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书推荐 > 正文

《第十八军抗战风云》 | 第五部分 雪峰山上显神威 25章 雪峰山杀敌立功显神威

发布日期:2020-09-24 16:40 来源:重庆出版集团


如前所述,在雪峰山会战开打之前,第18军一直担负洞庭湖西岸的守备任务。那时,按照军长胡琏划定的守备地域,覃道善的第18师守备益阳,戴朴的第118师守备桃源。这2个师守备的地方恰好在日寇准备发起攻击的首波打击范围之内。为此,尽管从一开始,第18军并没有接到全体参与这次战役的命令,驻扎在前线的这两个师必然会在日寇发动进攻时,成为中国军队首波与日寇交锋的部队之一,投入作战行动。在这一时期,两个师与日寇的战斗,可以看作是第18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前哨战,也可以当做第18军换装以后对日寇的实验性战斗。

第18师与第118师跟日寇直接展开交锋的时间是1945年4月13日。这天,为了策应湘西会战,集结于益阳、宁乡地区的日寇第64师团,兵分两路,一路由沅江向益阳桃花江展开进攻,一路由宁乡向大成桥、煤炭坝发动进攻。守备该地区的第18军之第18师及第118师各以一部担负益阳、迎风桥、酉港、汉寿渡口一线的警备任务,以主力分别集中于马迹塘、筑金坝、黄林寺等地,准备随时迎击敌人;第18军旗下的核心部队第11师则集结于郑家驿一带。

向益阳发动进攻的日寇约莫有2000余人。这路日寇一路横扫了守军的据点,于4月14日迫近益阳城郊。据守在城郊的是第18师第54团6连。该连官兵在连长的率领下,依托原先修筑的工事,奋起阻击日寇。日寇接连发动了几次攻势,都无法突破守军的阵地,前进不得,遂改变进军方向,留下一部分兵力牵制6连,却将约莫1500人的主力部队转向攻击桃花仑。可是,日寇的企图同样遭到了失败。在那儿,遭到第54团另一部的顽强阻击,日寇又被击退。

接连打退了日寇的多次进攻后,第54团士气更加旺盛。为了坚决阻击日寇西进,团长李维勋立即调整部署,以有力一部占领养朋山、猴子山、南竹山地区,挡住了日寇的去路。4月15日,第54团主力在团长李维勋的率领下,向进抵大花冲、贾家冲的日寇发起攻击,迫使日寇退守谢琳港。

不过,在益阳方向,日寇终于突破了第54团6连的防守阵地,攻占了益阳县城。这样一来,李维勋不得不将部队向桃花江一线后撤,准备在那儿阻击敌人。

守备桃花镇的是第54团主力。益阳失守后,团长李维勋率领人马一进入该镇,立即查勘地形,准备部署并阻截敌人的阵地。他发现,作为沅江的一支,桃花江在崖下拐了一个大弯,水面开阔湍急,崖高数丈,难以攀登。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李维勋深知,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很好的防御阵地,遂将兵力收拢在桃花镇背后的高崖一线,准备利用那儿险峻的地形条件阻击日寇的疯狂进攻。为了充分利用好这里的地形,他在崖畔上的古塔顶上布置了一个观察哨,用于观察敌情;以古塔为中心,布置了三道扇形防线,均配备有重机枪火力。

为了便于各种武器发挥应有的作战效能,并便于官兵观察敌情,李维勋选择好了逐次阻击日寇的阵地后,立即命令人马改善地形环境。在预备修筑的第一道防线前面,是一大片住房,居住了大量的农民。这些民房不仅阻碍了官兵们瞭望敌情,实施作战行动,而且,日寇进来后,可利用房屋作掩护,与中国军队对抗,为此,必须把它辟成开阔地,以有利于该部的作战行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李维勋发动官兵动员农民全部迁走,拆毁了农民原有的房屋,完成了地形的改造任务。当日寇呈攻击队形前进,向第54团第一道防线发起进攻时,一进入开阔地即遭到我军官兵各种火力的猛烈打击,死伤无数。

日酋遂恼羞成怒,先用炮火猛烈地轰击阵地,然后指挥人马发起连续冲锋。在严重伤亡代价下,日寇最终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进入第二道防线面前。

第二道防线是桃江镇的老百姓帮助第54团官兵修筑的,有些地段的工事全部用青石筑成,有的地段则是用江边的鹅卵石黏合三合土垒砌起来的,坚固无比。

日寇刚进入第二道防线,54团官兵再一次大显神威,将各种火力猛烈打向这些残暴的侵略者,迫使倭寇遗尸无数。倭寇手里的轻重机枪都不能让工事有丝毫损伤,只好祭出了最后的武器,调来大炮对准这道工事实施猛烈的轰击,终于轰开了一道口子。随即,日寇蜂拥着冲向这道打开的缺口。第54团官兵依托残破的工事,仍然给予日寇很大的杀伤,随后才撤退到最后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是第54团必须坚守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构筑这道防线,李维勋花费了不少心思,几乎把他学到的构筑明碉暗堡的方法以及在战斗中熏陶出来的精明本领全部运用出来了。在山顶上,部署了一挺重机枪,利用地形的掩护,可以居高临下,横扫进入阵地面前的日寇。自山顶往下,直到崖边,各依地势,修筑了几座碉堡,然后在各碉堡之间,修筑了一些暗堡,它们的火力交叉起来,可以覆盖整个阵地;它们的位置又非常巧妙,日寇即使用大炮轰击,也难以准确命中目标;出动步兵炸碉堡,只要日寇一露头,就会遭到火力的致命打击。

