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志愿动态 > 正文

重庆市“阻击新冠病毒 我们共克时艰”志愿服务行动(二十一)

发布日期:2020-03-02 14:04 来源:重庆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文明委在全市组织开展“阻击新冠病毒  我们共克时艰”志愿服务行动。按照“确保安全、就近就便”原则,由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统筹,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精准实施守护一线医护人员家庭、关爱居家隔离等特殊人群、助力社区联防联控志愿服务。

“重庆志愿者”微信公众号持续刊发、转载活动情况。

精准守护一线医护人员家庭

各地暖心关爱医护人员家庭 

你们在前线与病毒搏斗,我们守护好你们的家人,连日来,各地细化举措,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家庭,在万州百安坝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58户医护人员家属,送去鸡蛋等生活物资,志愿者还定期服务,随时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在渝北,当地通过志愿服务行动,为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网上辅导学生学业,空港新城小学教师张渝就是130多名教师志愿者中的一员:“我就在想,作为一名老师,我能够为英雄做点什么呢?我就报名参加了我们的志愿者活动。”张渝这样说。

1

渝北区教委基础教育科副科长陶永刚表示,他们将积极践行“你们守护好患者,我们照顾好你们的家人”这个承诺,让一线医护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

你支援孝感 我帮你顾家

2月20日,重庆对口支援湖北孝感第13批医疗队成员出征,两江新区派出的首支医疗队共27人跟随支援大部队于当晚到达湖北孝感,并根据安排,编作重庆市赴孝感支援队东南医院医疗分队。

在20日医疗队刚踏上湖北孝感抗“疫”征程后的第二天,每名医护人员的家属就收到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打来的慰问电话。记者从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在医疗分队出征后,医院立即完善每人的家庭信息,次日就展开了慰问工作,在感谢医护人员家属支持的同时,了解其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及时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

2

医院为医疗队家属送上生活用品 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供图

据悉,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为使医疗分队每名医护人员家属生活等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持续解决,及时建立起了工会、所在科室、住家社区多方协作帮扶机制,定时了解家属困难情况,为医护人员家属提供全方位帮助。对每人家属生活逐一建立困难台账,落实专人一对一帮助解决。

助耕支农志愿服务

果农血橙遇滞销 爱心订购解民愁 

最近,璧山区广普镇金龙村的柑橘种植户们愁上心头。由于受疫情影响,往年来往密集的各地经销商并没有到来,不少优质血橙难以销售出去,不过最近果园里来了一群人帮他们解决了销售问题。

璧山区广普镇金龙村的柑橘基地的血橙已经全部成熟,本已到了上市销售的季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再加上金龙村较为偏僻,村民出行交通不便,血橙的销售就成了一道难题,金龙村一组村民李泽良就是其中之一。

据介绍,李泽良在1月21日遭遇车祸受伤住院近半个月,家里二十亩的血橙挂满枝头,无法采摘售卖,成为他最焦心的事。

正当李泽良一筹莫展的时候,璧山区教委的一名教职工偶然间得到这个消息。随即,将李泽良遇到的困难反馈给了区教委教育工会微信群里,群里的教职员工积极反馈,纷纷加入认购的队伍里。很快,李泽良的2500斤血橙被销售一空。

3

璧山区教委志愿者采摘血橙

璧山区教委教育工会干部娄燕说,我们组织了机关的志愿队,同时教育工会号召全区的教职工对农产品进行爱心购买。

与此同时,娄燕表示璧山区教委还将持续关注各地农产品滞销情况,单位也将向全社会发布了爱心订购倡议书,利用QQ、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爱心人士购买。

战“疫”情镇村干部上门送鸡苗

3月1日,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的镇、村干部把一框框鸡苗送到大河村樊仕春等建卡贫困户家中。因受疫情影响,市场关闭,贫困户购买畜禽幼苗难。该镇扶贫分管领导和兽医站负责人了解到这一具体困难后,主动联系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大户,并到养殖大户处了解鸡苗、鸭苗及仔猪存栏状况,面对面与销售大户联系对接。同时,将存栏信息通过镇村干部QQ群、微信群内推送,畅通贫困户购买渠道。

4

目前,该镇已为11个村的贫困户送去了鸡苗2768只、鸭苗200只,其余几个村陆续配送中。考虑到最近为禽流感高发季节,兽医站工作人员还走进贫困户家中开展防疫工作,指导他们做好幼苗保暖、场地消毒等,确保产业发展取得实效。

