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永不告别

发布日期:2021-09-26 10:34 来源:重庆日报

长江大渡口区茄子溪水域,王红旭老师救人遇难地,市民敬献的鲜花。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王红旭与妻子陈璐希在育才小学留影。(受访者供图)

育才小学师生在道路两旁高呼:“王老师,一路走好!”(大渡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两位小朋友在大渡口区万发码头长江边上悼念王红旭老师。记者 解小溪 摄/视觉重庆

感动全城的“救命人链”。(视频截图) (大渡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一】

初夏的霞光,给城市抹上了浅浅的金。街巷被热乎乎的烟火唤醒。新的一天拉开了序幕。

2021年6月4日清晨,大渡口区钢花路上,青纱、白菊、眼泪,如悲伤的浪潮淹没了昔日喧闹。育才小学附近,公路边人潮涌动,公交站、商店旁甚至导流道内都是人。“舍身有义古渡英杰救幼童”“王老师您一路走好”的黑白横幅,由身穿天蓝色校服的孩子和一身缟素的老师高高举起。两名女教师抱头痛哭。

这是一场令人揪心的告别。在6月1日之前,谁也没料想它会来临。可它来了,来得令人猝不及防,来得让人肝肠寸断。

他们等着要送别的人,叫王红旭,一位平凡教师。但正是这位平凡教师,在生死攸关之际,勇敢地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

九点多,送灵车队出现,黑色灵车挂白花,黑纱上“沉痛送别救人英雄王红旭老师”的白字,字字如尖刃扎痛人心。

车队将专程驶经育才小学。这是王红旭老师为之付出12年青春时光的地方,这里有他一生热爱的校园、操场,还有花朵般的孩子们。车队将抵达的终点,是石桥铺。在那里,人们将目送他走完他短短35年人生的最后一程。

两辆警用摩托车缓行在车队最前端。驾车执行护航任务的,是重庆市公安局大渡口区分局交巡警尤国辉和商育锦。

6月1日,获悉王老师为救落水儿童被江水卷走的消息后,尤国辉祈祷奇迹能够出现。尽管素不相识,但毕业于北方一所大学体育专业的尤国辉与王老师年纪相仿,同时也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次日下午噩耗传来,他奉命赶到江边,驾车护送王老师的遗体至大渡口宝山堂悼念中心。目睹王老师的母亲和妻子哭得几度晕厥,和在场所有人一样,他悲泪盈眶。那泪不属于一名警察,只属于一个父亲、丈夫、儿子……

在接到出殡护航指令后,尤国辉默默检查了骑行服、头盔、手套……他又拿起手机再次确认路线,反复推敲沿途或出现的情况以及处置预案。最后,他将闹钟定在清晨六点。“这是我能为一个英雄做的唯一也是最后一件事了。”

此时,红蓝警灯无声闪烁,与低沉的马达声混织出别样的肃穆与凝重。突然,有市民略带颤抖的喊声划破了凝滞的空气:“英雄——一路走好……”

“王老师,一路走好!”人群爆发出悲恸的高喊。

“王老师,一路走好!”稚嫩的童声夹着哭腔。

如平静的河流猛然腾起巨浪,悲声一潮接一潮,一浪推一浪,震荡,环绕,直冲昔日钢城的晴空……

【二】

育才小学老师张亚也在送别队伍中。她泪水长流,肩头不受控制地抽动。

从出事到今天,她与丈夫许林盛几乎没怎么合眼。眼看活生生一个人被江水吞没却无力施救,这对于不过30岁的他们无疑是一记重击。更何况,这个人宽厚温和如邻家兄长,出事前一分钟,他们还一起带着孩子们欢笑玩闹啊!