日寇一冲到崖边,从明碉暗堡里吐射出来的火力就好像一张巨网一样从各个方向朝他们挤压过来,刹那间,一大片日寇倒地身亡。日寇指挥官勃然大怒,立即命令部下用钢炮猛轰中国守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可是,日寇接连发射了三枚炮弹,不是哑弹,就是偏离了方向,中国守军的任何一个火力点都毫发无伤。这样一来,日酋无计可施,只有放弃了从正面进攻第54团防线的企图,组织两支突击队,从侧翼迂回攻击古塔下面的最后一道阵地。

这次,因为另一股日寇,也就是日寇第64师团下辖之一部2000余人的队伍向回龙埔、大成桥、煤炭坝发起攻击,遭到第18师第52团1营的阻击后,不得不于4月19日派遣800余人南渡资水进攻桃花江,以便迂回桃花江西北之舒塘。这一下,这股日寇一下子攻击到桃花镇守军之左侧背,并与正在进攻第54团最后一道阵地的日寇形成了合围。

在两股日寇的合力夹攻下,54团主力坚守不住,不得不遵照团长李维勋的命令,放弃了最后一道防线。

不过,第54团主力在撤退时,担任掩护的一个连队在古塔之下一直坚守到最后。他们在与日寇交战中,牺牲了一大半,剩下的官兵皆跳崖投江,只有少数被当地农民救得性命,其余皆葬身江中,很多连尸首都没有找到。

第54团和第52团在与日寇的首轮交锋中,虽说大量杀伤了日寇,并且阻击了日寇的攻击势头,却接连丢掉了很多要点。因而,在师长覃道善看来,第18师并未建立任何功勋。此人精通兵法,打仗极有路数,深知日寇在接连攻下了几座城池后,气焰一定会更加嚣张,自以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绝不会防备中国军队会立即反戈,展开反攻的。覃道善决定趁此机会,迅速收拢部队,向桃花江、大成桥的日寇发起反击,一举歼灭这一带的日寇,收复失地。

覃道善部署严密,第18师攻击力度强劲,一出手,攻势就十分凶猛。

这下,果如覃道善预料的一样,日寇猝不及防,瞬间就被打懵了头,人马死伤无数,一片惊慌失措的样子。不过,日寇毕竟训练有素,很快就反应过来。日酋立即收拢人马,向中国军队展开反击。

这是一场强强对抗的战斗,比拼的不仅是双方的军事素质,更是双方战斗意志。哪一方能够坚持下去,哪一方就能够赢得胜利。覃道善深知这个道理,因而,即使部队从早晨一直打到落日时分,双方的人马损失都很惨重,他仍然没有停歇下来的念头,不停地激励士气,适时调整兵力的攻击方向,以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继续与日寇战斗下去。日寇终于顶不住了,再不敢恋战。日酋遂趁着夜幕降临之际,躲开大道,选择村庄山路向益阳方向撤退。这时候,覃道善迅速调整部署,命令各团向日寇展开追击。该师各团一鼓作气,在收复了既定的桃江镇、大成桥2个目标后,又攻下了回龙铺、么店子等地,然后乘胜追击,一直逼近宁乡西郊和益阳南郊。至此,第18师参加的首波战斗宣告结束。

4月24日,在确定这一线的日寇无所作为后,何应钦电令第18军将防务交给王敬久兵团接替,全军迅疾向沅陵、辰溪集结,听候授予任务。打从这一刻起,军长胡琏就意识到第18军正式投入到湘西会战的时刻来临了。为了再展雄威,胡琏经过紧急动员后,立即编列行军队形,以第11师为先头部队,第118师居中,第18师殿后,率部以每日40公里的速度向指定地点进发。

这时候,整个湘西会战的战场上,换上美械装备的国军展现了和以往不同的战斗力。他们节节抵抗,不但使日寇前进速度缓慢,而且遭受到空前未有的伤亡。鉴于作战不利,日寇第20军在5月3日便已决定向后转移,暂时避免和中国军队决战,将主力向山门口、洞口、花园市一带后撤。

但此时中国军队已布好天罗地网,岂有让日寇顺利后撤之理?就在日寇的后撤过程中,他们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分割围歼。5月4日,何应钦下达转移攻势的命令。5月6日,军事委员会也先后两次致电何应钦,指示他:“如敌崩溃,务速穷追,以衡阳为目标,奠定全面反攻之基础。”

