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第五篇 保持先进、选贤任能,不断吸收和凝聚广大的中华优秀儿女(四 见贤思齐,群贤毕至:不断完善健全的干部使用机制)

发布日期:2020-09-22 17:37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四、见贤思齐,群贤毕至:不断完善健全的干部使用机制

好干部培养起来了,选拔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使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要从岗位实际和干部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干部都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事择人,深入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履职能力,看哪个干部更优秀、更合适,反对潜规则、关系网,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利,反对只看资历、平衡照顾,并不断健全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的机制,做到了使用干部用当其实、用其所长。

在革命年代,为了适应战争对干部和人才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使用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机制使用干部,建立了干部调配使用机制、干部交流使用机制等,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和人才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健全了干部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工资、交流等使用机制,比如,1953年制定了《关于统一调配干部、团结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及大量培养、训练干部的决定》、1961年制定了《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等,这些制度机制很好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改革了不合时宜、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干部使用机制,建立了干部退休制度,制定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制度规定,干部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交流机制等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干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使用干部的优良传统,并根据实践发展创新了方式方法,使用干部的相关机制更加健全,具体体现在:

(一)使用干部的从严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干部使用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1页。)对干部的管理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防止出现短板和漏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综合运用思想引导、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制度约束等方式方法,统筹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各个环节,突出重点重要环节、强化薄弱环节,对于实践中有效的做法用制度的形式长久坚持下去,健全和完善了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了干部子女亲属经商等方面的规定、干部违规兼职的制度规定、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形成了系统完备、有机协调、务实管用的干部管理制度机制。

针对不少干部出现问题发生在工作八小时外,中国共产党坚持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通过深入走访、明察暗访等方法,及时了解干部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看干部交友是否慎重、情趣是否积极健康,做到了对干部的管理没有盲区。中国共产党从严管理干部不仅从思想教育上严起来、更从制度机制上严起来,不仅用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也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更用严的机制约束干部,干部的法治意识、纪律意识、制度意识不断增强,始终做到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广大干部适应了从严管理的常态,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二)使用干部的权力监督机制更加健全

加强对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或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工作的通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规定,对干部权力的监督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干部依法行使权力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权力的监督注重形成监督合力。十八大以来制定了新任职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制度,健全了民主集中制及领导班子内部运行制度,完善了“一把手”和关键岗位干部监督制度等等。上级党组织综合运用平时检查、专项督察、年度考核、审计、巡视等措施,多渠道、多视角了解了下级领导班子的内部运行情况。发挥了班子内部的监督作用,通过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开好民主生活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相结合,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权力的监督机制不断健全、程序不断完善、渠道不断扩展、实效不断增强。

(三)使用干部的追责问责机制更加健全

健全追责问责机制,必须严肃追究腐败干部的责任。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反腐运动,处决了谢步升、左祥云等腐败分子。延安时期,处理了黄克功、肖玉璧等腐化干部。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贪污分子。198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页。)反腐败成效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反腐没有禁区”“打虎上不封顶”“拍蝇下无死角”,制定了严格的党内监督制度和追责问责制度,不断加大了对腐败分子的廉政教育力度、惩处力度,加强了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依法严厉查处了各种腐败案件。对于违反党的纪律、触犯党纪国法的干部,都给予了严肃处理和问责,营造了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责问责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并不断巩固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心。

(四)使用干部的容错纠错机制更加健全

“要鼓励大胆探索、勤勉敬业,允许工作失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3页。)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实践发展探索出的管理干部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方法。在实践中正确区分了“可容”与“不容”的界限,做到了敢作为的可容、乱作为的不容,主观无意的可容、明知故犯的不容,大胆创新的可容、目无规矩的不容,形成了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的良好局面。

容错和纠错是激励干部干事创新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只有容错,没有纠错,会导致纵错;发现了问题,不及时纠正,会导致越来越错。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容错机制的同时,也健全了与之配套的纠错机制,坚持有错必纠,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帮助犯错误的干部及时认识和改正错误。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勤政廉政的好干部撑腰鼓劲,为真正想干事的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不断呈现出广大干部积极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

(五)使用干部的能上能下机制更加健全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选拔任用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当提拔到某个阶段后,一些干部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不能很好履职,但是长期占着岗位而不能“下”。党的十八以来,中央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明确了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方式、渠道、程序。对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不守规矩、作风不实、工作不担当、能力不够、廉洁上有问题的干部,及时调整下来。完善了竞争机制,通过健全“公开选拔”“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等程序规定,创造了一个公开、竞争、公平的干部选拔使用环境,使优秀的干部及时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民主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完善了退出机制,在重视思想疏导的基础上,健全了具有“刚性”的干部退出机制,干部的危机感、紧迫感不断提高,从制度上保证了干部“能上能下”,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激励、奖惩、监督、问责等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安排,中国共产党及时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用好,又将出现问题或不能适应岗位的干部调整下来,逐渐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的用人导向和政治生态。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阶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编 谢金峰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