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志愿动态 > 正文

荣昌:观胜镇——以文明实践“雕琢”文明之美

发布日期:2021-03-30 11:52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摄影:张雪)

      志愿者和群众一起包汤圆。(摄影:张雪)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喜笑颜开的群众……3月25日,记者走进重庆市荣昌区观胜镇街头巷尾,无论是河岸沿线还是乡村小道,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

他们时而化身清理垃圾的保洁员,积极投身“保卫村庄清洁行动”;时而化身和蔼可亲的“老师”,辅导留守儿童做作业……俨然成为观胜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在观胜镇“落地开花”,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田间地头送技术 人才储备有力量

“柑橘对于光照的要求特别高,需保证充足的阳光,才能使口感发甜。”3月25日一大早,重庆市荣昌区观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黄继兵在银河村“小院讲堂”,给村民讲解柑橘种植技术。

黄继兵是镇上有名的种植大户,去年其管理的果园年产量60吨,年产值达36万元。平日里,大家在种植上有什么问题,都会向他请教。

其实,黄继兵最开始种植柑橘时也是“一头雾水”——果树老是长虫枯死,产量也提不上来。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听说后,立即邀请重庆市荣昌区农业农村委相关专家到当地为果农做技术培训,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2021年,黄继兵主动加入本土人才志愿队伍,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一员。他常常在银河村“小院讲堂”,把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分享给大家,希望种植户不走“弯路”,增收致富。

不仅是黄继兵,近年来,该镇各个领域的优秀人士陆续加入本土人才志愿队伍,有村医、有种养殖技术能人、有脱贫典型人物等,共计30余名。他们化身“小院讲堂”常驻志愿者,用家常话传达新思想、新技术,切实把“送技术”与“教技术”结合起来,让人人都有拿手本领,村村都有优秀人才。

挖掘乡土人情 提供精神“食粮”

“今天听完黄继兵讲课,还有饺子吃,太安逸了。”在银河村“小院讲堂”,村民们正忙着摘菜、剁馅、和面……大家分工协作,你擀皮、我包馅,笑语不断。

“白天吃饺子,晚上还能看红色电影,学党史。”村民李永兴说,“现在政府越来越关心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活动不仅能拉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还能增强老百姓的爱党爱国情怀。”

除了包饺子、看电影,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组织开展银河照相馆、跳坝坝舞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充分挖掘乡土人情,丰富老百姓精神生活,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养分。

该镇宣传委员黄勇表示,该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小院讲堂”,组织群众学党史、观看红色电影等,把传承红色基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活动中,让老百姓提升精神文化素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组建“护卫队” 筑牢基层阵地

吃完晚饭,村民李洪素喜欢沿着小万福桥河和邻居们一起散步聊天,细说村里的变化。

“每天到河边走一趟,锻炼身体还能欣赏美景,这和银河护卫队日常维护是分不开的。”李洪素说,走在河岸小道上,一眼望去,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感到舒服、惬意。

该镇银河护卫队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带领下,周边村民自发组建而成。这个队伍的成员上有六十多岁的老人,下有五六岁的孩童。该队每周六定期开展清理垃圾、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等义务活动。

“我今年上小学2年级,父母都在外面打工,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不懂的地方,全是志愿者叔叔阿姨辅导我做的。”家住云峰村1社的学生卿海霞说。

从以往的“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到如今“垃圾有人捡、室外开鲜花”,银河护卫队引发的蝴蝶效应,带来的不仅是乡村面貌的改变,更为筑牢乡村振兴基层阵地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