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科技前沿 > 正文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发布日期:2021-06-15 10:11 来源:重庆日报

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坚持数量与质量、用才与留才、建平台与优服务并重,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院士带培计划和博士后倍增计划,推进国际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改革,加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开展人才工作“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试点,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我们要深入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提高战略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以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为主引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落实聚人才强人才兴人才三大举措,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支撑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

以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为主引擎,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和基地建设。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使命,对全国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和重要载体。当前,重庆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短板和“痛点”仍较突出。并且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使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还不足。为实现重庆“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实现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的全面跨越式提升,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进一步优化我市创新布局,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主引擎,联动两江协同创新区发展,通过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和基地建设,引导高新区、经开区和各类产业园区创新转型,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难度更大、应用范围更广,迫切需要发挥好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我们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加速培育和孵化科技服务企业,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科技服务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以创造创新技术为驱动,能够向众多企业提供技术开发等服务,推动技术与知识在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我们要继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成长工程和企业研发机构倍增计划,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新突破。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各类科技资源,推进科技产业化进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新兴技术蓬勃发展和产业市场健康发展。我市要重点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加快建设两江软件园、渝北仙桃国际大数据谷、重庆数字经济(区块链)产业园等软件名园,大力引育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专业机构,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服务集聚区,通过明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进一步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落实聚人才强人才兴人才举措,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的人才政策。重庆科技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国内改革的前列,进入新时代之后,我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在传统产业转型、培养创新人才、发展新兴产业方面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工作任务和历史使命,必然要求重庆把创新人才政策放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聚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联系人制度,积极向全球高层次人才宣传和介绍重庆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传递我市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以联系人为桥梁,争取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强人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高度重视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建设,促进科研人员协作创新;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减少阻碍科技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加大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奖励力度。三是兴人才,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揽子”的保障性政策支持,重点围绕人才引进、社会保障、户籍、配偶子女安置、住房等问题完善人才保障服务政策体系,简化高层次紧缺人才来渝签证、居留条件及程序,为人才保障政策“松绑”;深入推进人才服务证制度,在出入境、户籍办理、配偶随迁就业、子女入学、职称评定等方面为人才提供便捷服务;完善“塔尖”“塔基”人才政策,坚持数量与质量、用才与留才、建平台与优服务并重,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院士带培计划和博士后倍增计划,推进国际人才引进管理机制改革,加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开展人才工作“一企一策”“一院一策”试点,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作者系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A026成果)

(稿件原载于2021年06月15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