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玉米螟
1.发生及为害情况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国内分布的玉米螟有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和欧洲玉米螟0.Nubilalis(Hubner),均属鳞翅目,螟蛾科。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欧洲玉米螟仅分布在西北等地区。一般发生年春玉米受害株率达30%,减产约10%;夏玉米受害较重,被害株率可达90%,减产达30%。
玉米螟为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高粱、粟等禾本科旱粮作物。主要以幼虫钻蛀寄主植物的心叶丛、茎秆及果实。玉米心叶期,初孵幼虫啃食叶肉,留下表皮俗称“花叶”;后钻蛀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整齐的横排圆孔,俗称“排孔”;4龄以后蛀食茎秆。玉米抽雄期,幼虫先取食雄穗,抽雄后转移钻蛀雄穗柄,雄穗枯死或折断;玉米抽丝期,幼虫取食雌穗的花丝、穗轴。大龄幼虫向下转移蛀入穗柄和茎节,也可蛀入雌穗取食籽粒。高粱受害情况与玉米相似。为害谷子则从茎基部蛀入,造成苗期枯心,穗期折茎。
2.形态识别(见图4-2-5)
(1)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4mm,翅展20~26mm。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内、外横线间有两个褐色斑,外横线与外缘线之间有1褐色带;后翅灰黄色,中央和近外缘处各有1褐色带。雌蛾翅颜色比雄蛾淡,前翅内、外横线及斑纹为淡褐色,后翅灰白色。雄蛾翅缰1根,雌蛾翅缰2根。
(2)卵。椭圆形,稍扁,长约1mm。卵粒初产时为乳白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孵化前端部附近出现小黑点(幼虫头部)。如果被赤眼蜂寄生则整个卵粒漆黑色。
(3)幼虫。淡灰褐色或淡红褐色,体长20~30mm。有纵线3条,其中背线明显,暗褐色,中后胸有毛片4个,腹部第1~8节每节6个,前排4个较大,后排两个较小。趾钩三序缺环。
(4)蛹。体长15~19mm,黄褐色,腹背密布横皱纹。腹部末端臀棘黑褐色,顶端有5~8根钩刺,并有丝缠连。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因纬度、海拔不同,玉米螟每年发生1~6代,在川渝两地一年发生2~4代,四川盆地西部高山区一年2代,川西北3代,川中、川东南4代。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等寄主植物的茎秆、穗轴和根茬中越冬。
成虫白天多潜伏在茂密的作物间或杂草丛中,夜间活动,多在玉米叶片背面中脉附近产卵。卵块呈鱼鳞状排列。成虫喜欢在玉米,其次是高粱上产卵,在玉米田,多选择生长茂密、叶色浓绿的植株上产卵,在中、下部叶片产卵最多。初孵幼虫爬行敏捷,在分散爬行过程中常吐丝下垂,随风飘到邻近植株上取食。在玉米心叶期、抽雄初盛期和雌穗抽丝初期群集为害,4龄以前多选择含糖量较高、湿度大的心叶丛、雄穗苞、雌穗的花丝基部、叶腋等处取食,4龄以后钻蛀取食。幼虫多数分5龄,老熟后大多在玉米茎秆内,少数在穗轴、苞叶和叶鞘内化蛹。
(2)发生条件。
温度除影响发生世代数和发生期外,也影响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秆内的发生量。在25℃~30℃范围内,旬平均相对湿度60%以上,越冬幼虫基数大时,可能大发生。越冬幼虫化蛹前需从潮湿的秸秆等处获得水分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在成虫交尾产卵和幼虫孵化阶段都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在此期间,如雨量充沛、均匀,相对湿度高,温暖,则适于玉米螟的发生;反之,少雨干燥、湿度过低、气温偏高,对成虫交尾、产卵不利,产卵量减少,孵化率低,初孵幼虫死亡率高。但雨量过多,遇到连续大雨或暴雨,由于不利于成虫交尾产卵、卵孵化和初孵幼虫的存活,对玉米螟发生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耕作制度方面,在春夏玉米混种地区,比单作玉米地区发生重。改春播为夏播玉米地区,第一代玉米螟食料不足,缺乏繁殖场所,压低了虫源基数,第二、三代发生量减少。在玉米面积缩小和新种植玉米的地区,常会导致玉米螟集中而加重为害。另外,玉米螟的天敌有70多种,其中以卵寄生蜂和白僵菌的控制作用大。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选用高产优质抗(耐)虫品种;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玉米螟的越冬场所,清除田间秸秆、根茬并集中烧毁。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区,一般在每年的4月底,将玉米、高粱的根茬和玉米穗轴处理完毕,以期将玉米螟幼虫消灭在化蛹之前,降低其虫口密度。适期播种,玉米螟幼虫的成活率与玉米生育阶段有密切关系;在心叶期,玉米苗越幼小,初孵幼虫侵入后的成活率越低。适当推迟播种期,可减少第一代发生数量,从而减轻第二代的为害。