6月1日,是儿童节。按照约定,王红旭、陈璐希夫妇,许林盛、张亚夫妇,还有谭北京夫妇带着各自的小儿女又欢聚在一起。他们既是同行也是好友:许林盛是巴南区典雅小学体育老师,王红旭夫妇和张亚、谭北京都是育才小学老师,其中王红旭、张亚在一个体育组。大人们谈得来,三个三岁小小孩也玩得开心,周末和节假日,大家一起聚会一起嗨,今年儿童节也不例外。

当天,三家大人给三个孩子分别准备了一份节日礼物。张亚的儿子小言午指着花花绿绿的绘本要妈妈买——团团(王红旭的儿子)喜欢这个,小砚台(谭北京的女儿)喜欢那个。谭北京给每个孩子买了一架会唱歌的飞机模型,团团也小大人似的做主给小言午和小砚台分别选了礼物。从孩子们一岁时起,“神秘”节日礼物带来的激动与雀跃,让每年的儿童节更值得期待。“我们几家人那么好,我们的儿女也要一直好下去。”张亚说,他们早就开始筹划着,今年暑假结伴去个凉快的地方避暑,等孩子们大点,再一起去迪士尼。

中午,三家人在外面聚餐。小言午见陈璐希喂团团吃饭,立马跑她跟前撒娇:“希希阿姨,我也要喂嘛!”陈璐希含笑应着:“好呀,两个乖乖一起喂!”王红旭见状佯装怄气地打趣张亚:“你这个妈妈还安逸耶,让我媳妇给你儿喂饭,我媳妇还吃不吃啊?”张亚得意地撇嘴:“哼哼,我吃了再说!”大家哈哈大笑,王红旭也笑着拿起公筷给大家夹鱼:“来来来,这鱼味道不错,都尝尝啊!”

热热闹闹吃完饭,大家又到王红旭家喝茶聊天,三个小孩追逐嬉闹,好不开心。到下午近五点,眼看热辣辣的日头开始西斜,他们决定带孩子们去附近的万发码头玩沙。

万发码头是个货运码头,面朝长江航道、背靠大滨路,江边沙滩平缓、视线开阔,素来是市民们爱去的休闲地带。

“噢——”三个小小孩欢叫着冲向沙滩。

“哎!莫去水边!”大人们小心招呼着。

沙滩上游人不少,老人小孩尤其多。“冲啊!”几个七八岁的小孩打闹得水花四溅。王红旭赶紧劝阻:“小朋友小心,别跑水里玩啊!”

张亚一边给孩子们拍视频一边大呼小叫:“旭哥让开,嘿,你挡着我了!”

王红旭笑眯眯退后两步,两眼仍盯着孩子们。

时针指向傍晚5点40分左右。此时,余晖橙黄,万物祥和,沙滩上笑声回荡。没人想到,危险正悄悄逼近……

【三】

“救命啊!有孩子落水了!”一声尖叫传来。

人们惊愕地望去,只见有人在呼救。一名年轻女子瘫软在江边,江水里,两个小脑袋时浮时沉。

人们还在愣怔,王红旭已经蹬掉拖鞋,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穿过一片草丛跃入江中!许林盛也同时从另一边冲过去跳入水中。

二人年轻力壮,都持有游泳池救生员证。两个落水孩子离岸边大约20米,还不算很远。一切似乎都在掌握中。然而,五月汛期后江水猛涨,这一带水情又异常复杂,江面看似平缓,实则水势湍急乱流涌动。

王红旭奋力划动,终于游过去抓住了落水的女孩。他把人交给许林盛,又扭头朝更远处的男孩游去。一浪接一浪冲击下,他的动作明显慢下来,双手划水的频率渐渐迟缓。

托着女孩回游的许林盛同样吃力。刚才他往江心游,水流把他往岸边拽;现在他往岸边游,水流又把他往江心推。头一回在江里游水的他,感觉比在游泳池里艰难得多。泥沙不断涌入他的眼睛、口鼻……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许林盛终于带着女孩游回岸边。女孩被人们七手八脚接住。她得救了。