助力社区联防联控

奔走在战疫一线的党员“9020”

不必下令,使命也达;疫情发生,我必须上。”石明佩说。石明佩是一位普通居民,同时也是重庆市高新区虎溪街道大成湖社区时光里党支部书记。

他完整学习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防疫常识,搞清楚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防治方法,反复观看钟南山、李兰娟等专家的采访片段……随后,石明佩主动联系了虎溪街道与大成湖社区,成为入户排查与小区科普的志愿者。

您好,我是“9020”

万事开头难。大排查阶段,志愿者们用社区的办公电话逐一联系居民,摸排底数。任务紧迫,社区电话不够用怎么办?权宜之计,大成湖社区党总支批准石明佩,用自己的手机进行电话排查。

麻烦来了。居民通常对陌生号码比较反感,遇到“湖北”“家里有哪些人”“要隔离14天”等敏感话题的时候,往往不配合,甚至直接挂断,摸排效率跌到低谷。如何打消顾虑,让大家配合调查呢?石明佩放下电话,陷入了沉思。

小区里不是有楼栋管家么?他们与邻居们相熟,由他们引荐,势必事半功倍。于是,小区的QQ群、微信群便常常出现这样一条通告:手机尾号“9020”的号码,将在今天对以下几栋楼进行排查……渐渐地,石明佩用自己的暖心行动,赢得了业主们的信任、支持,工作开展也变得越来越顺手。

“你把私人电话号码公布出去,不怕骚扰吗?”每每有邻居问他,石明佩都最笑着回复:“大家能记住9020,就是对我莫大的信任。有困难,打9020;有需要,打9020。”

火眼金睛,筑牢社区防线

街道自行开发了“社区防疫管理系统”,石明佩主动发动居民使用,他在门岗一站就是一天,对居民一个个地讲解,细致而认真。“一键导出功能多节约时间啊,这系统好用,好用就要大家用。”在他的努力下,大部分居民都用上了该系统。

因为长期值守,石明佩不知不觉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及时为门岗查漏补缺。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前,石明佩在巡查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好心业主帮“忘带钥匙”的人代刷卡,有来参加生日聚会的,有来谈生意的,有来修家电的……石明佩一面与物管沟通,将测体温的卡点前移,降速限流,减轻门岗执守压力;一面严格执行“一人一卡”进出。

到晚上,“9020”准时在微信群和QQ群线上宣讲,讲疫情数据变化趋势,转发传阅权威报道,鼓励业主们“勤洗手,戴口罩,自我管理显成效;早发现,早制止,联防联控疫情消。”诸如此类风趣幽默的顺口溜还有很多。

301个劝导赶场 志愿服务队伍喊话

“石龙镇的各位父老乡亲,一定要记住不赶场、不赶场、不赶场。”每逢赶场日,劝导不赶场的广播就会响彻巴南区石龙镇的大街小巷。据了解,巴南区成立了301个劝导赶场志愿服务队伍,劝阻群众不赶集,提高群众公共卫生安全认识,共同参与疫情防控。

每逢赶场日,石龙镇志愿者便会在各个必要路口干道上设立赶集劝返点,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同时,耐心劝导群众不要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参加赶集和摆摊设点,进一步遏制疫情传播。

看着志愿者们每天在赶集劝返点不停地耐心劝说,有时候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石龙镇村民王强十分感动:“这次疫情形势严峻,村干部都到家做了宣传,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定配合政府工作,少赶一次集就少一次交叉感染的风险。”

据了解,自巴南区委宣传部、巴南区文明办、巴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发起“巴南精准志愿”行动以来,巴南区各村各自发起劝导不赶场志愿服务,组建起劝导赶场志愿服务队伍301个,开展志愿服务581场次,劝导赶场村民23800余人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典型人物

防疫期间为残疾人服务 一刻也等不得!