(2)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等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卵孵化始期、初盛期、和盛期进行3次放蜂,设放蜂点5~10个/亩,利用赤眼蜂蜂卡放蜂1~2(万头/亩),蜂卡经变温锻炼后,夹在玉米植株下部第5或第6叶的叶腑处;在玉米心叶中期每株使用2g孢子含量为50~100(亿/克)的白僵菌粉,按1:10的比例制成的颗粒剂。
(3)药剂防治。在玉米心叶期使用颗粒剂是控制玉米螟为害的有效方法。玉米心叶末期,“花叶”和“排孔”合计株率达到10%时,要及时进行集中防治。可选用0.5%辛硫磷颗粒剂,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溴氰菊酯,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等化学杀虫剂自制颗粒剂防治。
玉米穗期防治:①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这些药液均按每株10mL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②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为害花丝时,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熏杀幼虫。
七、黏虫
1.发生及为害情况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五彩虫、麦蚕等,是世界著名的禾谷类作物的暴食性、多食性、迁飞性、食叶性害虫。国内除新疆未见报道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麦、稻、粟、玉米等禾谷类粮食作物及棉花、豆类蔬菜等多种农作物。2012年,全国黏虫发生面积近5000万亩,为害程度是近十年最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黏虫以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沿叶缘取食形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以上。大发生时,可将植株叶片吃光。玉米黏虫是一种“暴发性”害虫,虫害严重时会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2.形态识别(见图4-2-6)
(1)成虫。体长17~20mm,翅展35~45mm,淡灰褐色。前翅中央近前缘处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侧圆斑下方有1个小白点,小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顶角有1条伸向后缘的黑色斜纹。雄蛾腹部较细,用手指轻捏腹部,腹端可伸出1对长鳞片状抱握器;雌蛾腹部较粗,手捏时伸出管状产卵器。
(2)卵。馒头形,稍带光泽,直径约0.5mm,表面有六角形的网状纹,初产时为白色,渐变为黄色至褐色,孵化时变成黑色。
(3)幼虫。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体长约38mm。头部黄褐色,沿蜕裂线有棕黑色“八”字纹。背中线白色较细,两侧有细黑线;亚背线红褐色,其上下有灰白色细线;气门黑色,气门线黄色,其上下有白色带纹。腹足基部外侧有黑褐色斑,趾钩单序中带。
(4)蛹。体长20mm,红褐色,有光泽。腹部背面第5~7节近前缘有马蹄形刻纹。尾刺3对,中间的1对大而直,两侧的细小而弯曲。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黏虫在我国各地发生的世代数因纬度而异,1年发生1~8代,在川渝两地1年发生5~6代。黏虫属迁飞性害虫,其越冬分界线在北纬33°一带,在北纬330以北地区任何虫态均不能越冬;在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区,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等处越冬;在广东、福建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
黏虫无滞育特性,在我国东部的1月8℃等温线以南地区,黏虫可终年繁殖为害;4℃~8℃等温线之间,黏虫冬季虽能取食,但数量少;0℃~4℃等温线之间,以蛹和幼虫越冬;0℃等温线以北的地区,越冬代成虫是从南方远距离随气流迁飞来的,目前已掌握了其迁飞规律,在我国每年有4次较大规模的迁飞。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弱。有傍晚日落后、半夜前后和黎明前3个活动高峰,与成虫取食、交尾、产卵和寻找栖息场所等活动有关。对糖、醋、酒混合液及甘薯、酒糟、粉浆等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发酵液有趋性。