看到王红旭还在奋力游向男孩,许林盛一边喘粗气一边又急速转身跳入江中。这时,在一家公司任职的市民张广荣也跟着跳入水中。

小男孩已被激流冲向江心。尽管几度努力都未能靠近,但王红旭仍努力紧追。五米、三米、一米……他几乎游一步又被浪涛推回去大半步。岸边的人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终于,王红旭劈开恶浪抓住男孩,返身托着他艰难回游。然而他几次拼力向岸边靠,都被湍流打了回去。危急时刻,许林盛、张广荣游过来,王红旭用力托着孩子交给了许林盛。许林盛看得真切:江水已没过王红旭的鼻子,他只剩一双眼睛露在水面,划水动作也明显走样……

就在三人与江水殊死博弈之际,岸边的张亚惊恐地发现,一向水性很好的许林盛的头部沉入水中,连续几秒都没抬起来。不好!她冲到水边试图施救,不料刚踩到沙滩身子陡然下沉,江水瞬间淹到胸膛。

“会水的快来救人!”包括陈璐希在内的人高喊。不会水的谭北京紧张地看护着三个受惊的孩子。“快,去救他们!”眼看江中情势凶险,一条由10几位市民手拉手搭起的20多米“人链”迅速伸向江中,他们当中既有学校老师,也有公司职员,还有做小生意的市民。

马波与妻子夏欢都从事汽配生意。当天,他俩也带着四岁半的女儿来沙滩玩耍,他看到王红旭、许林盛从不同方向狂奔跳入江中,“那两个兄弟,一点没犹豫就跳下去了!”

尽管不会游泳,马波咬咬牙还是鼓起勇气往江中蹚去,突然脚下一沉,江水淹到颈部,他有点慌了,还好一双大手抓住了他。马波定定神,勇敢地站在了“人链”前端。眼看江水中的人游得异常吃力,马波大吼:“抓紧抓紧!我要往前去,不然水里的兄弟上不来!”

江流激荡,水里的人在搏命,救援“人链”也摇摇欲断。夏欢四处急寻能助力的工具,有人把浴巾塞给她,有人高喊:“把我的帐篷扯烂拿过去……”夏欢不停地将物品往“人链”手中塞:“千万抓住啊!”

本在“人链”前端的张亚被几个男人坚决地推到了后面,眼看前面的人淹得只剩脑袋,她心急如焚,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

许林盛逆水回游非常艰难。他试图用双手举着男孩,用双腿蹬划,但根本不行。他又一手侧托一手划水,一番挣扎后勉强前进了一点点。身体已不听使唤,“糟了,我可能回不去了……”他使劲把孩子托给了张广荣。

45岁的张广荣虽习水性但从未下过江,更没有救生经验。江水冰冷湍急,他托着男孩游了十来米便上气不接下气。几近绝望之际,他再次将男孩托给了许林盛。就这样,许林盛和张广荣一前一后往岸边拼命靠近。

男孩奄奄一息,许林盛也四肢僵硬呼吸困难,不过几米,于他竟似遥不可及。江水刺骨,浪涛汹涌,他随波沉浮,绝望开始席卷心头。这时,马波手握一根树枝伸去,离他就差一点点。求生欲驱使许林盛用仅存的力气伸手抓住了那根“救命稻草”——咔嚓,树枝断了!万幸,来自“人链”的一只手死命抓住了他。他和男孩同时得救了。紧跟着,脸色煞白嘴唇发紫的张广荣也被“人链”“捞”了上去。

然而,“人链”怎么延伸也够不着离岸最远的王红旭。他被刚才托举、推送小男孩那一下反推力推得更远。湍流似怪兽以巨大的暗力死死拽着他,下坠,下坠……为救两个孩子已精疲力竭的他,再无一丝力气与江流搏击。

一个浪头卷来,他消失在滚滚激流中。他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拉我一把……”

“兄弟!”“旭哥!”岸上的人在狂呼。陈璐希抱着团团哭得撕心裂肺。几乎累瘫的许林盛使劲捶打自己,为无力救出旭哥悲伤不已。张亚哭着死命抱住哭喊着要扑进水里去找旭哥的陈璐希。

