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说:香飘满园,非一日之功。众姊妹在危难之中表现出的深厚情谊,乃是经年培育的结果。
古杨家将有“七狼八虎”,八姐、九妹,子女盛也。你家姊妹九人——三个男孩、六个女孩,真可与杨家将媲美了。特别是六个女孩,差一点凑足“七仙女”之数。众姊妹如此融洽,当然与爸开创和维护的家风有关,但我始终觉得妈功不可没。
记得四川老家有句俗话:“有儿有女是冤家,无儿无女是菩萨。”说的是有儿有女,父母操不完的心,怄不尽的气;无儿无女,反倒落个清净省心。还有一句俗话:“儿女成行,口袋装茄子‘叽叽咕咕’没完了,父母忙断肠。”说的是儿女多了矛盾多,父母疲于说和调解。
看见一些多子女家庭,子女们或为争家里的好处,或为赡养父母,或为遗产,吵吵闹闹,打打骂骂,甚至同室操戈,觉得民间的俗话乃经验之谈,不无道理。到了你家,看到姊妹们相处的情况,才使我感到事情并不尽如俗话所述。
爸妈九个孩子,真算得一个大家庭。后来,九个子女都成了家,姑爷、儿媳加入了进来;再后来逐渐有了第三代,大大小小三十多口。每逢年节假日聚会,一摆起码三桌:儿子、姑爷一桌,闺女、儿媳一桌,第三代一桌,“人欢马叫”,更是热闹非凡。就这样一个大家庭,子女孝敬父母,姊妹几十年亲亲热热,第三代交往甚密。别说在当今,即使在当年,天伦之乐如是者,实不多见!
我常常想,老岳父虽然仁慈厚道,但一生不大过问家事;老岳母为一家庭妇女,“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何以将九个子女调教成如此?有人说,老母有子女九人,“九”正应“上吉”之数,天意使然。我对此说不以为然。同为九个子女之家,有的却打成一团。也有三个、六个子女的家庭,闹得天翻地覆的,难道“三、六”就不是吉数?经过一番观察和思索,我找到了答案。
在这个大家庭中,凡是儿子和儿媳发生矛盾,老母总是出来说儿子,轻者批评教育,重者责骂几句。很怪,这样一来,“战火”立刻就熄灭了。凡闺女与姑爷斗嘴,老母总是批评闺女,轻者呵斥,重者举起巴掌吓唬。同样,这样一来,仗总打不起来。凡是闺女与嫂子、弟媳有芥蒂,老母总是管闺女,轻者开导劝说,重者训诫。这样一来,少了许多是是非非。妈很少夸奖自己的儿女,却常讲这个姑爷如何好,那个儿媳多么贤惠。
凤娴,你认为妈有点糊涂,我很不赞成,她老人家于大事清楚着哩。细细思量,妈做的这些,都是些寻常小事,然不失为一治家良方。
儿媳之于公婆,并无血缘之亲,而是“理智上”的亲情,“丈夫的父母,理当尊重”。故处理与公公、婆婆的关系时,理智多于情感。理智一多,加之女性心细,就会变得很敏感。常常是公婆说者无心,而儿媳听者有意。甚至公婆本来说东,儿媳可能暗想他们在言西。所以对儿媳应以安抚、鼓励为主。儿子与儿媳或儿媳与大、小姑子发生矛盾,婆婆批评了儿子、闺女,儿媳即使有理,大多也会见好就收,不至于得理不让人。儿媳若不在理,有了台阶,大多也会顺势了结。儿女方面,即使受了点委屈,也不会记恨父母,儿女是父母身上的肉嘛!
试想,若反其道而行之,儿子儿媳有矛盾,闺女与儿媳发生冲突,婆婆站在儿子或闺女一边指责、训斥儿媳,那会是一番什么景况呢?轻者儿媳忍气吞声,但心怨丈夫,记嫌大姑子、小姑子,对婆婆不满,夫妻间遂生芥蒂,儿媳于家增了几分离心倾向。重者奋起反击,形成一场混战,甚至不可收拾。
女儿之于父母则不然。女儿与父母血肉相连,处理关系,情感多于理智。情感一多,就会冲淡道理上的得失、深浅。父母说话,有理者,女儿大多会听;即使不太在理,女儿也不会太在意。女儿与女婿发生争执,母亲批评女儿,即使女儿委屈,也不会太多抱怨母亲,这点委屈较之母亲的养育之恩、疼爱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男性一般比较理智、宽容、大度。岳母都批评女儿了,女婿还会怎么样呢?“难道给你脸不要,还往鼻子上挠么?”一般会知趣而退,有修养者更会检讨自己。女婿之于岳父母,多为报答型的,将岳父母的恩惠视为赐予,多思报答。岳母批评了女儿,女婿多会感激,与岳父母家更加亲近。这样,女儿、女婿之间的冲突一般不会扩大。
若反其道而行之,岳母一味批评女婿,那将会如何呢?女婿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但在心里结下了疙瘩,觉得太失颜面、尊严。而今的家庭,多是女性当家,男性不少是“被统治者”。若岳父、岳母处尚不能“伸张正义”,那就无处说理了。这样的想法积累太多,不仅影响女婿与岳父、岳母的感情,甚至可能危及女儿与女婿的婚姻关系。
凤娴,妈有六个闺女。六个姑爷来自天南海北,性格各异,文化程度有高有低,职业不同,能对岳父母敬重有加,相互亲密无间,这容易吗?妈有三个儿子,儿媳进门就要面对六个大姑子、小姑子。常言道:“小姑子多是非多。”各有个性的儿媳,能与“七大姑八大姨”相处得亲亲热热,容易吗?妈是一位平凡的人,然而是一位平凡的智者。把偌大一个家庭调理得如此和谐,给我们留下一团浓厚的手足亲情,了不起!
你受妈的感染,你也在向妈学习。我们的家庭是和睦、亲密的。放心吧,我会向妈学习,向你学习。
(作者 高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