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1点钟,万盛经开区金桥镇新木村连片的藕田里,48岁的莲藕种植户吕详宏和家人穿着防水服,将一根根胖乎乎的藕从淤泥里“淘”了出来。
一片残荷矗立在水田里。远远望去,两名挖藕人好似与残荷融为一体。摄影:王泸州
深秋时节的藕田,温度有些低。虽然当天天气晴朗,大伙儿又赶在全天最暖和的时间段挖藕,但刚下田时,饶是身材壮硕、常年干农活儿的吕详宏也不免哆嗦了一下。
寒冷只是暂时的,在藕田里劳作了一小会儿,大家的身体就都暖和起来了。阳光下,3名挖藕人就像一个个灵动的音符,他们劳动的身影让乡村的深秋充满活力;又仿若一个个小小的墨点,被恰到好处地点缀在这一幅深秋残荷图中。
被浮萍覆盖的绿色藕田里,吕详宏弯着腰挖藕的身影显得十分醒目。摄影:王泸州
吕详宏家种植了50亩莲藕,年产藕20万斤以上。每年10月到次年5月,都是挖藕的好时节。
“以前,挖藕纯靠人工,费时费力。”吕详宏说,由于藕身脆嫩,人工挖藕一直难以被取代,无法机械化作业。挖藕人必须“身陷泥潭”,靠着经验和技术从田里小心地取出藕,可谓是泥里“淘金”。
父亲挑着藕走在田间便道上,吕详宏仍弯着腰在田里挖藕。摄影:王泸州
挖到了一根特别长的藕,吕详宏和父亲、姐夫三人站在田里就点评上了。摄影:王泸州
前年,吕详宏家开始采用高压水枪冲泥法挖藕,效率大大提高。一艘“小船”、一台柴油机、一台水泵,外加一人一条的高压水枪,挖藕工具就齐全了。一般情况下,他们只在下午暖和的时候挖藕,每天大约能挖500斤。
吕详宏将挖出来的藕放进运藕的“小船”里。摄影:王泸州
在一方藕田里,吕详宏用水枪找到一根藕,顺着藕生长的方向,用水枪冲开淤泥,稍微一用劲儿,一根长长的、完整的藕就挖出来了。把挖出来的藕稍微清洗一下,然后放进“小船”里,紧接着,吕详宏又用水枪接二连三地挖出一根根藕。这些藕的品相都很不错,大个儿的十多斤,小个儿的也有三四斤。
姐夫使用高压水枪,将刚挖出来的藕进行初步冲洗。摄影:王泸州
“只要一下水,我们基本上就会在齐膝盖深的水田里,挖上4个小时左右。”吕详宏说,天气再冷一点儿的时候挖藕,即使穿着冬衣,外面再套上防水服,还有强大的劳动力度“加持”,寒气也会不断地渗进身体。几个小时下来,挖藕人从头到脚没一处是热乎的。
下午5点多,吕详宏和家人拉着满载鲜藕的“小船”回到岸边,熟练地将藕分拣装筐,挑到公路边,等候装车运往城区进行二次清洗、售卖。
将藕运到城区后,吕详宏和家人抓紧时间对其进行第二次清洗。摄影:王泸州
把上面的活儿都干完后,吕详宏走到岸边洗了把手。长时间泡在水中挖藕,吕详宏的双手粗糙无比,指甲缝儿里还有一圈洗不掉的黑泥。看着这样的一双手,吕详宏却感到无比自豪。“先苦后甜嘛!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双手,是我和家人一起为幸福生活奋斗的见证,是我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