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理论宣讲是党和群众之间的“传音石”和“连心桥”,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重庆城口县打造“巴山百灵鸟”理论宣讲品牌,实施理论宣讲“十百千万”提质行动,推进党的先进思想理论在人民群众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十大主题”贴近群众生活
“钱建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善于发现的眼睛、聪慧敏锐的头脑搭建了自己的事业梦、家庭梦,也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幸福生活都是干出来的。”这是“巴山百灵鸟·青年讲师团”成员包芹结合群众身边的典型,给庙坝镇关内村群众宣讲的《家》。
为让理论宣讲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城口县通过集体备课打磨、理论专家撰写、宣讲精英创作、比赛竞赛发现等方式,开发了生态文明、红色文化、民生政策、精神文明等十个主题200余堂宣讲课程,推出三句半、微访谈、情景剧等10余类宣讲模式,实行群众点单、“巴山百灵鸟”配单、宣讲员接单、群众评单,推动理论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匹配。“十个主题”用小话题演绎大主题、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真正让理论走进群众身边、驻在群众心里。
“百个阵地”建在群众身边
“父老乡亲们,这就是咱们的舞台、咱们的阵营,以后大家有事没事都可以到这里唠嗑唠嗑,听我老徐讲讲理!”
理论宣讲要直插基层,阵地建设必不可少。城口县坚持阵地“利用最大化、组合最优化、为民便捷化”,通过整合“妇女微家”“渔樵耕读”“复兴讲堂”等基层特色阵地,按照“一村(社区)一阵地”的思路,建立有场地、有标识、有人员、有主题、有活动的“理响学堂”229个,实现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理响学堂”不仅“拆掉了能拆掉的墙、打开了能打开的门、贯通了能贯通的空间”,实现基层阵地多元化利用;而且“把平台搭在群众身边、把互动建在群众身边、把服务留在群众身边”,为干部群众双向交流提供了有力的载体平台。
“千人矩阵”覆盖各类群体
“老百姓知道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返璞归真的原始村落、向善向美的文明乡风是源源不断吸引游客的宝贵资源,因此乡亲们也竭力守护着这些资源,踊跃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家庭之中,真正寻得‘吾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真谛。”这是“巴山百灵鸟·巾帼讲师团”成员、高楠镇机关青年陈铖给老百姓宣讲的《青山绿 产业旺 百姓安》。
理论宣讲要走得长、走得远,健壮的队伍、稳定的人员是重要因素。“巴山百灵鸟”宣讲团从最初一个讲师团的1.0版本、到四支讲师团的2.0版本,再到如今六支讲师团的3.0版本,讲师团成员也从最初的8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1200余人,涵盖党政“一把手”、驻村第一书记、机关青年、巾帼典型、农村乡贤、中小学生等。在日常管理中,明确“一支队伍、一类阵地、一个群体”,实行常规培训、常态退出、新进管理模式。千人矩阵既满足精准滴灌的宣讲需求,又把各行各业的理论名嘴集结起来,实现受众群众的全覆盖。
“万场活动”推进宣讲常态
“为推动理论宣讲常态化,我们要求宣讲团成员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宣讲,并且建立‘五必讲’机制,即在中央、市委、县委重大会议召开后必讲,重大政策理论出台后必讲,组织召开群众性会议时必讲,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时必讲,组织召开党员会议时必讲。同时推行‘十激励’‘十淘汰’,即每年评选‘金牌’宣讲员10余名,淘汰在团不在岗位、在团不在状态、在团不听安排的宣讲员若干名。”城口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周远志说到。
城口县在组织理论宣讲的同时,也把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比如产业指导、就业联系、邻里调和等,群众从宣讲中不仅知晓了国家的发展政策,而且也得到生产生活方面的实惠,理论宣讲切实讲进了群众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