“他冲得那么快,当初还以为是落水娃儿的爸爸呢!”目击者王显才老人泣不成声,“我看到,救起小女孩的时候他就有些划不动了,如果这时候返回,他肯定能活呀……”

6月2日下午,一直祈祷奇迹出现的张亚正在学校接受记者访问,突闻王红旭被救援队打捞上岸的噩耗,她当即大哭着丢下记者,冲上街便拦车赶往江边……

几天里,张亚和许林盛夜夜失眠,眼前全是王红旭的父母妻子几近晕厥的惨状,全是团团懵懂又似乎懂了什么的哭求:“爸爸呢?我要爸爸……”

那个从张亚进校起就耐心地教这教那的旭哥,那个无论工作多繁琐都心平气和做到最好的旭哥,那个暑天常自掏腰包给忙碌的同事们买饮料的旭哥,那个总在同事求助时笑眯眯地说“没问题,有旭哥在呢”的旭哥不在了?他的痛失独子的父母怎能承受?他深爱着的也深爱着他的希希怎么办?他视若珍宝一出门就乐呵呵“扛马马肩”的团团怎么办?!

这两天,小言午老缠着张亚:“团团怎么不理我不和我视频聊天了?我们以前天天晚上都视频的呀!”张亚只好含糊其辞,一扭头却泪如泉涌。从今往后,本来属于团团的欢乐节日,却成了他的父亲的忌日!

【四】

悲痛如黑色的网,笼罩着育才小学。这两天,校园里安静了不少,连最调皮闹腾的学生都乖巧听话得让人心疼。

从宝山堂出来,副校长赵红没去石桥铺,直接返回学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遍遍翻看与王红旭有关的照片、视频,眼泪簌簌往下掉。那个整天乐呵呵的“眯眯眼”旭哥,再也见不到了。

论外貌,王红旭算丢在人堆里找不着的一类,但他总让身边人如沐春风。工作尽心尽力,心善心细,诚恳宽厚,开朗幽默,这样的人到哪里人缘会不好呢?在学校,无论年龄大小,连校长毛世伟都亲热地唤他“旭哥”。旭哥既是体育老师又兼人事工作,事情多且杂,没责任心没服务意识还真做不好。可他开动脑筋件件弄得巴适,大家想到的他能想到,大家没想到的他也能想到,他还热心主动帮助同事们解决各种难题……他对人的好,不是“老好人”的好,更不是八面玲珑精于算计的好,而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好。连退休老师们都喜欢他:“这娃儿太体贴了,我退休他还记得买花送我。”“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乖侄儿,我的乖侄儿,呜……”

赵红分管学校人事工作,与王红旭接触较多,也更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对于6月1日发生的事,她难过,心碎,但并不觉得意外。

王红旭是万州人,爷爷奶奶、父母亲都是教师,爷爷曾任当地一所小学校长,一生执教42年坚持“三原则”:一、教良心书,绝不能误人子弟;二、教清廉书,绝不容歪门邪道;三、教公平书,绝不搞厚此薄彼。“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这个教育世家秉承执守的圭臬。在长辈言传身教下,爱、正直、善良的种子深植在王红旭心里。他上高中时就主动给奶奶洗脚,第一回领工资就给奶奶买新衣;某夏,夫妇俩带团团去江津某镇避暑,遇见一个小男孩头部摔伤鲜血直流,小孩的婆婆吓呆了,他立即开车送小男孩去镇医院;他经常用工资买来大袋零食,鼓励校田径队孩子们积极训练……连续10年,他带领校田径队在大渡口区运动会斩获冠亚军,他也先后五次获得优秀教练员、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儿子牺牲后,悲痛欲绝的父母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大爱大义。母亲说:“那是两条生命,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都是教娃儿的,我们一辈子都是爱生如子。”父亲说:“虽然我儿子走了,但他捡回两条命,挽救了一个家庭,是值得的……”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赵红相信:王红旭的举动绝非一时冲动,而是他的原生家庭多年教育的结果。一个平凡人于关键时刻做出不平凡之举,说明在他几十年成长之路上,其实早已完成思想上的准备。他不是不惧死,是面对危险宁可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崇高”“英雄”之类大词很抽象,但除了这些词,还有什么可概括他的壮举?