各部奉命后,随即积极转移攻势。8日,王耀武根据日寇已从湘西撤退、驻常德的第18军已到达战场等情况,下令第4方面军进行全面反攻。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与第4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原定的作战计划是:待日寇攻势顿挫时,将未经战斗的新锐第18军使用于雪峰山正面阵地,居高临下向敌转移攻势,予以粉碎性打击,一举解决整个战局。

第4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及其他一些高级幕僚人员则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们指出:“日军主力部队在雪峰山正面,企图直驱芷江,而其两翼则是助攻掩护部队,兵力较为薄弱。中国军队如由正面阵地出击,适攫其锋、针锋相对,日军正面主力部队攻势受挫,虽有损失,但仍保持强大兵力,难保必胜。不如向敌侧面薄弱部分出击,较有把握。”

最后,这次战役的总指挥部接受了邱维达等人的建议,改变了原定计划,决定以第18军由溆浦、新化方面南下,向日寇右侧背之邵阳、隆回、洞口以北展开攻击,直取日寇后方要点,斩断前线日寇与邵阳的联系,形成包围态势。

当时,第18军先头部队第11师,已通过花桥、辰溪到达了安江附近,因计划有变,该师立即掉头向溆浦前进;第118师则向溆浦以东前进;第18师向新化前进,协同第73军进击围攻新化之敌。

为了协调战场各部的行动,王耀武派遣邱维达进驻溆浦,与第18军密切联系。

王耀武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邱维达跟第18军军长胡琏是黄埔4期同学,关系非同一般。尽管自抗战以来,邱维达与胡琏各属于不同的系统,并没有产生交集,但私下的交情从未中断。这一次,邱维达进驻溆浦,其实就是为了与胡琏取得联系,协调第18军与其他各军的作战行动。

5月13日,胡琏随前卫部队到达淑浦第100军军部时,见到了他的黄埔同学,参谋长邱维达将军。老同学在战场上相逢,分外亲热。胡琏对湘西情况比较陌生,寒暄几句后,马上向邱维达参谋长了解战场情况,以及这次会战的计划,敌我双方各部队的位置和态势。

详细介绍完情况后,邱维达要为老友设宴洗尘。胡军长婉言谢绝,说道:“兵贵神速,不敢久留,等打败了日本鬼子,咱们长沙再见,再叙友情!”

事实上,第18军正式投入雪峰山会战的战斗仍然是由第18师首先开打的。

5月6日,第4方面军将第18师拨归第73军军长韩浚指挥,给该部的任务是全力击灭当面之敌,并遏止日寇第47师团西进支援。

5月8日,第73军(含第18师)配合第4方面军全面转移攻势,空军第5大队以P-51全力协攻。在中国军队的强大攻击面前,节节后退的日寇为了改善战场态势,准备出动一个加强大队约莫1000余人的队伍向中国军队展开反击,他们还未发起进攻,即先后遭到攻击凌厉的中国军队之杨明支队与第18师的猛烈攻击,反击试图宣告失败。此时,日寇第20军已决定以第47师团攻击前进,救出被围的第116师团。但第73军采取三路推进、灵活运用钻隙迂回的战术,将日寇第47师团分割包围。随即,为了歼灭这支日寇,军长韩浚决定调整部署,以第15师及第77师两路并进,正面进攻该敌;第18师与杨明支队则实施侧翼迂回,包围敌人。

5月11日拂晓,第73军各部(含18师)调整部署后,立即向被围的日寇发起攻击。日寇第131联队两面受敌,挡不住国军的奋力冲杀,在混战中节节败退。5月13日,这支日寇撤至株木山主阵地后,凭借有利地形向中国军队发起了反击。日寇的反击方向选定在第15师的正面。该师官兵奋勇拼杀,打退了敌人。随后,该师第45团强攻株木山,迫使日寇不得不再度向后败退。第73军其他各部抓紧时机奋力冲突,大胆钻隙,第18师则运动到日寇后方,与第73军其他各师一道,对日寇再度形成包围态势。韩浚军长意识到日寇崩溃在即,立即电令所部全面发起攻击,围歼该敌。日寇在国军奋勇冲杀下纷纷溃退,各大队残部丧失斗志,一击即退。此时日军第131联队已被冲散,师团主力尚能维持联络,但已无心接回前线部队。5月20日,国军对重广支队残部实行最后一次包围。日寇拼死突围,意图向师团靠拢,而第47师团主力则已撤回原位。第131联队因无支持,所以全面溃败,各单位自行逃出,失去控制。第73军在重广支队瓦解后仍放胆猛烈追击该支队残部。5月29日,这支日寇残部终于与第47师团靠拢,杨明支队在恢复原有态势后不得不停止追击,与敌对峙。此役,在第73军前所未有的积极攻势下,不但重广支队被击退,日寇第47师团主力也因侧翼时常被威胁而不敢妄动,终而导致全军撤退,遗弃重广支队任国军宰割。

