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农技必晓 > 正文

农业技术|稻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流程及要点

发布日期:2020-05-12 15:53 来源: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一、稻菇种植技术模式前景广阔

稻田种植大球盖菇技术是巴南区在稻田生态种养中探索出来的一项高效技术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为以下优点:

(一)利用冬闲稻田种植,不与种粮争地。稻菇技术是利用水稻收获后冬闲稻田,露天种植大球盖菇,整个市场过程不与种粮争抢耕地,不影响粮食产量,保证粮食产能稳定同时,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二)利用空闲季节。大球盖菇生长季节为每年10月——第二年4月,这段时间为巴南区农闲季节,季节矛盾缓解,劳动力数量充足,生产成本低,为种植稻菇提供了劳动力保证。

(三)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增收。巴南区农村劳动力紧缺现象突出,但是在冬闲季节农村劳动力季节性过剩明显,这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的主要原因,通过发展稻菇种植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拓展了劳动力务工增收渠道。一般种植1亩稻菇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40—50个务工机会。

(四)稻菇生产通过利用作物废弃秸秆,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和农业环保难题,实现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

二、稻菇种植技术三大效益明显

(一)社会效益。一是稻菇种植不与种粮争地,二是稻菇种植后,通过菌渣还田,培肥土壤,做到藏粮于地,实现粮食产能稳定,确保粮食安全。

(二)经济效益。稻菇种植是粮油生产中少有的综合经济效益好的技术模式。据调查,2018年全区种植稻菇面积5亩,稻菇平均亩产1795.96公斤,亩产值19749.52元,比单纯种粮效益提升10倍以上。

(三)生态效益。一是稻菇种植严格实施绿色食品种养技术规范,确保产品质量整体提升,二是稻菇种植循环农业发展路径之一。农作物秸秆发酵(基料化)→稻田种植大球盖菇→菌渣→换田,或者稻菇菌渣→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水稻移栽菌渣换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稻田施肥量20%。

三、稻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流程及要点

(一)农作物秸秆基料发酵

1、原料及配方比例。亩用农作物秸秆基料6.0吨。其中:稻草或玉米杆、玉米芯或小麦杆或豆杆等秸秆2.5—3.0吨,谷壳1.0吨,杂木屑1.5吨,玉米面或者米糠0.5吨,生石灰100公斤。所有秸秆材料必须为当年新鲜无霉变。

2、秸秆处理。作物秸秆需用切草机或粉碎机切段或粉碎,长度5—10厘米。预湿。经过切断后的秸秆、基料用清洁水源充分预湿。

3、建堆有氧发酵。经过充分预湿的基料,混合后建堆发酵,堆宽1.5米,堆高1.5米,长度视材料多少而定。发酵堆体需轻轻拍紧,上面搭废旧薄膜,防止雨水直接渗透到堆体内,影响发酵。发酵时间:8月底—9月上旬。发酵温度:当堆心温度达到65℃以上,并维持48小时左右进行翻堆。经过大约20天左右发酵时间,3次以上的翻堆处理,基料PH值达到时7.0以上为宜。

(二)稻田整地

1、选择稻田。管理方便,土壤肥沃,有水源保证稻田。

2、排水。水稻收获前半月左右开挖田缺排干稻田余水,水稻收获后按照3.3米左右规格开好排水厢沟。

3、平割稻桩。

4、翻地。播种前一周左右用微耕机浅旋稻田表土5—10厘米。

5、做厢。按照0.8米规格开厢,做成瓦背型厢面,厢面宽0.5米,厢沟宽0.3米。

(三)播种

1、土壤消毒。表土旋耕后,铺料前,在厢面上每亩撒施石灰40—50公斤杀灭地下害虫。

2、铺基料。在消毒后的厢面上铺放发酵基料,厚底18—20厘米,轻轻拍实。

3、播种。9月上中旬,气温下降到28℃以下及时播种。播种规格20—25厘米见方播种,亩播菌种250公斤,每个菌种呈核桃大小。

4、保湿避雨。播种后在基料外面再盖5厘米左右稻草保湿,再用竹片起拱,搭建小拱棚,棚顶搭膜避雨。

5、盖土。播种后20天左右,菌丝充分吃料后,揭开厢面稻草,在基料上面盖一层富含腐殖质的壤性土粒(土块),然后再覆盖稻草保湿,小拱棚上面继续盖膜避雨。

(四)采收管理

播种后40天左右可以出菇,出菇期间管理技术:

1、保湿。空气湿度保持在80%以上,手捏紧基料,基料中水份呈现水滴状,不呈线状下滴为宜。

2、换气。整个菌丝生长及出菇期间要保持棚内空气流通,有利多发菌。

3、遮荫避雨。冬前搭建小拱棚盖地膜避雨保湿,保温为主,开春后棚顶再搭遮阳膜避雨遮光。

4、管水。每潮菇落潮后,应扎好田缺,提升菇田水位,保持厢沟有水不上厢面,维持2—3小时放干沟中余水,以涵养菌丝。

5、水稻栽插。4月中旬左右,气温迅速升高,菇的质量变差,可以考虑停止采收,菌渣换田,整田栽秧。

水稻栽插要求:1、将50%左右菌料移除菇田,分散到其它稻田,作底肥。2、菇田菌料尽量全田均匀分散,防止局部过剩,产生肥害;3、稻田尽量早翻地泡田,确保有足够的沤制时间;4、提倡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大龄栽插。

(作者: 周光友 )

(作者单位: 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