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爱国情 奋斗者】从事公路隧道研究四十年 蒋树屏 高山挡不住追求

发布日期:2019-04-07 10:58 来源:重庆日报

人物简介

蒋树屏,博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在西藏墨脱嘎隆拉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重庆白云隧道、港珠澳海底隧道等我国1000余座重要公路隧道工程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科研开发、勘察设计40年,取得6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特等奖与一等奖15项、二等奖16项。

蒋树屏。

蒋树屏

67岁的蒋树屏,是个“拼命三郎”。

他的工作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3月25日,蒋树屏白天一直在忙,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的时间只能安排在晚上;当天,他要召集研究生们开会讨论课题,开会时间也被迫推迟到深夜12点后;第二天一早,他又要外出开会,然后出差一个星期才回来……

其实,蒋树屏已经“退休”两次了——

2011年12月,年满60岁的蒋树屏从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交科院)董事长的位置上卸任,但仍以首席专家的身份继续工作。

2016年1月,他正式办理退休手续,但又被安上一个“新头衔”——重庆交科院项目科技总监,工作至今。

同时,在国家山区公路工程研究中心、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里,他一直担任技术委员会主任,肩负技术带头人的重任,专啃“硬骨头”。

从事公路隧道研究40年,从崇山峻岭,到江河湖海,实际上,蒋树屏及团队啃下的“硬骨头”很多——

在西藏墨脱嘎隆拉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重庆白云隧道、港珠澳海底隧道、重庆轻轨临江门车站等我国1000余座重大公路(轨道交通)隧道工程中,都出现过他的身影。

他自己把这称之为“高山挡不住追求”。

留学日本点燃雄心:努力钻研,报效祖国

1979年,蒋树屏进入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重庆交科院的前身)工作。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中国青年被选派到日本留学。1984年,蒋树屏成为其中之一。

当这个年轻小伙站在日本第二新神户隧道工地上时,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

重型工程机械向大山内部稳健掘进,工地上引擎轰鸣,附近的山坡却依然绿荫如盖。巨大的工程竟然对自然环境和地质结构基本没造成什么影响。

“这样的隧道技术真是太先进了,我们啥时候才能赶得上呀?”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深知,像重庆这样多山的地方,要发展现代交通,太需要这些技术了。

他的雄心被点燃:努力钻研,报效祖国!

此后,蒋树屏的学习近乎“痴狂”:在日本大阪工业大学,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坐两个小时电车到第二新神户隧道工地实习,下午又乘车赶回大阪上课。深夜回到宿舍,还要再学习两个小时。

毕业后,他又报考了世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界泰斗、日本神户大学教授樱井春辅的硕士研究生。

这是樱井教授第一次带中国留学生。他很快就喜欢上这个勤奋的年轻人,还主动帮助蒋树屏申请了神户市长奖学金。

在樱井教授的指导下,蒋树屏投入到世界顶尖隧道工程的学习和实践中,并于1988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蒋君,你会留下来吗?”毕业前一天,樱井教授问。

“不,老师。”蒋树屏摇了摇头,“我的家乡在中国的重庆,那里到处都是山,现在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我要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我的所学将更有所用。”

樱井教授听完,微笑着点了点头。

回国面对“三无”局面,他花10年干了三件大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公路隧道技术非常薄弱。1988年蒋树屏回国时,面对的几乎是“三无”局面——无科研、无平台、无标准。

怎么办?经过深思,他认为必须从基础抓起,并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广发“英雄帖”。把分散在交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隧道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大家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1991年,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分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公路隧道科研起步。

第二件事,筹建实验室。

1992年8月,时任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分院后来更名)隧道研究室副主任的蒋树屏,开始筹建公路隧道及岩土工程实验室。

3年后,国内首个公路隧道及岩土工程实验室建成,配备了长200米的实体隧道,科研实力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经国家发改委授牌,该实验室又升级为重庆首个交通行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

第三件事,建立行业技术标准。

针对当时国内公路隧道建设无标准可依的状况,蒋树屏主持编写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指导性著作。完成这三件大事,蒋树屏花了整整10年时间。

西藏墨脱县通公路,他们贡献4项关键技术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西藏墨脱县,曾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行政县。

“要在墨脱修建一条与外界连通的公路,的确太难了。”蒋树屏说,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墨脱与外界连通的公路就几经修建,但均以失败告终。

2009年,国家再次启动西藏扎木至墨脱县城公路新改建工程,蒋树屏担任科研技术总负责人,目标是攻克恶劣自然条件下公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这是一块“硬骨头”。一开始,他们就遭遇了最大的难题——过去墨脱太闭塞,工程所需的水文、气象、地质、地震、雪崩等基础资料,统统没有。

没办法,他们只好先干起野外科考——钻密林、攀绝壁、过塌方、越冰川,墨脱的蚂蟥还出了名的凶悍,一路走下来,每个人都全身瘫软无力,双腿到处是血。但是,换来了详尽的一手资料。

然后就是持续攻关。他们解决了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隧道建设、新构造运动活跃区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和防治等4项关键技术,为墨脱公路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郑健龙领衔的鉴定委员会对墨脱公路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嘎隆拉隧道建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获得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今年,该技术又被推荐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

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啃下一块“硬骨头”

2018年10月,历时9年建设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举世瞩目。在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该项成果有13家主要完成单位,重庆交科院以“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课题研究”名列其中。

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长达5664米,由33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管节和一个最终接头对接而成,技术复杂、建设难度大,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硬骨头”。同时,其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如何保证运营期内的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

作为课题技术负责人,蒋树屏带领团队研制了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1:1足尺防灾减灾试验平台和交通行业最大的高温试验炉。放眼全球,这是首次以构建1:1实验隧道来解决沉管隧道的技术难题。

建设期间,他们做了上百次车辆燃烧、油池火等不同火源类型的火灾试验,拖着真车到隧道内点火燃烧,穿着厚厚的防火服在隧道内采集相关数据。

然后就开始攻克一个个的技术难关。最终,其技术解决方案经受住了“烤”验。

5年攻关、6项关键技术、8个创新点,在这座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建设中,蒋树屏带领的团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让蒋树屏更感欣慰的是:因为独当一面、参与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攻关,他的研究生杨秀军也出现在课题主要完成人名单中。

蒋树屏带过的研究生(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加起来已有115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分布在交通建设行业的重要岗位上,有的还成为技术带头人。

蒋树屏说,让人才队伍更加壮大,为公路、大桥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毕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