介绍了第18师在第73军系列里的整体作战情况后,回头说一说该师第54团前卫营在半山镇的作战情况,以便读者能对该师在对日作战的最后一战中是如何精心部署的展开准确的判断,了解该师的作战精神与意志。

5月6日,第18师进入新化后,以第54团为先头部队,向半山镇急进。该团一抵达半山镇,立即指派人员四处侦察敌情,大部队则埋锅造饭,准备吃晚饭后好好休整一下。这时,突然接到敌情报告,说是敌大部队正在向石碴排前进。师长覃道善得知消息,立即命令第54团团长李维勋率部前去堵击敌人。

经过紧急动员,当天下午2时左右,李维勋以万程营为前卫,率领全团官兵,向石碴排进发。

石碴排地形险要,南北两面均为大山峻岭,两山中间约有半公里宽的农田和小高地,并有乡村大道直贯东西,是敌人西进的必经之路。黄昏时分,前卫营的先头部队尖兵连与敌人遭遇上了,营长万程立即将部队全部展开,趁敌尚未反应过来,就夺占了石碴排附近的几个小高地,占据了主动地位。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因为敌情不甚明朗,部队连续行军,又与敌人短促接火,已显疲劳,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战斗,必须对部队稍加整顿,并调整部署。在征得团长李维勋的同意后,前卫营长万程命令人马就地构筑工事,准备拂晓向敌人展开攻击。可是,到了午夜,日寇竟然率先动手,向该营阵地发动了进攻。该营一时来不及反应,被日寇攻入阵地。万程随即率领官兵与日寇展开白刃战,经过激烈的搏杀,终于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紧接着,为了抢夺制高点,打开西犯通道,日寇接连向前卫营发动了多次进攻。前卫营凭借有利的地形,将敌人的进攻全部击退。战至拂晓时分,中国空军出动飞机前来助战,向日寇的队形投掷炸弹,迫使日寇不得不终止战斗。

这不仅在第18师与日寇的作战行动中是第一次,甚至在整个第18军乃至全体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都是第一次。在以往的战斗中,都是日寇的飞机肆意横行,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狂轰滥炸,中国空军却无能为力;现在,完全颠倒过来了,轮到中国空军可以任意在日寇的阵地上狂轰滥炸,日寇失去空军掩护了。这是历史性的改变,似乎预示着由中国空军取得制空权的作战行动,是对日最后一战。

万程组织人马打扫战场,发现了日寇尸体23具,并俘虏了2名受伤的日寇士兵。这次夜间作战,前卫营阵亡排长1名,伤亡士兵30余人。审问俘虏得知,与前卫营作战的日寇有一个联队的兵力,后面还有日寇大部队。

敌情很严重。情况迅速汇报到上级以及上级的上级。中国空军立即出动更多的飞机对聚集的日寇进行轮番轰炸与扫射,并侦察日寇的进一步动向。

在确定了日寇的动向后,上级立刻部署人马围歼当面之敌,命令第54团前卫营继续坚守现有阵地,严防敌人向西逃窜。为了增强该营的作战能力,使其确保完成任务,团长李维勋给前卫营增配了一个步兵连,并调拨2门迫击炮归万程指挥使用。

接到命令后,万程立即重新调整部署,命令各连加紧增强工事,同时命令迫击炮进入阵地,向日寇的阵地实施猛烈轰击,以便扰乱日寇的攻击部署,打掉日寇的嚣张气焰。日寇挨打后,尽管对空中可能会出现中国飞机非常忌惮,不敢出动步兵对前卫营发动进攻,却还是不甘心屈服于中国军队的打击,随即使用平射炮向前卫营展开还击。这样一来,日寇炮兵阵地的位置便暴露出来了。前卫营正好可以向飞机指示准确的轰炸目标,炸毁了日寇的炮兵阵地。

黄昏后,因为中国空军停止活动,没有了来自空中的威胁,龟缩起来的日寇立即蠢蠢欲动,组织攻击队形,开始向前卫营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这时,万程已经调整好了部署,并且指挥部属加强了工事。他立即率领全营官兵依托阵地,阻击前来进攻的日寇。因为在前一天的战斗中已经取得了夜战经验,前卫营的官兵们可以凭借战火准确地捕捉到日寇的踪迹,判断日寇的攻击方向,一旦日寇发动攻击,就用猛烈的子弹、手榴弹乃至迫击炮弹迎击敌人,接连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可是,日寇深知在失去制空权的前提下,白天进攻的危险会更大一些,只有夜间展开进攻才是最安全的。因而,虽说每次进攻都被前卫营挡下来了,日寇却仍然不到黄河不死心,持续不断地拼凑力量,与中国军队一直纠缠到天明时分。这时,中国空军的飞机已经飞临阵地上空,日寇才不得不再度停止进攻。

经过一夜激战,前卫营的伤亡是前晚的一倍,二连连长彭绍生亦不幸阵亡。不过,他们给予日寇的杀伤更大。在阵地面前,日寇横尸遍野,不计其数。

这场仗打下来,前卫营与日寇相互对峙于约百米的平坦农田地区,彼此都不敢暴露目标。为此,白天除了零星的枪击炮战之外,几乎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

当天中午,团长打电话告诉万程:“我军歼敌部署已基本完成,今夜是关键的一夜,你今夜能将现阵地坚守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如有所失,你我都会受到军法制裁。”

万程坚决地回答:“请团长、师长放心,有我万洪昌在,阵地一定在!”

