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大渡口 细耕北上深 精准引资来 招商引资探索新路子,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发布日期:2019-05-22 10:49 来源:重庆日报

19

前后方人员一起讨论制定项目落地接待方案。龙在全 摄

■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切实创新招商方式,去年6月,大渡口区组建的北京、上海、深圳3个招商组全部进驻到位,8名招商人员正式踏上了外派招商之旅。

■1年来,3个招商组与四大产业组、四个重点板块密切互动,实现驻外招商工作的艰难起步,在建立招商渠道、推动项目落地等方面,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打基础 一切从零开始

“从‘见子打子’的区域驻点招商,到明确目标招商,再到如今的精准招商、有依托地招商、专业招商,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招商引资的新路子。”大渡口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称。

招商引资中,三个招商组紧紧围绕钓鱼嘴滨江湾区、九宫庙商圈、伏牛溪、建桥园区“四大重点板块”和大数据智能化、生态环保、大健康生物医药、文化休闲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使目标更加精准突出。

有依托的招商,得益于招商组成员在派驻城市均有挂职单位,可充分依托所在单位的资源进行招商。

而专业招商则更多体现在人员配备上,有资源、有能力、有渠道成了“硬指标”。王涛、潘俊峰、李文超三位组长具备丰富的招商经验,成员李洁、郭峰、李响、王铁、叶朝坤也都各有所长。

“联系拜访企业吃‘闭门羹’”“如何平衡招商与挂职工作”……刚到派驻城市,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找到产业地图、想办法敲门拜访……其中的酸甜苦辣让招商组每位成员都久久难忘,仅仅让企业了解大渡口区情,就绞尽脑汁:如何在最短时间让对方记住大渡口的优势。为此,北京组找到了一个对标地,大渡口——重庆的“石景山”,因石景山区距北京中心恰好15公里,与大渡口情况十分类似,双方很快就找到了沟通桥梁。

建渠道 有项目才能回家

从在家等商上门到外出找商对接,就像守店的掌柜变成了行脚的“货郎”,全国各地的“货郎”都在北京、上海、深圳寻找机会。

一到派驻城市,各招商组就坚持把建立招商渠道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搜集牢牢抓在手上。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组共建立招商渠道16个,上海组已建立客户库33个,深圳组对接政府机构和专业商协会30多个。

“按照规定,除非区里统一召集,招商人员只有带项目或企业才能回家。”大渡口区招商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外派招商引资的成效,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那就是现在基本上每个月每个组都有人员会回到区里,厚厚一叠“回区请示报告”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北京组落地台湾亮丽互联网冲印基地等3个项目,拜访接洽企业213家次,积累项目63个;上海组签订重大项目意向协议两个,落地项目一个,配合签订项目3个,带回企业7批;深圳组签约宸新医药、东莞奥纳思、深圳科曼、元素科技等项目,重点跟踪在谈项目26个,邀请来区实地考察企业12家……

“不是在去拜访企业的路上,就是在带企业回大渡口的路上。”三个招商组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创新方式方法。北京组妥善处理招商主业与挂职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充分利用挂职单位资源,实现了工作的快速破局;上海组在项目打造、投资模式等细节上狠下功夫,开展徒步考察活动,大量含有图文资料的“干货”飞回大渡口;深圳组按照“政府机关——专业商协会——目标企业”要求拓展信息渠道,使对接企业数量和目标企业储备库规模逐渐增大。

重策划 前后方协同作战

海康威视是之前落户大渡口区的高科技企业,2018年6月,一次偶然机会,上海组的李响与海康威视的上下游企业取得了联系。

“你们有建设好的厂房吗?”每周一次主动联系了一段时间后,一位企业负责人发来的微信,让李响瞬间兴奋起来。他立马邀请其前往建桥园区实地考察,在各方努力下,项目迅速签订,两个月后正式投产,取得上海组的“开门红”。

前有外派招商组,后有“四大支柱产业”工作组和“四大重点板块”管委会筹备组及各级各部门,前后方遥相呼应、协同作战为全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注入了强大力量。

为促成宸新医药项目早日签约,去年12月22日,招商组邀请工商银行业务部门负责人专程前往深圳,就项目后续金融服务答疑解惑,积极探索借助银行金融服务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寻求双方合作的契合点及金融匹配路径,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有效支撑服务。

李洁,是8名外派招商人员中唯一的女性。在跟进生物医药产业时,她和同事通过挂职单位联系到雅培、罗氏等500强企业,了解这些企业近期的发展方向后,立即梳理出已在大渡口区落地的这几个企业的代理商。随后,招商组专门带着代理商一起来与这几个企业进行对接,增强彼此信任,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磨一剑”,招商引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成为大渡口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