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肖仕芬:照顾智障小叔子无微不至 长嫂如母22年诠释大爱亲情

发布日期:2024-06-03 17:29 来源:重庆文明网

肖仕芬,女,1951年9月生,小学文化,重庆市忠县拔山镇古塘村3组村民。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后,她照料因大脑先天性发育不全、智力低下、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叔子,22年形影不离,无微不至。在很多人眼里,肖仕芬是小叔子的嫂子,但更像老母亲,用善良和责任诠释“长嫂如母”的大爱亲情。肖仕芬曾获评“重庆好人”称号。

即便是“包袱”也认

“肖二,不要乱跑。”厨房内,正在做饭的肖仕芬每隔一会,就要向门外叫一声,直到听见坐在外边的小叔子张如雄应一声“嗯”后才放心。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肖仕芬21岁那年,嫁给了张如雄的哥哥张如品。当两人处对象的时候,肖仕芬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同住古塘村3组,大家知根知底:张家两个儿子,老大张如品老实本分,老二张如雄(小名“肖二”)因大脑先天性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如两三岁小孩,婆婆性子急、脾气暴,吵架三天两晚不歇气。

父母苦口婆心劝阻肖仕芬,这门亲事,既要受婆婆的气,也要照顾公婆两位老人,将来还要喂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兄弟,父亲用“进了张家的门,你相当于赡养3位老人”提醒她。

当时,父母哪里知道,女儿选择张如品却也饱含着对他们的一片孝心。肖仕芬一共有3姐妹,大姐、二姐都嫁到了镇外,她觉得嫁给同组的张如品,既方便随时帮助二老干活,也好为他们养老送终。在肖仕芬看来,张如品踏实、勤劳、人品好,张家两代人即便是“包袱”她也认。就这样,1972年,肖仕芬与张如品如愿结婚。

“就怕他到处乱跑”

嫁到张家后,正如人们料想的那样,婆婆时常吵肖仕芬,三天两头闹分家,隔三岔五让新婚夫妻从这间屋搬到那间屋。肖仕芬只要一顶嘴,小叔子以为母亲被欺负,就会出手打她。尽管如此,肖仕芬努力维持着一家和谐,最后搬到200米外的地方安了新家。

婆婆虽然强势,但小儿子却是她的一块“心病”,时常念叨“我死后你怎么办”。2000年,婆婆因病去世后,肖仕芬把公公和小叔子接到家里居住,方便照顾。两年后,公公去世。临走前,老人拉住张如品的手叮嘱:“你要把老二服侍好哦。”遗愿留给了丈夫,兑现的却是肖仕芬。

那时,肖仕芬夫妻二人已有3个孩子,正是上学、就业、谈婚论嫁的时候,家庭负担重。丈夫既要外出挣钱,又要下地干活,照顾小叔子的责任自然落在了肖仕芬肩上。小叔子不知道吃饭穿衣,常常随地大小便,肖仕芬就像对小孩子一样,不厌其烦教他,甚至还帮他擦屁股、剪指甲,身上汗了还帮忙洗头洗澡换衣服。

“吃饭穿衣都还好,就怕他到处乱跑。”肖仕芬回忆,小叔子虽智力低下,但当时腿脚灵便,稍不留神就不见人影,又认不得回家的路,在外面转一两天,经常是浑身沾满泥土,脸、手都是划痕。张如雄两三次“玩失踪”后,肖仕芬再不敢大意,晚上睡觉锁门,白天下地、赶场、走亲戚等,就把他带在身边。

“亲人哪能嫌弃不管”

2022年,张如雄不慎跌倒引发脑出血,后又出现脑血栓,先后两次入住忠县中医院,肖仕芬24小时守在病床旁照顾,一口一口喂水喂饭、一遍一遍擦脸擦身体。小叔子大小便失禁,随时都会流到床上、裤子里。肖仕芬烧来热水帮忙擦洗下身,及时清洗床铺、衣裤,然后撒上花露水除味。

“你们老两口感情才好哦。”临床病人家属的称赞,刚好被前来探视的大儿子张恒丘听见,便介绍肖仕芬是自己的妈妈,照顾的是他叔叔。张恒丘是忠县中医院的医生,叔叔生病后,他原本安排父亲来照顾,实在忙不过来就请护工,自己在医院也照应方便。但肖仕芬不答应,称丈夫是组长,又在帮忙照看村里的蔬菜大棚,不能耽搁,请护工没得亲人贴心。知道母亲对叔叔这份亲情,张恒丘遂了老人的心愿。他说,母亲的这份大爱亲情,不但温暖了叔叔,也身体力行地影响、改变着他们做儿女的品行。

出院后,小叔子生活更加艰难,肖仕芬更是寸步不离地照顾他。“说实在的,我这个当哥哥的都做不到这样照顾兄弟。”张如品坦言,父母的意愿,妻子帮忙兑现了,这一辈子都感激不尽。肖仕芬爽朗一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是亲人,哪能嫌弃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