就是团长没有给他打电话,这天从早到晚,前面的枪炮声就一直没有停歇,而且非常激烈,万程就已经作出准确判断,知道这意味着友军正在围歼作困兽之斗的敌人;日寇绝不会束手待毙,一定会在今晚发动更加凶猛的攻击,以便从自己把守的阵地上打开一道缺口,突围出去,逃出生天,因而,考验前卫营的时候到了。为了打好这一仗,将日寇的攻击阻截下来,便于兄弟部队全歼这股穷凶极恶的敌人,一放下电话,他即刻召集全营主要军官进行战地鼓动,表示了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紧接着,他带领各连连长深入一线阵地,检查备战情况,激励官兵的斗志,为当晚应对日寇有可能发动的更大规模的攻击行动做充分的准备。

果然,黄昏后,敌人开始向前卫营发动进攻。作困兽之斗的日寇确实穷凶极恶,他们的攻击行动比前两晚更加猛烈,第一次攻击还没有停歇下来,第二次攻击就马上开始,如此这般不间断地冲击着前卫营的阵地。

前卫营即使做好了应有的准备,还是在日寇亡命的攻击下,阵地被一点一点突破,就是万程指挥所前面的主阵地,亦被日寇两次突入进去。万程立即抽调人员,在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后,终于歼灭了突入之敌,堵住了缺口。然而,前卫营伤亡确实太大,万程不得不把营部的10余名官兵全部组织起来,准备跟敌人做最后一搏。拂晓前,敌人第三次攻入前卫营指挥所主阵地。营长万程立刻率领营部官兵冲向敌人,与敌人展开肉搏,并命令附近部队赶来救援。经过激战,前卫营官兵将攻入阵地的日寇全部击毙。随即,官兵们以密集的手榴弹轰击日寇后续部队,迫使日寇的最后攻势遭到挫败,整个阵线遂稳定下来。

恰在这时,营长万程身负重伤,右脚踝骨被打碎,不能行动,但神志清醒。为了防止日寇再度发动攻击,身负重伤的他立即抽调部队加强主阵地,并命令重机枪、迫击炮轰击溃退之敌。

在战场上,奇谋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战果,迫击炮这么一轰,果然让日寇识得厉害,再不敢向此处展开攻击了,不得不调转方向,向东边退去。

万程得知情况,连忙报告给团长李维勋,请求团长部署人马展开追击。可是,第54团已经有一个营被师长覃道善抽调到围歼日寇的主战场上去,前卫营又被打残了,团长李维勋手里只有两个连的兵力,无法实施追击。

即便如此,前卫营在付出了阵亡2名连长、伤1名连长、阵亡3名排长、伤4名排长、阵亡100名士兵的惨痛代价后,击毙日寇100多人,坚守了半山镇阵地,给兄弟部队围歼日寇创造了条件,仍然功不可没。

第18师官兵与日寇鏖战不休的当口,第11师官兵正在师长杨伯涛的率领下,遵照命令,向日寇侧背猛进,执行截断其后方联络的任务。该师通过溆浦后,即以战备姿态向南搜索前进。其预定第一攻击目标,指向敌右翼兵团之交通要隘山门镇;第二攻击目标指向敌中央兵团之主要交通动脉——邵阳至洞口的公路。

当第11师先头部队抵达山门以北15公里处之马颈骨附近时,即遭遇日寇迎面阻击。杨伯涛即刻命令部队向日寇展开猛攻。就这样,第11师投入雪峰山会战的第一仗就在不期而遇的情况下打开了。

双方激战方酣之际,适逢日寇一个步兵联队(团)和一个辎重联队经山门向龙潭方向前线之敌增援补给。得到消息后,那个步兵联队的日寇随即转援马颈骨之敌。这时,杨伯涛亦得到消息,决定乘该敌展开运动之际,组织突击队迅速肃清当面之敌,然后将锋芒转向这个增援联队。突击队果然发挥了作用,很快就将当面之敌歼灭。随即,杨伯涛命令人马向增援之敌扑去。

这时,增援之敌尚未部署完毕,突然遭到第11师的袭击,伤亡很重,一度陷入混乱。惊魂稍定之后,该敌在日酋的指挥下,占据附近高地和村庄进行抵抗。当第11师官兵冲到日寇阵地跟前时,素以白刃战见长的日寇便端着闪亮的刺刀,咆哮着冲向第11师官兵。

