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志愿动态 > 正文

【文明实践看巴渝】涪陵区:文明实践花自香,志愿服务聚民心!

发布日期:2020-12-14 19:16 来源:“重庆志愿者”微信公众号

我市现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12个,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县15个。为立体展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成效,重庆志愿者官方微信平台将陆续展示试点区县的工作成效、重点项目、特色品牌,推动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涪陵区

文明实践花自香 

志愿服务聚民心

2019年初,涪陵区积极响应中央、市委号召,自觉行动、主动试点探索,2019年10月涪陵区被纳入全国第二批试点区县。一年多来,全区按需施策、精准发力,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开展群众最喜爱的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开展得既有热度更有温度。

一 领导重视亲自抓主动干把牢方向

涪陵区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区委履行中心建设主体责任,统筹规划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整体建设和工作开展。

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审定《重庆市涪陵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案》等系列基础性、全局性制度机制。突出强化“一把手”第一责任,区委书记担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队长,每月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次,引领示范文明实践。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委宣传部部长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召集多部门专题研究解决重点示范点建设工作,时刻把牢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方向和核心要义。区委宣传部领导联系示范点建设工作,常态反馈建设情况、及时解决建设困难。制定《涪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指南(试行)》,详尽数列了普遍建设标准,又着力引导个性特点,形成“一所一站一特色”。

图片

“洁小青”乡村公益徒步行

二 顶层设计搭四梁建八柱理顺路径

涪陵区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学习好、宣传好、践行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努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生活乐园、发展中心的“两园一中心”。全区构建了“1+27+422+N”的文明实践体系,形成了全域志愿、全程志愿、全民志愿“三全”建设大格局。

建立健全中心建设联席会议、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开发、志愿嘉许、经费保障、监督评价等八大制度,确保文明实践机制畅通。

三 整合阵地盘存量建平台资源共享

全区统筹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人财物”投入,做好各方力量、各种资源的整合融合综合大文章,打通贯通联通共享路,科学协调党建、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实践阵地,大力提高志愿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效益效能。

开展常规平台建设,全区整合建立“1+5”基础平台,突出线上实践阵地,理论宣讲阵地、教育服务阵地、文化服务阵地、农业科技服务阵地和大健康服务阵地,同时开展区级部门、中渝驻涪单位文明实践阵地梳理,分层分类建立健全文明实践阵地台账,现实按需协调调配使用。

图片

建卡贫困户熊加兵院坝开展规范守则学习教育活动

四 建强队伍激活力促发展主动志愿

全区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构建“总队+分队+小队”的志愿者体系,全区已建成各类志愿服务组织1223支,志愿者16万余名。

积极吸收讲政治、懂政策、强专业、有特长的精干人员组建理论宣讲、社会宣传、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就业指导、生态环保、文化文艺、健身体育、医疗卫生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不少于100名志愿者,逐步形成“十百千万”志愿服务专业人才库;充分吸收吸纳农民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展示农民既是文明行为实践主体,也是文明成果享受主体,还是文明素质提高主体的实践要求。

五 精准服务暖起来实起来群众满意

全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突出达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四维目标。实践中以党建为引领,突出服务主题,紧扣“学、讲、帮、评、乐”,多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积极推进成立志愿服务学院,设立课程开发中心、文明实践体验中心、文明践行反馈中心,推动实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

图片

助农采茶

李渡街道“五感法”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涪陵区李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整合辖区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员,通过喜闻乐见的“五感法”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党的创新理论”落地开花、入脑入心。

一足访。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实现党的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工作重心下沉基层、党员干部走村入户,深入老百姓家中调查研究,掌握新形势下广大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性展开宣讲。

二动脑。党的创新理论往往是深奥的、抽象的,宣传党的理论主要是引导群众去认识、去理解。李渡街道的基层宣讲员根据当前群众的思维习惯和认知范围,不断思考创新宣讲内容和形式,使通俗枯燥的宣传内容生动化、形象化,让老百姓乐于接受。

三口传。通过“鹤鸣”送理论进万家、“1+1”小课、流动院坝会、梦想课堂、微宣讲等载体,把党的创新理论传达给老百姓,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地方语言,变“大道理”为“小故事”,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运用视觉冲击较为强烈的PPT、flash、小视频等作品,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

图片

“文艺轻骑兵”志愿者走进敬老院为老人表演

四耳听。利用村村通广播,在街道自办节目中加入短小精炼的政策宣传内容进行滚动播放,通过流动宣传车在场镇和主次干道等人群聚集地,播报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街道重点工作,让老百姓能时时听、天天听,养成思维惯性、形成行为习惯,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宣讲目标。

五眼看。文艺表演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街道“投其所好”邀请民间文艺团体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平常生活、编成文艺节目,在重大节庆和有关时间节点上,以朗诵、说唱、快板、小品等形式呈现,提高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李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理论宣讲“五感法”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吸引了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宣传宣讲活动中来,解答群众各种问题和疑惑,使党的创新政策在群众中得到正确理解和积极拥护,使得干群之间、群众之间良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