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宽敞的大厅内,墙上的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全国市场业务的最新数据,让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研判行业走势;在企业的运营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终端设备一一展示,企业相关负责人正在寻思如何在成渝乃至全国构建更长的产业链;在办公楼的会议室,研发团队正在开会碰撞智慧点子,寻找新材料技术的突破点。今天,四川绵阳市的三家企业办公区内,企业人员一派繁忙。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75家。
10月26日,参加“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的中央及省市媒体代表一行来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绵阳市,实地走访当地科技企业,一窥绵阳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数字经济发力
开辟多领域应用场景
10月26日上午,在四川中科融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融创”)办公区内,有一个宽敞的大厅,一个大圆桌内侧坐着7名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在接听电话,了解客户需求;有的紧盯电脑屏幕,密切关注市场交易情况;有的在进行数据分析,研判行业风向。大厅一侧的墙体上安装了一块大屏幕,上面实时显示着业务交易情况。中科融创成立于2014年,如今,这家企业运营的“17共享网”线上系统,探索出“地方与科研院所大型国防科研资源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开放共享模式”。
▲四川中科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过程中,科研设备很关键,有的科技型企业在创业之初没有足额的资金购买实验设备,而有的科研机构的设备使用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可以在合规的情况下为其他单位提供实验服务,我们的目的就是在合规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市场化服务机制,帮企业找设备,帮研究机构找市场。”中科融创副总经理张志强介绍了平台的交易页面,上面显示了科研设备的型号、费用标准、服务周期等参数,有需求的企业可在线“下单”。
同样在一块大屏幕上,我国某些地区的煤矿能源信息、地质灾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等数据可以随时被调取出来,将之集中显示在一个页面上,工作人员任意点击相应的页面模块,监测点位的具体信息会被立刻显示出来。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九洲北斗”)开发了应急管理、应急指挥、安全监测、智能车联大数据服务。
▲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介绍
“我们的智能车联平台,可实时掌握车辆的运动轨迹,比如,一辆车从成都开往绵阳,按照常理它不可能绕道遂宁,一旦发生轨迹异常,我们的后台可以实时掌握。”九洲北斗运营中心副主任王跃高指着大屏幕说。
打破国外卡脖子局面
借助成都重庆完善产业链
10月26日下午,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材科技”)的特种聚酯薄膜生产线内,在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作业下,一张薄膜需经过数十个工序才能被生产出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东材科技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新型功能聚酯材料研究与制造基地,其电子级树脂材料打破美日韩垄断,已应用于华为5G产品上。“我们的材料技术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进入民生领域,比如抗菌防臭袜子、运动服装等,除了抗菌外,它还有速干功能。”东材科技环保功能材料研发技术员刘敏说。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
“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鼓励大院大所发展孵化器、产业园”,10月20日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给绵阳城市科创之路做了新的指引,这意味着,绵阳的科技创新之路,锚定了全新目标。红星新闻记者今天在绵阳走访发现,业务立足绵阳,延伸到成都,拓展至重庆,再至走向全国,这成为受访企业融入成渝“朋友圈”的策略。
“成都、重庆的很多科技企业科研实力雄厚,两地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随着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未来两地可以携手,集中更多科创资源进行协同创新,北斗产业的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我们也会在成渝两地拓展更多发展的空间,延伸北斗产业链,将产业规模做大。”九洲北斗运营中心副主任王跃高说,期待成渝两地相关部门、企业、人才之间围绕北斗产业链开展更多务实的探索。
“实际上,我们立足绵阳开展业务同时,会促进成都、重庆乃至全国各地的科技企业人才来到绵阳,他们在使用本地科研设备时也许会产生观点碰撞,酝酿出更多的创新点子,产生科技创新的增量效应。”中科融创副总经理张志强透露,公司目前在成都、重庆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我们已经在推动重庆北碚和绵阳开展一些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