可旭哥你知道吗?团团天天吵着要你,一听敲门声就兴奋地蹦跶“爸爸回来咯”,连坐车经过育才小学,他都贴着车窗喃喃“爸爸在里面上班”……他才三岁呀,你不知道他有多黏你吗?你家希希这两天茶饭不思,手杆一把骨头摸着让人心疼啊!你,舍得丢下她?

“预备——跑!”“步幅拉开,跑起来!”恍惚间,那个大嗓门又在操场上吼得震天响。那十足中气,赵红平日在五楼办公室都能听见。生命力如此旺盛的一个人,说走就走了?

赵红不信,不愿信。她走到窗前望向操场。红色塑胶跑道上空无一人。那张平凡而快乐的面孔,没有了。永远没有了。

【五】

育才小学校门口,“沉痛悼念王红旭老师”“英雄一路走好”的黑白横幅清晰可见。

公路两旁人越来越多。过往车辆自动停下,让道,目送灵车驶过。“滴——”“滴——”汽笛长鸣,致哀。

突然,一股股巨大的声浪穿过校园的围墙:“王老师,您一路走好!”“王老师,您一路走好!”

一种神圣之感震荡着尤国辉的心,他的泪水冲出眼眶。

来重庆10年,来自北方的尤国辉爱上了重庆,爱上了大渡口这昔日钢城,也感怀于这里特有的“义渡文化”:传明末清初,在如今马桑溪附近某处,江面平坦、江水平缓,过往客商众多,后有了渡口。当地士绅出钱建码头、修摆渡船,不收过河百姓一分钱,该渡口得名“义渡”,这种仗义助人的精神逐渐演变为大渡口人崇尚的“义渡文化”。

“义渡文化”,“义”乃灵魂。在一代代人朴素而坚韧的传承下,“义渡文化”的内涵不断延伸,并与时俱进焕发出强大伟力。王红旭舍身救人的义举,何尝不是对新时代“义渡文化”的至高诠释?危急关头,在他的英勇行为感召下,一群普通又勇敢的市民紧随而上,共同托起了两名落水儿童生的希望。他们又何尝不是“义渡文化”的忠实体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王红旭用生命为师生上了一课,为这个时代所有人上了一课。当“救命人链”视频被现场拍摄者发布上网后,那惊心动魄又感人肺腑的一幕,撼动、激励了万千人心,凝聚成这座山水城市最动人最催人向善的磅礴力量。

尤国辉感慨:“我们是警察,救人于危难是天职。而对于群众呢?当危难发生之际,力所能及出手相助,以善意去维护社会的正能量,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我想,这是王老师付出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吧……”

路上,执勤民警肃立,举臂,敬礼。

少先队员立正,举臂,敬礼。

“王老师,您一路走好!”尤国辉在心里默默致敬。

他突然觉得,王红旭没有走。

他的精神与山河同在。永不告别。

【尾声】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照亮时代。

2021年9月16日,王红旭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许林盛加入了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王红旭先进事迹宣讲团,目前正在封闭集训中。

开学了。张亚一边努力工作,一边照顾小言午。她鼓励丈夫全心投入宣讲,让更多人知道王老师的感人事迹。她也祈盼希希早日振作起来,人生路漫漫,团团需要她,双方老人需要她,班上学生们需要她。

一个人温暖了一座城。从此,这座城怀念这个人。

万发码头江边,不时出现几束白花,那是市民自发去祭奠敬献的。有老大渡口人建议,希望江边塑起一座“救命人链”雕像,让所有人都记住牺牲的王老师,记住平凡而勇敢的他们。“这,就是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

(稿件原载于2021年09月26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