胥科是个37岁的帅气青年,平日不善言辞,做起事来却相当认真。何跃比胥科大了18岁,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沟通交流,常被身边的残疾人伙伴称为“何大哥”,有烦心事都愿意与他聊聊。在防疫攻坚的特殊日子里,这两位相差18岁的志愿者搭档成了活跃在一线的助残二人组。

2月17日通过远程问需,何跃了解到居住在江北区华新街街道的残疾人何玉明(化名,以下简称“何老师”),因其爱人患上了脑溢血,最近一直在江北区人民医院住院,何老师自己每天守在医院照顾她。当江北区人民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后,所有在医院内的人员不能随意出入。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两口子在医院的生活物资越用越少,何老师本人今年60岁而且又是精神二级残疾,还要照顾另一个病人。在问清何老师的困境后,何跃立刻做了记录并与搭档胥科沟通,看是否能够一起为其采购所需的生活物资。

5

胥科、何跃为精神残疾人代领药物后送往江北区人民医院

2月18日下午,当他俩来到江北人民医院,透过门缝,将所购买的生活物资送到何老师手里时,何老师一个劲地道谢。但接着又提出了另一个“顾虑”,原来何老师每天必须服药以控制自己的精神状态,避免精神病复发,现在他要陪着自己的爱人疫情期间又出不了医院,眼看着“药”已经快吃完了!如不能继续按时按量服药,一旦“发病”谁来照顾他和他的爱人,这样的后果令他不敢去想。

助残二人组凭借长期与残疾人打交道的经验,意识到保证何老师“按时服药”至关重要,在仔细询问需要开什么药、数量多少、是否为江北区残联与江北精卫中心为精神残疾伙伴提供的康复药物专门用药后,拿上了领取药物所需的“江北区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卡”。次日一早,两人来到江北区精卫中心,在江北区残联工作人员的远程协助下,顺利替何老师代领了他的药物,并送交到了他的手中。

6

胥科为没有口罩的残疾人家属送口罩

自进入防疫攻坚以来,胥科、何跃这对志愿助残二人组通过远程问需,联系了超过250余名残疾人伙伴,胥科每天开着车走街串巷为提出各类需求的残疾人伙伴提供支持服务累计超过70余人次。其中“送口罩”、“代购生活必需品(食品)”、“代开(领)药物”最为常见。但在2月14日下午,何跃通过远程问需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那一天,何跃在尝试拨打多次之后,多重残疾人(肢体和智力)小谢家的电话终于被接听起来,接电话的是小谢的母亲,敏感的何跃听声音感到谢妈妈的情绪很低沉,似乎有些不太对劲。在何跃的反复询问下,谢妈妈道出了实情:小谢在疫情之前已经卧床一年半的时间,可是就在这两天小谢的状态急转直下,已经三四天未进食了,谢妈妈只得靠喂食一些水和藕粉来维持小谢的生命。加之疫情防控,进出不便,压力重重,谢妈妈说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当何跃问清了小谢和谢妈妈的近况之后,马上将这一情况向江北幸福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这次他所参加的防疫志愿服务队发起人李麒麟进行了汇报。志愿服务队立即启动了“特殊情况响应机制”——组建了一支专为谢妈妈和小谢服务的志愿服务小队,由李麒麟牵头整合组织各类帮扶资源;由何跃负责与谢妈妈结对关注小谢的近况,尽一切可能为谢妈妈提供所需的生活支持;由心理治疗师罗华中负责对谢妈妈进行心理疏导服务。

到2月15日,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小队已有6名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大家肩负着助残志愿者的责任,一同守护生命的美好。

7

何跃为江北中医院的医护人员理发

当天一早,心理治疗师罗华中与谢妈妈进行了长达160分钟的远程心理疏导,在疏导过程中谢妈妈对于小谢的身体现况很担忧也深感无奈,但她的情绪从低落回归平静,从起伏到最终稳定下来。

当天下午,何跃又与另两名社区志愿者来到小谢家中,入户了解谢妈妈生活上的帮扶需要,并将“志愿服务结对卡”留给了谢妈妈,从第一次拨通电话那一刻起,何跃与胥科就开始持续跟踪谢妈妈及小谢的近况,为其安危而牵挂。

截至2020年2月26日,何跃每两天都会与谢妈妈联系,并将小谢的情况通过微信群告知志愿者团队,目前小谢已可以少量进食,较之前好了许多。谢妈妈也受到志愿者精神的感染,打消了想要放弃的念头,恢复起照料小谢的信心!

“作为一名助残志愿者,我们没有能力让大家不再残疾,也没有能力让大家的病痛立马消除。但我们尽可能多做一些,为残疾朋友们多送去一些温暖,给残疾人家庭多提供一些支持,带去一些阳光与微笑。”何跃在志愿服务小队的微信群里这样说到。

(部分资料来源:第1眼-重庆广电、上游新闻-重庆商报、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永川融媒体中心、人民网-重庆频道、重庆日报、重庆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