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对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期望。
空间格局决定发展格局。《纲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格局作了明确规定: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这一空间格局,充分考虑了成渝地区的现实条件和特色优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我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指引,意义重大。
一子落而全局活。《纲要》作为“施工图”,将实质性地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纲要》要求,把提升双城发展能级、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作为有效抓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不断提升双城发展能级。《纲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双核引领,区域联动”。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有利于发挥双核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重庆而言,就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加快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介于大城市和城市群之间,其中成员的行政边界虽然存在,但限制逐渐被打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实现有序流动、合理布局。因此,围绕重庆主城和成都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也要把握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的规律,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对重庆而言,重点要关注“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率先实现同城化”“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等方面,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等方面下好“先手棋”。
大力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携手者并进,合作者共赢。依托资源禀赋、人员往来、产业联系等方面优势,强化区域中心城市互动和毗邻地区协同,是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格局的必经之路。要从四个方面唱响“协奏曲”:推动重庆、成都都市圈相向发展;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川渝两省市全域发展。以此为突破口,与四川齐心协力、相向而行,重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坚持分类指导、科学施策,推动公共资源在各级各类城市间合理配置,对于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功能布局至关重要。作为中心城市的重庆,要在提升发展能级的同时,统筹兼顾多元需求,实现瘦身健体。大中城市既要立足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提升产业水平,又要增加医疗、文化、体育资源供给,提升功能品质。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要推动公共资源适当向县城倾斜,提升重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要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强对都市圈范围内重点镇的规划统筹,下功夫培养专业特色镇,增强一般小城镇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功能。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纲要》起步之年。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我们就一定能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稿件原载于2021年10月22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