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走出大学扎根乡村 ——“老杨”的驻村故事

发布日期:2021-07-19 17:30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基层工作不好干,但值得干,要接地气地干。”重庆工商大学派驻忠县马灌镇果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徐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两个月前,杨徐勇走出大学,走入农村,变成了一位“接地气”的驻村书记,村民亲切地称他为“老杨”。

(杨徐勇和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民 邓丽彬摄)

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民意 “386199”一个都不能丢

杨徐勇是重庆工商大学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六级职员,两个月前,他被派驻到忠县马灌镇果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我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访户,了解村情民意,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杨徐勇几乎走遍了果园村的田间地头和村民家。

果园村占地5.04平方公里,村总户数1022户,总人口2660人。杨徐勇幽默地说,果园村里现在最多的村民是“386199”,也就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抓手,重点要从住房、教育、医疗、饮水等方面开展全面排查。”杨徐勇告诉记者,村民家里有几口人,养了几只鸡、几只鸭、几只鹅、几头猪、几头羊等;是否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哪些家庭收入有来源;有何急难愁盼需解决的问题;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这些都是他日常走访调研的工作内容。

为了尽快接上果园村的地气,刚来到果园村的老杨特意学习当地的“土话”。“用村民‘土话’跟大家交流,大家心理距离就拉得很近,像家人朋友一样聊天,才能听到大家的心里话。所以,这个‘土话’学得值”。杨徐勇笑着说。

(杨徐勇走村访户 邓丽彬摄)

开启“电商之旅” 更要搞懂“产品营销”

随着当下网络电商产业的发展,果园村也开启了“电商之旅”,想的是通过线上直播带货、线下物流送货,将村里的特色产品展示出去、卖出去。

走访中,杨徐勇发现,果园村电商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部分村民仍不懂网络销售,不懂如何直播。

“果园村的食用菌、原生态番茄都是不错的产品,单靠线下的渠道,销售量很难提上去。村里现在的村民对电商仅仅了解些皮毛,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无法落实、落地,他门不知道应如何去做。”杨徐勇回忆道。

为此,杨徐勇积极与母校联系,希望学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实践团在暑假期间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将如何借力电商平台、借力直播带货、借力新媒体运营,结合果园村实际,开展集中培训,教村民们用视频讲故事,用营销包装品牌,将农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销售。

(杨徐勇与电商工作人员日常交流销售情况 邱平摄)

杨徐勇告诉记者,当下村民的培训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与此同时,借助培训要提高村电商中心的知名度,真正实现线上销售农产品,谋求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社会实践团采访杨徐勇 邓丽彬摄)

杨徐勇说,乡村生活不比城市生活丰富多彩,但看着这里一点一点发生着变化,内心会觉得无比欣慰。就像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记者了解到,果园村后续将建立与高校的农产品消费帮扶机制,拓宽售货渠道,为农产品找到更多买家,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