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念好“四字经”

发布日期:2019-07-09 11:23 来源:重庆日报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如何真正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巩固脱贫攻坚阶段性成果、确保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重要举措。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群众对扶贫管理、产业发展、自身能力等没有足够的信心。我们必须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心念好“真”“产”“力”“宣”四字经,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一是念好“真”字经,完善科学高效的扶贫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灵活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把握群众扶贫需求,优化配置扶贫资源;完善贫困户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衣食住行用病”等客观指标,将真贫困户和返贫户及时纳入,让假贫困户和已脱贫户及时退出;建立贫困户信用档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信息数据联网共享,对于弄虚作假的失信人员,通过限制金融贷款、过高消费等方式予以惩戒约束。将扶贫工作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增强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强化驻村工作队建设管理,提升部门对口帮扶质量;加强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力度,特别是对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基层扶贫腐败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查处,确保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对扶贫管理工作有信心。

二是念强“产”字经,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农旅商文”融合,构建开放包容的农村特色产业体系,振兴乡村产业。着眼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开发农耕文化体验、乡村寻根祭祖及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产品,聚集乡村人气;结合危旧房改造,因地制宜布局家庭农庄牧场、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探索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及旅游观光农业,有序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统筹推进农村小康路建设,改善乡村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及风险防控机制,增加农户就近就业机会,让贫困群众真正对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有信心。

三是念够“力”字经,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加强贫困户专业技能及扶贫政策的教育培训,增强脱贫致富能力。严格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不因贫辍学退学,并在就业方面给予贫困学生适当政策优惠;整合资源,建立完善县(区)乡(镇)村户四级扶贫教育培训体系,选优配强师资力量,确保教育培训面广质精;依托农广校、基层党校及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平台,定期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三农”政策及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联合地方高校、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常态化组织农业专家送技术下乡;充分运用本地致富能手、土专家等人才资源,扎实开展知识技能“面对面”传授活动;认真抓好脱贫经验“一对一”传帮带工作;建立完善贫困群众教育培训资助体系,使广大贫困群众愿学习、想学习,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贫困群众自身及整个家庭的能力素质,实现脱贫有信心。

四是念实“宣”字经,着力抓好宣讲宣传工作,注重社会舆论引导,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围绕脱贫攻坚的理论政策,认真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团”集中讲、“名嘴进百家”深入讲、“榜样面对面”带头讲、“院坝宣讲队”生动讲等基层特色宣讲活动,做到精准有效;聚焦内生动力不足问题,不断强化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精心设计栏目专题,用生动鲜活的脱贫自强案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发挥农村民间文艺团体的作用,创作讴歌脱贫攻坚的文艺作品,为脱贫攻坚加油鼓劲;积极选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并给予精神和物质激励。通过宣传教育,形成“人人争当脱贫致富先锋典型”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贫困群众真正对实现脱贫有信心。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