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重庆市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康养中心6楼一房间。两张单人床上,床单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旁桌子上,放着形形色色的药品。房间角落里,静静地躺着一张轮椅。
一个常年坐着轮椅,一个经常拄着拐杖——这是袁稚西和唐玉珍这对八旬夫妻的生活常态。
对大众而言,这是两个陌生的名字;在网络上搜索,也只有当地文明办寥寥数百字的文字简介。这对平凡的老夫妻,前半生兢兢业业地从事了30多年的铁路、妇联、司法等工作。在最近10年里,他们卖出自己的房子,捐出养老积蓄合计110万元,用于敬老助残等扶弱济困项目。
今年7月,为表彰公益慈善领域的先进典型,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公布了2022-2023年重庆慈善奖表彰名单,唐玉珍获得了“慈善楷模(个人)”奖。
“我们老了,作不了什么贡献了,只希望不给国家添麻烦;同时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一些困难的人。”谈到自己捐款的初衷,唐玉珍抬高了音调。
受人之恩,回报社会
靠窗的床头柜上,放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唐玉珍神采飞扬。旁边,放着几本司法书籍。这是这对老夫妻从事了多年的工作内容。
袁稚西和唐玉珍。
袁稚西89岁,中共党员,西南政法大学退休干部;唐玉珍87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司法局退休干部。两年前,袁稚西做了腮腺肿瘤手术,右脸还包着纱布需要经常换药,说话有些吃力,行动不便只能靠轮椅出行。唐玉珍也有高血压、重度骨质疏松和脑梗,但老人家精神不错,谈吐流利,还经常拄拐杖下楼遛弯。
唐玉珍是四川成都人,父亲在一家餐馆当厨师,后来因为意外去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妈妈辛苦纺棉花,帮人洗衣服,省吃俭用把我带大。因为太穷了,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有时候实在太饿,就吃点胡豆然后喝水,因为胡豆遇到水容易发胀饱腹。我印象中第一次做好事,是小学二三年级时考试考得好,老师奖了我两个软面本两支铅笔。同桌家里条件也不好,我就分给她一个本子一支笔,她很高兴。回家后,妈妈表扬了我,说我做得很对,后来我就更愿意帮助别人了。小时候,周末有爱心人士做锅盔发放给穷人家,小孩子能领两个,大人领一个。当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有钱了,也要做很多锅盔发给大家。”
袁稚西是四川泸州人,家里也很穷。“他是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都想着以后能帮助别人。”
唐玉珍小学入队(少先队),初中入团,高中入党,1960年考入四川行政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政治系专业公费学习。因为家庭困难,每月还有3块钱的甲等助学金,“因为党的培养,我才有饭吃、有书读、有工作。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只要我有条件有能力,就要回报社会!”
