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高铁重庆段离通车再近一步!11月11日,郑万高铁重庆段进入静态验收阶段,验收结束后,将计划开启万州北站至巫山站的联调联试工作。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是最受关注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而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对于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显示,1-10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两年平均增长5.2%,分别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10.2%。
11月1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重庆多管齐下,强化有效投资接续,切实稳住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本盘。
增强资金来源“广度”
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郑万高铁重庆段项目也是2021年市级重大项目之一。今年,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提速,重庆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需求精准对接。
同时,重庆着力创新投融资模式,加快构建市场化多元融资渠道,推动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投融资体制。例如,重庆以项目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集项目资本金,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除了“开源”,重庆还积极推动交通开投集团、市地产集团等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建设、自担风险。加强统筹各类资源,进一步提高项目增值能力。
提高有效投资“精度”
建立“五年储备、三年滚动、年度实施”推进机制
7月19日,重庆发布《关于加快实施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项目的通知》,涉及重大项目(包)532项,涵盖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
对重庆而言,这是未来5年内的“规划图”。而“规划图”尽早转化为“施工图”,投资就会尽快转化为产出,有效投资“精度”也随之提高。
因此,重庆拿出了一本动态的投资“细账”。首先,对532项重大项目(包)逐一制定五年工作计划,打表推进、压茬实施。做好市级专项衔接,争取国家相关规划支持。进一步深化项目内容,明确工作要求,落实牵头单位。
其次,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重庆将其统筹纳入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规划,确保在三年内滚动落地。市级牵头单位加快办理审批手续,及时组织编制投融资方案,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
同时,重庆结合532项重大项目(包)建设进度,将其中条件相对成熟的重大项目及时纳入重大建设项目名单或年度重大前期项目名单。纳入年度计划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按建设进度及时安排资金。重大项目年度用地需求纳入用地供应保障计划,有效保障项目用地指标。截至目前,532项重大项目(包)中已启动233项,完工“销号”14项。
加快前期工作“速度”
实施“技审分离、平面审批”改革
潼南铜车坝水库项目,就是投资“细账”的受益对象之一。
该项目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改善潼南南部片区水资源条件,预计惠及近5万名群众,解决2.1万亩耕地的灌溉水源。8月13日,潼南铜车坝水库项目开工,当月即完成投资4500万元。
项目跑出“加速度”,背后是潼南的一系列工作——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服务,对工程项目实行联合审图、联合勘验,大力推广“以函代证”服务模式,并对后续可补办的非关键性手续实行承诺制等。
事实上,这一做法在重庆已经铺开。通过改变原来项目立项后启动技术论证,部分审批互为前置、周期较长等做法,重庆创新制定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规程,加快审批流程。
例如,项目纳入三年滚动规划后,各相关部门立即提前开展地勘、设计、环评等10余项技术论证,前期技术准备时间可以压减2个月以上。各审批部门将审批文件解构为技术审查要素,主动加快审查服务。
对部分投资较小的项目,重庆取消初步设计和概算审批。对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实行可研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和预算合并审批,减少审批流程。利用投资基础平台,打通投资审批系统和“多规合一”平台,各部门在“一个技术平面”上协同审查,以“技术审查函”平行推进各项审批手续,一般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用时不超过65个工作日。
提高资源保障“力度”
促进项目池、资金池、资源要素池“三协同”
要让项目“跑”起来,有效拉动投资,还必须匹配坚实的保障。
为此,重庆果断改革,将以往分行业安排资金和用地的方式,改变为相关部门按项目重要性和成熟度,精准匹配财政资金和土地资源,在市级层面“一盘棋”调度项目、资金、资源要素。
下好“一盘棋”,首先从“统”字做文章。重庆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为重点,聚焦项目管理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统筹各类财政性资金,整合原本分散在各行业的资金。从而探索建立统筹项目规划、要素保障、项目立项、资金平衡、组织实施、调度督办的“六个统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同时,还要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增强全社会获得感、幸福感。重庆按照“战略定规划、规划定项目、项目定资金”的原则,重点支持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重点项目实施。
用好技术,事半功倍。重庆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基础储备、要素保障、资金管理等信息化建设,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例如,重庆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为依托,延展建立全市投资项目基础数据库,所有入库项目均赋予项目唯一代码;推进多规合一平台建设,提高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效率;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稿件原载于2021年11月19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