卵馒头形,单层排列成行,形成卵块,每块20~40粒卵,每雌可产1000~2000粒卵。在小麦田,卵多产在植株中、下部枯黄叶片的尖端、叶背或叶鞘内,以及稻桩叶鞘的内侧。在稻田,枯黄叶尖产卵最多,但也有产在叶鞘内侧的。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多潜伏在寄主的心叶、叶鞘、叶腋内,有吐丝下垂习性。3龄后有假死性,多在夜间取食,气温高时,潜伏在作物根际土块下。1~2龄幼虫啃食叶肉形成透明条纹斑;3龄后沿叶缘取食形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90%以上。大发生时,可将植株叶片吃光。在食料缺乏时,大龄幼虫可成群向田外转移,故有“行军虫”之称。幼虫老熟后,在植株附近表土下3cm处筑土室化蛹,在水田多在稻桩中化蛹。
(2)发生条件。
黏虫发生量受虫源基数、气候条件、蜜源植物和天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同一年份、不同地块的受害程度,取决于农田小气候状况。
黏虫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9℃~22℃,相对湿度70%以上。温度低于15℃或高于25℃,相对湿度低于65%,对成虫产卵、幼虫孵化不利。在黏虫越冬地,日平均气温上升至5℃时,成虫开始出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以上时,成虫进入盛发期。成虫产卵和幼虫孵化期,气温比常年偏高,阴雨天多,有利于黏虫的发生。低温且降雨量大或长期干旱,都会导致产卵量减少和幼虫死亡率增加。临近江河、湖泊,地势低洼、田间湿度大的地块受害重。密植和肥力灌溉条件好的小麦田,田间小气候有利于黏虫的生长发育,受害重。
黏虫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在自然界中,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情况和蜜源的多少,对黏虫发生的轻重,有较大影响。黏虫的天敌较多,有蛙类、蚂蚁、步行虫、蜘蛛、草蛉、黏虫绒茧蜂,黏虫确须寄生蝇、索线虫及黏虫白星蜂姬等。
4.防治技术
黏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各发生区又互为虫源地,必须注意和了解异地虫源和本地虫源的动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诱蛾器诱集成虫和利用谷草把诱集成虫产卵,根据诱集成虫和卵块的数量预测发生量。如果田间幼虫数量较多,要采取果断措施将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
虫源数量是黏虫能否大发生的主要依据,预测的方法:①利用黏虫诱蛾器诱集成虫,3d累计成虫300头以上可能大发生。配方是白酒:水:红糖:醋为1:2:3:4(每份为125g),加12.5g的敌百虫晶体。每块地设两盆,3d后加半量,每隔5d换一次,检查诱集到的成虫数量。②利用谷草把诱卵,三根谷草为一把,每块地20把,每3d更换一次,检查卵块及卵粒数。
(1)农业防治。如果第一代幼虫发生量较大,第二、三代黏虫发生区,结合夏收夏种及时耕耙及中耕除草,清除草害,减少黏虫食源,同时将部分幼虫翻入土中,不利于幼虫的化蛹和消灭一部分蛹。
(2)人工防治。①人工采卵、捕杀幼虫,能在短期内压低虫口密度;还可利用草把诱卵,在成虫产卵盛期前,选叶片完好的稻草、高粱干叶、玉米干叶10~20根扎成小把插在田中,500~800个/公顷,每隔3d更换1次,可将黏虫密度压低50%左右。②糖饵诱杀,成虫盛发期进行诱杀,配方I为糖醋酒诱杀剂,即白酒:水:红糖:醋为1:2:3:4(每份为125g),加12.5g的敌百虫晶体);配方II为酒糟诱杀剂(酒糟1份,醋2份,水8份,另加上述总量0.1%的敌百虫),每亩放置1~5个诱杀盆。
(3)化学防治。当100株玉米虫量达25头以上时,达到化学防治指标。选用2.5%敌百虫粉1.5~2.5kg/666.7平方米喷粉;也可选用40%乐果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40~60mL/666.7平方米,还可选用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0.1kg/666.7平方米,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40mL/666.7平方米,以及25%灭幼脲悬浮剂30~40mL/666.7平方米等,加水75kg常规喷雾。
八、玉米蚜
1.发生及为害情况
在我国为害玉米的蚜虫有玉米蚜(又名玉米缢管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谷缢管蚜、高粱蚜等,均属同翅目,蚜科。但以玉米蚜为害最重,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之一。
玉米蚜主要为害玉米,也为害谷子、高粱等,以成若蚜刺吸植物汁液。苗期蚜虫多群集于心叶或叶鞘与节间为害,发生严重时,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穗期蚜虫刺吸玉米汁液,并产生大量蜜露,致使叶面生霉变黑,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2.形态识别
