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液晶显示行业似乎已经走向边缘。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金渝”)高级工程师郭东胜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有更多高尖端的显示技术,柔性显示,透明显示等着我们去探索。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重庆市最美产业工人”发布仪式现场,郭东胜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投身液晶显示产业的16年内,他见证了中国液晶显示产业的崛起,中国从“缺芯少屏”的困境,到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生产国家。
突破 创造行业首个纪录
如今,走进黄色灯光照射下的惠科金渝生产车间,一块块玻璃基板经过镀膜、上光阻、曝光、显影、蚀刻等几十道工序,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然后再加工成液晶面板。它们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出口到越南、巴西、墨西哥等国。
在8年前,惠科金渝刚刚完成主体施工建设,车间内空空荡荡。郭东胜作为核心研发人才引进到惠科金渝,举家搬迁至重庆,参与自有研发团队建设、研发自有产品。
彼时的惠科金渝是惠科第一座新面板工厂,毫无建设经验。但为了赶上“风口”,公司提出量产首个战略产品32寸、55寸液晶显示屏,必须一次性设计成功,必须零失误的目标。
郭东胜主动请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带领团队参阅相关行业资料,通宵达旦地反复设计实验,沉着应对面临的各项问题,一遍遍地确认设计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设计细节,反复做了上千项的规格确认,确保产品零失误。
终于,经过3个月的研发,以及后期反复计算、编程、测试等一系列环节,2017年3月,惠科金渝32寸、55寸产品,电路开发设计一版设计成功,创造了当时行业内首个建厂产品项目电路硬件设计一版量产的记录,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研发并不是穿个白马褂,待在实验室里就可以了。在企业,特别是智能制造型企业,是需要在一线反复验证后,才能得出结论。”
试错、改进,实验,每次遇到难啃的技术硬骨头,郭东胜都不停地重复这样的“三步曲”,不断将项目往前推进。
8年间,郭东胜潜心钻研技术,带领研发团队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43寸、50寸等产品的量产,载誉无数。其带队为公司提出的“金点子提案”改善,每年至少为公司提质增效1000万元。目前,郭东胜共申请发明专利60项,已获授权32项。
传承 以师带徒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别看郭东胜仅39岁,但他已是一位“老师傅”,他培养的优秀技能人才多达上百位。
多年的工作让郭东胜深刻体会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倾囊相授,培养了一批批重要的“新生代”力量。
多年来,郭东胜从零开始,组建起百人以上的研发团队,培养了32名核心研发人才,31名资深研发人才,其中3人评为巴南区“菁英人才”,完成人才梯队的建设,为公司培养了一批能高效率创新的团队,指导和教育后辈的优秀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李汶欣就是这样一位“新生代”。2016年,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惠科金渝,成了郭东胜的徒弟,李汶欣亲切地称郭东胜为“郭大师”。在“郭大师”的悉心教导下快速成长,李汶欣获得研发中心年度创新奖。现在,李汶欣已经能在所从事的领域独当一面。
“我师父是一个技能过硬、知识渊博、胸怀大度的人。很多问题我弄不明白就向他请教,他从来不保留,总是耐心跟我讲解,一遍不懂就讲两遍,两遍不懂就讲三遍,直到我真正弄明白为止。”李汶欣说,郭东胜已经成为他的榜样,他不仅要向郭东胜学习专业技能,还要学习他身上的“工匠精神”,努力做一名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人才。
郭东胜带头创办了惠科金渝研发支部《科技期刊》,致力于普及显示行业新技术,与其他行业人员一起制定了5项国家标准。同年,他还被西南大学聘请为校外导师,为重庆本地培养更多的光电显示硕士人才,为“产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