而这对结婚60年的模范夫妻,还有一段奇妙的缘分。
1960年高中毕业后的暑假,唐玉珍在家中等待录取通知书,“学校发现我高中就入党了,成绩也不错,就专门派人把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里,顺便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袁稚西也听说了这个事情,很好奇,于是找人问我的情况,以及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当时我就表示:‘其他条件无所谓,但一定要是个共产党员。’”
1961年底,两人首次相见,后来慢慢确定了关系。1964年,唐玉珍工作后不久,两人喜结连理。60年的漫长岁月,他们始终相敬如宾,举眉齐眉,哪怕在刚工作时两人工资加起来只有几十元,也经常帮助身边的人。
“这是做好事,反正钱够用就行。”这是袁稚西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
卖房捐款,积蓄助老
1970年,唐玉珍被安排去支持襄渝铁路建设,负责宣传工作,驻地在北碚。资料显示,襄渝铁路是我国大三线建设的一项大工程,地势险峻,修建难度相当大,动员了十余万民兵协助铁道兵搞建设,“我的工作是深入女民兵连,和她们同吃同住。”1972年,襄渝铁路建成通车,唐玉珍先后前往市委群工部青年工作处、市妇联等部门工作。1986年,她调到重庆市司法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在这个岗位上经历了全国“一五”普法、“二五”普法以及重庆直辖等重要历史时刻,并在1998年光荣退休。
唐玉珍、袁稚西1964年结婚,他们已结婚60年。
退休后的唐玉珍夫妻,从2006年开始在成渝两地轮流居住。一开始住在养老院,2015年他们在成都买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
唐玉珍一辈子也忘不掉:2014年6月10日那天,成都在下雨,老两口带着银行卡,从家里出发换了两三次公交车,一路问路,找到青羊宫附近的成都慈善总会,捐款10万元。
“那是我们第一次捐款,一是为了报答成都这座城市的养育之恩,二是没买房子前,我们是住在一家私人养老院里,亲眼目睹了有的老人没有子女的状况,印象很深刻。看到这些老人过得不容易,想把钱捐给他们。”
后来,由于治病、医保报销和退休事务需要在重庆解决,夫妻俩决定搬回重庆居住。
“成都那套小房子用不上了,就决定卖掉,卖了76万元。我们想将这笔钱捐赠出去,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和特别困难的群众。当时,我们委托重庆市慈善总会到成都处理卖房事宜,并通过重庆市公证处公证,将这套房子的卖房款全额捐给重庆市慈善总会,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唐玉珍说。
2021年上半年,唐玉珍夫妻向重庆市慈善总会捐赠了房屋出售款76万元,“这也是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
2021年10月和2023年3月,唐玉珍夫妻再次拿出积蓄,分别向重庆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4万元、10万元;加上之前的10万元和76万元,累计捐款金额达到110万元。
捐出的110万元是怎么积攒下来的?唐玉珍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除了卖房的钱,其他都是两人历年工作的积蓄。当年,他们赶上了单位的福利分房,各自分了一套房子。退休后,两人作为特邀律师被返聘,办了一些婚姻家庭案子,4年多赚了20万元左右,“我们卖了两套房子,除了成都那套,还有一套在渝中区上清寺。我们给两个儿子各留了一点,剩下的钱都捐了。”
记者在重庆市慈善总会网站上看到,2022年8月18日,《2022年1-6月善款(物)使用情况表》显示,唐玉珍/袁稚西夫妻所捐款项被用于“扶弱济困”项目中的“用于秀山、巫溪春节慰问”,以及“敬老助残”项目中的“用于璧山区敬老院提供助浴服务”。
捐献遗体,从分歧到一致
唐玉珍夫妻捐款110万元,这件事震惊了周边的亲友,也引起了不少讨论。但接下来夫妻俩的决定,更让人“大跌眼镜”——捐献遗体。
其实这件事,他们两人最初也有过分歧。
2021年5月,重庆市慈善总会向唐玉珍夫妻颁发证书。
“平时其他事情他听我的,但(捐赠遗体)这个事情他一开始就不同意,觉得无法接受。我劝他:这么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把骨灰撒进江河里,我们到时候死都死了,又有啥子嘛!哪个还晓得你是袁稚西,我是唐玉珍?我们本来都有疾病,捐献遗体还能让医院做研究,挺好的。而且这样娃娃也不用经常来看我们,还方便些!”
多次劝说沟通后,袁稚西答应了妻子。夫妻原来看好的公募,最终决定不用了。2018年4月,两人与重庆市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赠协议,去世后将遗体捐赠给重庆医科大学作医学研究。“我们现在作不了其他的贡献,就将遗体捐出去,希望可以为医疗作点贡献。”唐玉珍说。
龙塔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唐玉珍夫妻的两个儿子都有工作,他们也尊重父母的选择。
他们的大儿子今年59岁,即将退休,他告诉记者:“我和弟弟从小到大听父母讲过很多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包括吃过的苦,帮过的人。作为儿子,我很理解他们捐款乃至捐赠遗体的行为,我为他们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