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鱼出血病
1.病原
这种病的病原体是水生呼肠孤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直径70~80纳米,20面体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
2.症状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体色暗黑,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缥、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丝。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
(1)流行地区:1970年首次发现,此后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
(2)危害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近年来由于各地忽视了免疫工作,草鱼病毒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
(3)发病水温: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当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生。
(4)流行季节:6~9月。
3.防治方法
(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
(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
(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
(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壁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00克打成浆,拌入3千克米糠,连喂5天。
(6)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
(二)小瓜虫病
1.病原
小瓜虫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胞囊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胞囊落人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
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2.症状
小瓜虫病症状:病鱼体表和鳃瓣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叫白点病。体表头部、躯干和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在一起,似有一层薄膜,小瓜虫病有明显的发病季节,春、秋季南方初冬季均是流行季节。成熟的小瓜虫脱离鱼体后,身体分泌透明而又有弹性的胞囊,沉入水底或附着于水草及植物碎屑上,然后开始分裂。经9~10次分裂后,形成300~100O个幼虫。
幼虫在15~20℃时,经24小时左右,脱离胞囊,在水中游泳,并侵袭宿主。故小瓜虫是以胞囊形式繁殖和传播子代的。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容易发生。无宿主特异性,任何鱼类都可被侵袭、发病。
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易流行,是危害最严重的疾病,苗种期间感染率极高,尤其在鱼种下池初期体质未恢复或因管理不当鱼体质较差时感染率极高。如环境条件适于此病,几天内可使鱼全死亡。
3.防治方法
发病鱼塘,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溶液,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2克化水全池泼洒,每隔3天泼洒一次,连泼3次。
(三)打印病
1.病原
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A.Punctata subsp. punctata),
主要特性如下: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6~0.7×0.7~1.7微米、中轴直形,两侧弧形,两端圆形,多数两个相连,少数单个,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孢。
琼脂平板上菌落圆形,直径1.5毫米左右,48小时增至3~4毫米,微凸,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半透明、灰白色。适宜温度28℃左右,65℃半小时致死,pH值3~11中均能生长。
2.症状
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其次是腹部两侧,少数发生在鱼体前部,这与背鳍以后的躯干部分易于受伤有关。患病部位先是出现圆形、椭圆形的红斑,好似在鱼体表加盖红色印章,故叫打印病;随后病灶中间的鳞片脱落,坏死的表皮腐烂,露出白色真皮;病灶内周缘部位的鳞片埋入已坏死表皮内,外周缘鳞片疏松,皮肤充血发炎,形成鲜明的轮廓,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的直径逐渐扩大和深度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或内脏,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终因衰竭而死。
根据病鱼特定部位出现的特殊病灶诊断,注意与疖疮病区别。鱼种及成鱼患打印病时通常仅一个病灶,其他部位的外表未见异常,鳞片不脱落。患病鱼的种类限于链、鲛、草鱼等。
3.防治方法
注意池水洁净,避免寄生虫的侵袭,谨慎操作勿使鱼体受伤,均可减少此病发生。用下列药物和方法治疗都有满意的效果。
(1)外用药同细菌性烂鳃病的1~5、8。
(2)注射金霉素,每千克鱼体重5000单位。
(3)四环素软膏涂抹患处。
(四)细菌性烂鳃病
1.病原
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鱼病,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弯曲,有时弯成圆形、半圆形、“V”形、“Y”形。较短的菌体通常是直的。菌体长短很不一致,大多长2~24微米,个别长37微米,宽0.8微米。菌体无鞭毛,通常作滑行运动或摇晃颤动。
2.症状
病鱼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细菌以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另外有人观察到鳃组织病理变化经过炎性水肿、细胞增生和坏死三个过程,并且分为慢性和急性两个类型。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
细菌性烂鳃病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1~2龄草鱼发病多在4~5月。
3.防治方法
第一种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用漂白粉在食场挂篓。在草架的每边挂密篓3~6只,将竹篓口露出水面约3厘米,篓装人100克漂白粉。第2天换药以前,将篓内的漂白粉渣洗净。连续挂3天。
(3)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拌饲料投喂,一天1次,连喂3~6天。
第二种
(1)用二氧化氯全塘消毒,200~250克/(亩·米)。
(2)混饲鱼每千克体重拌饵投喂10~15毫克氟苯尼考(按5%投饵量计,每千克饲料用氟苯尼考0.2~0.3克),一日1次,连用3~5日。
职业能力测试
1.引起鱼类疾病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鱼病诊断的流程和方法。
3.论述预防鱼类疾病的方法。
4.如何保证养殖池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5.草鱼出血病该如何治理?
(作者: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