(1)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6~1.8mm,长卵形,头、胸部黑色发亮,复眼暗红褐色,腹部黄绿色或黑绿色。触角6节,长度为体长的1/2。腹部第2~4节有大型缘斑,第6、7节有背中横带,第8节有横带横贯全节。尾片两侧各着生刚毛两根。
(2)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8~2.2mm,长卵形,淡绿色或深绿色,第7腹节毛片黑色,第8腹节有背中横带与缘斑相接,体表有网纹。触角6节,约为体长1/3。喙短,不达中足基节。腹管长圆筒形,端部稍收缩。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
3.发生规律
玉米蚜在长江流域年生20多代,以成、若蚜在大麦心叶或以孤雌成、若蚜在禾本科植物上越冬。翌年3、4月间随气温上升开始活动为害,主要集中为害麦苗或杂草心叶。5月初小麦成熟,陆续产生大量有翅迁移蚜,迁往春、夏玉米为害,秋季再迁回越冬寄主。
在气候和营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玉米蚜的后代大多为无翅孤雌胎生蚜。当寄主衰老营养不足时,产生有翅蚜迁入麦田或附近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玉米蚜有栖息于心叶中为害的习性,随心叶的展开,陆续向新生叶片内集中繁殖为害。随着夏玉米雄穗逐渐抽出,大量成、若蚜群聚于雄穗苞内,成堆布满各分枝,称之为“黑穗”。严重时,自雌穗以上所有叶片、叶鞘及雌穗苞内、外遍布蚜虫,称为“黑株”。
高温干旱是玉米蚜大发生的重要气候条件。玉米蚜在7℃~28℃均能繁殖后代,适宜温度为22℃~24℃,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5%。玉米蚜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寄生蜂和草蛉等,如果天敌数量大,可有效地控制玉米蚜为害。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结合积肥,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虫源。玉米抽穗时,拔除中心芽株的雄穗,减少虫量。
(2)生物防治。利用瓢虫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3)药剂防治。①在玉米拔节期,可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每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g,拌细沙土20kg,将毒沙均匀撒于植株上。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kg,拌细沙土2~3kg,均匀灌入玉米心内,也可用辛硫磷颗粒剂灌心,均能有效地控制蚜虫并兼治玉米螟等害虫。
九、东亚飞蝗
1.发生及为害情况
我国飞蝗主要有3种: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m miratoria和西藏飞蝗L.m tibetensis,均属直翅目,蝗总科。其中以东亚飞蝗分布最广,为害最大。
东亚飞蝗主要为害小麦、玉米、高粱粟、水稻、稷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杂草,一般不为害双子叶植物。以成、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等,大发生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造成颗粒无收。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先后发生过800多次。
2.形态识别
(1)成虫。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雄成虫体长33~48mm,雌成虫体长39~52mm,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头顶圆颜面平直,触角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两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两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腿节内侧的基半部黑色,近端部有黑环,胫节红色。
(2)卵囊及卵。卵囊黄褐色,长筒形,长45~67mm,中间略弯,上部稍细。卵囊上端为海绵状胶质物,约为卵囊长度的1/5,下部含卵粒,卵粒间由胶质黏结,卵粒斜排成4行,呈有规则排列。卵粒长6.5mm,淡黄色,呈香蕉状。
(3)若虫。若虫称蝗蝻,共5龄。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mm,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4、5腹节,群居型体色为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3.发生规律