第11师已经拥有美式近战武器,再也不愿与日寇拼刺刀了,使用冲锋枪于数步之内密集向日寇迎头扫射。日寇中弹纷纷倒地。此战,第11师终将该联队大部歼灭,缴获山炮2门、步枪多枝,生俘日寇60余名,胜利结束了这场战斗。

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闻报,大喜过望,立即电令军长胡琏以第11师与第118师两路并进,向山门攻击前进。为此,第11师来不及打扫战场,即于次日向山门展开进攻。

山门是雪峰山东侧的一个小集镇,从那里有一条长隘路曲折地通向山脊,是雪峰山东麓的门户。敌人占据这里,可以阻挡中国军队进出山地;中国军队如果攻占此地,则可以截断衡阳至芷江的公路交通,威胁敌之侧背。为此,无论对日寇来说,还是对中国军队来说,山门都是这次战役的一个必争之地。

接到王耀武与胡琏的命令后,第11师师长杨伯涛将攻打山门的任务交给了第32团,并命令副师长王元直率领该团即刻从马颈骨出发,向山门展开攻击。

5月9日清晨,第11师副师长王元直与第32团团长张涤瑕指挥该团官兵沿隘路向山门方向搜索前进。当天上午11时左右,前卫营行进到横断隘路的时候,被据守这一线小高地上的日寇警戒部队发觉。敌人立即向前卫营开枪射击。王元直随即命令一个连抢占南侧高地,以掩护团的侧翼,并指挥前卫营向当面之敌展开进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前卫营歼灭了据守此处的日寇,占领了小高地,不过,付出了10余人伤亡的代价,甚至连营长牛镇江亦身负重伤。

小高地被第32团占领后,日寇担心受到中国军队的攻击,被迫沿隘路向东撤退。王元直、张涤瑕岂容日寇逃脱?立即命令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等重型火器封锁隘路转弯处,一举击毙击伤日寇上百人,迫使日寇不敢从此处逃生,只有窜入一栋大而坚固的屋子内,依托门窗,向第32团发动进攻的官兵实施射击,试图以此固守待援,并且阻挡中国军队的前进。

如果不拔除这钉子,第11师主力开过来后,将无法前进。王元直、张涤瑕深知个中道理,决定等待黄昏时分,用火攻的办法消灭敌人,于是,他们命令人马收集引火之物,等待黄昏临近,立刻向敌人盘踞的屋子放起火来。刹那间,火势便成燎原之势。日寇见势不妙,蜂拥着冲出屋子,等待他们的却是密集的子弹与手榴弹。日寇倒下一大片后,终于有一部分侥幸逃脱。

当天夜晚,打了胜仗的第32团官兵在隘路上露营,王元直则与张涤瑕商议第二天的行动计划。二人认为,如果部队仍然沿隘路前进,一定会遭到日寇的逐次阻击,这样一来,部队必须一路清除阻截部队前进的敌人,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人员伤亡外,还需花费不少的时间,就是到了晚上,第32团也不一定能进入山门。为了尽快攻取山门,他们决定次日拂晓以一个连的兵力沿隘路前进,迷惑敌人,主力却取山间樵径,从隘路北侧翻越大山,出敌不意,袭占山门。

次日天一亮,第32团即按照王元直与张涤瑕的最新部署展开行动。

当那个吸引日寇注意力的连队继续从隘路往山门方向前进,遭到日寇阻截时,第32团主力部队却在王元直、张涤瑕的率领下,迅速按照预定计划向山门偷袭而去。他们行动诡秘,动作很快,中午稍过即抵达了雪峰山山麓,紧接着,乘敌不备,向山门迅疾奔袭。

据守山门的日寇其实并不多,他们受到突然袭击,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向山门以南高地溃散。第32团官兵随即跟踪追击,用冲锋枪和迫击炮猛烈打向敌人,毙伤日寇无数,俘虏日寇20余名,缴获轻武器20余件,战马300余匹。

该团主力的作战行动结束之际,从隘路前进的那个连亦抵达了山门。

第32团成功夺占山门后,因为部队前进速度很快,还没与师部架通电话,用无线电报也不能经常联系,王元直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率部乘胜向竹篙塘前进,遮断日寇的退路,等待师主力到达后,协同友军夹击敌人。

下午4时左右,当王元直率领工兵排随第32团主力超越前进的时候,突然遭到来自道路左侧的步枪和机枪扫射。工兵排即刻在原地抵抗,掩护团主力继续前进。战斗了10多分钟,听出对方的枪声不像日寇的三八大盖,看到对方的服装也不像日寇,经过喊话,才查明那是第31团的一个分队。

