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五篇 保持先进、选贤任能,不断吸收和凝聚广大的中华优秀儿女(三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拔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好干部)

发布日期:2020-09-21 15:23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三、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拔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好干部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11页。)选什么人是风向标,选拔干部要有正确的导向。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实践发展制定了好干部标准和选拔干部的正确原则,不断健全完善选拔干部的制度机制,使得干部选拔工作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一)符合实际的好干部标准

标准是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和首要问题,标准明确了,选拔干部就有了根本方向和遵循。不同历史时期,对好干部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都具备先进的品质。在革命战争年代,好干部不仅强调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更加强调革命斗争实践。在历史重大关头和关键时刻,好干部要承担重任。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毅然担起将部队带出困境的重任。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当时形势复杂、危险重重,毛泽东为了民族的未来,义无反顾接受谈判,这些都体现了好干部勇于承担重任的优秀品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迫切需要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干部,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又红又专的选人用人思想,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又红又专成为考察干部的重要标准。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一些干部在思想、知识、专业、年龄、能力等方面和经济建设不适应的情况,邓小平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选人用人标准,革命化主要指干部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年轻化主要指干部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知识化要求干部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化主要指干部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按这些标准选拔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选拔干部的标准有:党章规定的领导干部六个基本条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等要求。

其中,信念坚定,“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就是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动摇是共产党人最危险的动摇。干部通过理想信念坚定,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风浪考验、各种诱惑等关键时刻靠得住、能放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中,有无数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牺牲,他们都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为民服务,“就是要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为民服务体现的是干部的宗旨意识。勤政务实,“就是要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09页。】勤政务实体现了干部对工作的态度。

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敢于担当是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着干部的胸襟、格局、责任。敢于担当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能够较真碰硬、尽心竭力、善始善终。清正廉洁,“就是要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清正廉洁体现了干部为人处世的底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都是按照这些好干部标准开展的,广大干部根据这些标准,不断改进作风、提高能力,为党、为人民不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二)正确的选拔干部原则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仅规定好干部的标准,还制定了正确的选拔干部的原则。毛泽东在1938年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指出干部要德才兼备,既要对共产主义有信念、对组织信任、对人民忠诚,又要拥有独立的工作能力、能有效地指挥战争、能有效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干部选拔原则,才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政治特色,有利于保证党的领导。1938年,毛泽东提出党管干部这一重要原则,1953年对党管干部原则进行了具体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选出了许多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实践对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的原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3月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规定选拔干部坚持的原则是“党管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办事”。(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党章党规便携速查手册》,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318页。)这些选拔干部的正确原则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执行,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些正确原则,不断提高干部选拔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严格的选拔干部制度

选拔干部要按法规制度办事,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严格的干部选拔考核制度、干部审查甄别制度等,这些制度适应了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也保证了党的政治任务的有效完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细化了选拔干部的相关制度,比如,1955年下发的《关于中央管理的干部任免手续问题的通知》,对干部选拔、任免程序进行了完善,这些制度为选拔又红又专的好干部起到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许多关于干部选拔的严格制度,比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暂行规定》等,选拔了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好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选拔干部的相关制度规定更加严格,出台或修订了许多关于选人用人的文件,比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等,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具体体现在:

1.选拔干部的程序更加严格。《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干部选拔应当具备的6项基本条件和7项基本资格,严格规定了“分析研判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每个环节都做到了防缺位、防颠倒、防空转,防止了表面走程序、实际糊弄人的现象。

2.防止“带病提拔”的制度更加严格。一些干部本身存在问题却被提拔起来,有的是因为一些干部是“两面人”不易察觉,有的是案发尚未暴露,有的是受不正之风干扰。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防止“带病提拔”,明确了党委(党组)在选拔干部中的主体责任,对干部廉洁情况进行了严格把关。健全了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机制,综合运用巡视成果,认真核实有问题的干部。健全了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的制度,把核实结果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创新了考察方式,综合运用提前介入、查看档案、走访有关部门、延伸考察等方法,及时掌握干部新情况、新变化,拓宽了发现干部问题的渠道,对有问题的干部,做到了严禁“带病提拔”。

3.选拔干部的监督制度更加严格。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程监督,监督干部选拔导向是否端正、选拔程序是否合规、选拔风气是否清正、选拔结果是否公正。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深化了巡视检查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作用。制定并严格执行了《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对违规选拔干部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挥了群众在干部选拔中的监督作用,拓宽了群众举报和监督渠道,完善了举报受理平台,对群众反映的干部选拔问题,做到认真核实。各级组织部门带头维护了干部选拔工作的严肃性,坚决抵制和纠正了选拔干部中的不正之风。

4.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更加严格。选拔干部的纪律要求更加严格,严格执行了《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中的“十严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十不准”,严格落实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凡出现“带病提拔”、违规选拔等问题,都严肃查处了当事人和责任人的责任。严格落实了《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纪实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干部选拔工作责任追究提供了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中的制度规定,选人用人风气不断改善,党和人民需要的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好干部陆续被选拔出来。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 谢金峰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