(1)生活史与习性。
该虫在我国一年发生1~4代,在重庆每年可发生2~3代。各地均以卵在4~6cm深的土壤中越冬。越冬卵在翌年天气转暖后陆续孵化,在植被稀疏、地形高起、向阳地带的蝗卵发育快,孵化也较早,蝗蝻经35~40d羽化为成虫。
在正常情况下,成虫羽化后平均7d左右即可交配,交配后4~7d即可在土下产卵,深度为4~6cm。卵产下时分泌黏液胶着卵粒形成卵块。每头雌虫一般可产卵囊4~5块,最多达12块,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一生所产卵粒总数平均为300~400粒。产卵时对地形、方位、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选择性,绝大多数产在较坚实的土内。
该虫自日出后30min即开始取食,16:00~17:00为取食高峰,日落后取食渐少。温度低于15℃或高于38℃时,取食显著下降或停止取食。其生长速度、成活率及生殖力因食物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取食红草、稗草、爬根草及高粱、小麦者最强。一般情况下,成虫期的食量约为蝻期的3~7倍。在饥饿或被迫情况下,也取食大豆、油菜向日葵、棉等。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均不取食。
群聚、扩散、迁移是东亚飞蝗适应环境的行为特性。飞蝗密度小时为散居型,密度大了以后,个体间相互接触,可逐渐聚集成群居型。群居型飞蝗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迁飞多发生在羽化后5~10d、性器官成熟之前。迁飞时可在空中持续1~3d。至于散居型飞蝗,当每平方米有虫多于10头时,有时也会出现迁飞现象。群居型飞蝗体内含脂肪量多、水分少,活动力强,但卵巢管数少,产卵量低。而散居型则相反。
(2)发生条件。
东亚飞蝗发育适温为28℃~34℃。喜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中的低矮芦苇、茅草或盐篙、莎草等植物上。遇干旱年份,这种荒地随水面缩小而增大时,有利于蝗虫生育,适宜蝗虫发生的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蝇、鸟类、蛙类等。
4.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注意兴修水利,疏通河道,排灌配套,做到旱涝保收;提倡垦荒种植,大搞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创造不利于蝗虫发生的生态条件,使蝗虫失去产卵的适生场所,做到从根本上控制蝗灾。
(2)药剂防治。防治适期在蝗蝻进入3龄盛期前,及时喷洒7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也可用45%马拉硫磷乳油进行地面超低容量喷雾,每亩用药75~100g,此外也可选用5%来福灵乳油或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剂,每亩用50g进行超低容量喷雾。
十、玉米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
任务实施
(1)结合教师讲解及对标本的仔细观察,识别玉米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病原物形态特征。
(2)选择病害发生较重的地块,调查病害发生的种类、为害情况及特点,形成调查报告。
(3)根据调查结果,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认真撰写实训报告。
项目学习评价表
练习题
1.区分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的田间症状及发病规律,应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2.玉米纹枯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如何进行防治?
3.选择1~2块玉米田,调查玉米田发生病害的种类、发病率及为害情况,并据此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4.玉米丝黑穗病的诊断要点是什么?怎样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5.根据当地玉米田害虫发生种类及情况制订综合防治方案。
6.黏虫的防治适期是什么?为什么?
7.玉米螟的识别要点是什么?其田间为害症状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8.简述近年来东亚飞蝗大发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理?
9.为什么可利用枯草把诱集黏虫卵?应如何实施?
(作者: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