这场误会枪战还造成了另外一个后果,就是跟随在后面的后勤分队立刻向后方退却,误传第32团被日寇包围。

事实上,第32团继续向前行进的时候,前卫营确实遭到了敌人的包围。团长张涤瑕不得不从主力中抽出一部分人马前去援救,迫使日寇大部向东逃走,仅有约莫200余人的日寇被前卫营压迫于道路左侧的一个村庄里。该团主力赶到后,立即从东、北、西三面包围敌人,准备将其压迫至南侧的山麓消灭之。

恰在这时,与师部的电话联系架通了,副师长王元直与师长杨伯涛取得联系,两人均认为部队连续作战,已经很疲劳,不宜继续夜战。随即,杨伯涛将第31团沿山脊进到村庄南侧高地的一个营交给王元直指挥,嘱其先将敌人四面包围,等待拂晓再行围歼。这给了日寇逃生的机会,被包围的日寇竟然趁隙逃脱。

第11师收复山门镇后,日寇右翼侧背阵地开了一个大口子,后方交通有被完全截断的危险。为了迅速扭转这一不利状况,日酋立即从雪峰山的前线部队里抽集兵力反扑,企图夺回山门。

对敌情做出准确判断后,杨伯涛迅疾调整部署,指挥部队在山门北面高地占领侧面阵地,组织火网控制了东西隘口。结果,日寇一扑到第11师的阵地面前,根本摸不清该师主阵地所在,只有使用惯常的战法,向山门盲目射击一阵后,随即贸然向山门前进。敌人一进入第11师主阵地,杨伯涛一声令下,各个阵地上枪炮齐吼,各种火力宛如一张巨大的火网向敌人兜头罩了下去。日寇毫无还手之力,其先头部队几乎被全歼,后续部队只得翻山越岭,觅路逃窜。

与此同时,第18军旗下之另一路第118师在师长戴朴的率领下,也不甘示弱,一路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一举夺取了赛市、黄桥铺。

为彻底截断日寇后方交通,协同友军全歼日寇,第11师官兵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师长杨伯涛的率领下继续向南攻击前进,以实现第二个攻击目标,截断邵阳至洞口间公路。

这时候,日寇在雪峰山展开进攻的部队,由于形势不利,已开始向东后撤,部队猬集在洞口至邵阳公路两侧,占据了沿途的每一山头和村庄。

第11师向既定目标推进的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要遭到日寇的顽强抵抗。但此时的第11师已全换上了美械装备,火力较日寇已占有优势,加之中美混合团的空军积极协同作战(美军联络官司乐中校携带陆空联络电台,随杨伯涛身边行动,在战场呼叫飞机驾驶员,指示射击和轰炸目标),使敌遭受重创。而日寇则因失去了制空权其飞机只能在拂晓时分,以单机低空飞行,从杨伯涛师阵地上一掠而过,根本不起威胁作用。为此,日寇的抵抗对于第11师来说,已不是大问题了,该师仍能够掌握主动权,乘隙猛进,席卷敌阵。

事实上,第11师这次作战行动和过去相比确实大不相同。在此之前,只要在战场上同日寇交锋,该师就必须小心隐蔽行动企图,秘密窥伺日寇行动,以便在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消灭敌人,达成作战目的,如稍不小心,行动意图一被日寇发现,会立即招致日寇飞机大炮的猛烈轰击。这次,轮到第11师可以毫无顾忌地大踏步前进,并在发现日寇的行动方向与目标时,召唤炮火与飞机轰击日寇。

当杨伯涛带领师部指挥人员以及美军联络官司乐中校等人到前线侦察敌情和地形时,发现小河对岸大约700米处,也有刚刚到来的10多个日寇在那儿探头探脑,东张西望,似乎也在侦察情况。敌人一发现他们的踪迹,就立即钻入森林里隐蔽起来。杨伯涛等人目睹日寇的窘态,都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杨伯涛根据侦察获知的各种资讯,从容展开了进攻部署。

向占据石下江的日寇发动进攻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杨伯涛命令一个团的兵力向石下江镇展开攻击。

这里是湘黔公路的要点,一旦攻占该镇,就完全截断了日寇赖以补给运输的唯一交通线,并形成对围攻雪峰山的日军四面包围态势。为此,该团接受命令后,立即编组进攻队形,向日寇阵地发起进攻。日寇占领该镇的时间不长,还来不及修筑坚固的工事,在美械装备的攻击面前,阵地很快就被攻破。

这时,戴朴率领第118师在第11师的左翼攻击前进。当他们前进到荷香桥附近,正向邵阳前进途中,遭到了日寇极其顽强的阻击,进展特别艰难。军长胡琏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第18师师长覃道善就近抽调一部分人马,从侧面增援第118师,压制日寇的火力,为第118师顺利推进打开通道。

到了5月20日,第118师解除了前进道路的障碍之后,与友军暂编第6师齐头并进,迅速推进至石下江、横板桥一线,向退却的日寇展开了追击。21日,第4方面军指挥部下达了全线追击命令。第118师官兵凭借已取得的有利态势奋勇争先,实施追击部队,在和尚桥附近截击了正在渡河的日寇,缴获一批辎重;暂编第6师攻克土桥,与第11师取得联系。日寇赖以补给的交通线至此完全被截断,陷入了被国军四面包围的危险情况。但因与友军第74军联系不上,两军之间没有配合好,使得包围圈出现漏洞,致使日寇第116师团残部得以逃掉大半,是此次湘西会战美中不足之处。

