,还开导我:“孩子是父母的命根子,你的办法总比他们多,动脑筋、多跑跑腿,帮帮他们吧,呵!”那几天,你表现特别好,对我也分外温存体贴。见你泪珠在眼眶里转,不是他们求我,倒像是你在求我。我心软了!孩子终于住院做了手术,得救了。夫妇俩,有时还有孩子,在我们家住了近两个月,你兼职做了近两个月“保姆”,而且,里里外外热情周到。你忙得掉了几斤肉,却格外高兴:“救人一命,大善事!”临行,夫妇俩让孩子给咱俩磕了一个头:“谢谢伯伯、阿姨救了一命!”你忙道:“是医生救了孩子!”
类似的事,不时在我们家发生。
日子,你的日子,就是这样,这是你的选择。据我对你的了解,这种选择,与其说出于理性,还不如说出于你的天性,就像白云悠悠飘过草原的蓝天,小溪淙淙滋润无边的牧场——你是在科尔沁草原出生、长大的。
作者:高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