主战场鏖战方酣之际,第3方面军之第94军,经过激烈战斗,击破占据武冈、新宁的日寇阵地,迫使当面日寇向东溃退。随即,第94军衔尾追击,封锁了南部战场。

据守在雪峰山东麓的第74军、第100军,不失时机地发动全线反攻。将士们不顾长期苦战的疲劳,奋勇前进,咬住敌人,毫不放松。陷入包围圈的日寇脖子上的绳索越拉越紧,濒临窒息。

根据整个战场的军事形势,杨伯涛判断,第11师占领石下江,卡住日寇咽喉,进攻日寇处在被全部包围的严峻关头,势必孤注一掷,竭尽其全力打开一条血路。为此,第11师必须为应付日寇突围的大战做好充分准备。反复权衡了敌我双方的军力对比与战役意图后,杨伯涛决定以师主力面对由雪峰山涌来的日寇,占领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加强封锁,迎击突围之敌;另以一个团的有力一部,占领石下江镇一座坚固建筑,卡住公路,断绝日寇逃窜的交通,成为阵地锁匙;该团主力以此为依托,占领公路两侧有利地形,迎击东窜之敌。

杨伯涛做出这样的部署,是渴望能协同各方面友军,全部歼灭被围日寇,以抒8年来国土遭到日寇铁蹄践踏、人民遭到日寇蹂躏的深仇大恨。

率领第11师正在秣马厉兵严阵以待最后决战之际,杨伯涛忽然接到军长胡琏传来上级命令:令杨伯涛将扼守石下江镇的一个团,全部撤离,该师集中全力向敌侧面攻击。

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放开了让日寇逃窜的口子。

乍一听到这个命令,杨伯涛惊呆了,随即大声嚷道:“军座,执行这样的命令,我的包围网就会开一个大口子,被围日军就会不顾一切地往外冲啊!”

“没有办法,这是上峰的命令。你执行命令吧。”胡琏军长说完,撂下话筒。

杨伯涛仰天一声叹息,不得不执行命令。日寇一见有路可逃,就不顾一切蜂拥逃窜。杨伯涛虽督率第11师向敌侧击,只可惜口子一开,他斩获不多。

6月2日至3日,第63师第189团连克岩口铺、长福铺;第118师第353团连克清江庙、杨柳林;第77师第231团连克新田铺、温泉山。至6月7日,日寇残部在第20军新调来的近10个大队的部队掩护下,逐渐退至宝庆地区。第4方面军收复了所有在此次战役中失去的阵地,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这次战役,日寇虽是强弩之末,却依然率先发动了攻势,在中国军队的坚决反击面前,攻击受挫,势穷力竭,陷于重围。中国军队本来可全歼日寇,取得更大胜利,不料上级命令开放口子,致使大部分日寇逃脱。大胜之局,功亏一篑。杨伯涛作为这道命令的执行者,不能不深感惋惜,一生都对此耿耿于怀。

杨伯涛事后了解到:因重庆此时正召开国民党六中全会,全体与会人员对湘西战事十分关注。尤其当第11师攻克山门时,战场形势顿呈有利态势,在安江指挥所的总司令何应钦及王耀武等高级官员、美军高级官员,额手相庆!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将军,立即打开香槟酒,举杯连连互庆胜利!重庆方面更为兴奋,立即发动各界组织慰劳团,携带慰劳品来到芷江犒军。在这种形势气氛下,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不愿战事拖延,影响六中全会情绪,踌躇再三,才决定开放石下江锁匙,给日寇一条生路,从而提早结束了历时两月之久的湘西会战。

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杨伯涛又能怎么样呢?他无力回天,只能抱憾。

何应钦的计策虽妙,自然会遭到老对头陈诚痛骂:“政治算盘真是打绝了。”众将也气得破口大骂:“不是我们不小心,而是何应钦太愚蠢。”

被围住的日寇全跑掉了,在重庆的“六大”代表们并不知情,他们只知道雪峰山会战胜利,把鬼子打跑了,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何应钦也因此人气井喷,在“六大”会议上得票率飙升。

历时两个月的湘西会战,中国军队以伤亡19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敌人近3万人,俘敌200余人,缴获大小火炮24门、步枪1300余支、机枪100余挺、战马300余匹、其他战利品20余吨,粉碎了日寇攻占芷江的企图。

第18军在此次湘西会战中表现不俗,尤其以第11师最为出色,以伤亡400余人的微小代价,打得日寇抱头鼠窜,迫使日寇从此对国军闻之色变,和抗战初期日寇以优势装备屠戮中国军队相比,情况根本是颠倒的,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张 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