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东风吹放花千树 平湖潮涌春意浓——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的万州实践

发布日期:2019-03-13 11:12 来源:重庆日报

13

三生有幸·平湖万州  摄/冉孟军

14

桃花盛开满园春——市民们在万州区天城镇茅谷村桃花园赏花游玩  摄/何忠

15

万州经开区天子园蓝天碧水景色怡人  摄/冉孟军

16

2019·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促进柑橘产业发展  摄/冉孟军

17

万州区甘宁镇奇芳花谷吸引游客  摄/何忠

18

施耐德生产车间  摄/冉孟军

19

万州区白土镇打造鱼米之乡  摄/冉孟军

20

在家庭农场体验采茶乐趣  摄/骆勇

21

万州区大周镇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移栽的中山杉基地成为白鹭的新家  摄/何忠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全区上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积极探索奋进,开启了建设长江上游“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的生动实践。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图景,如百花盛放的春之画卷,正在万州大地迎风铺展。

增强上游意识

明晰“两化”落地路径

“万州是大区,大区要有大担当、新作为。”对于万州工作,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关心关怀,寄予了殷切厚望。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万州自觉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着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万州区委、区政府对标对表,从全域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结合实际科学谋定了发展“一心六型”,打造长江上游“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的思路。

所谓“一心”,就是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六型”分别指培育循环智能型工业、山地高效型农业、集散服务型旅游业、绿色智慧型物流业、特色融合型文创产业、休闲养生型康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充分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符合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是万州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的务实行动,是精准落实“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的主要抓手,得到了市委的高度认可。

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只要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

全区上下迅速动起来、干起来,按照“项目化、事项化、政策化、机制化”的要求层层分解压实责任,推动落地落细落实。经过反复梳理、深入研究,及时下达了2019年第一批“一心六型”项目及事项,支撑推进长江上游“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建设。

据了解,第一批“一心六型”项目86个、事项64项。其中,86个项目总投资221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58.5亿元。后续批次项目及事项,按照轻重缓急和发展所需,也在加紧研究论证与准备中。

“对每个项目及事项,我们都建立了牵头区委常委抓总、分管区领导抓具体、牵头单位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并将开竣工等节点任务细化到月,为顺利推进实施提供了强力服务保障。”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春天款款而来,大地生机勃发。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追梦路上,万州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奔跑,不断开启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扛起上游责任

护好库区绿水青山

清风拂动三角梅,几只白鹭在江面上展翅追逐嬉戏,清澈的流水翻卷着水花穿城而过……这幅怡人的山水图景,让众多外地游客不禁感叹:“万州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位于库区腹心的万州,因水而兴、得水而美、缘水而盛,长江过境流程80.4公里、库体水面达100平方公里,还有21条主要次级河流、近200座水库,治水兴水任重道远。

为保护好库区绿水青山,万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万州“一心六型”两化路径中,“一心”即以提升全域水质为中心,旨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长江上游水生态最优区域,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一组组镜头、一个个场景,见证了万州以空前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两个月前,瀼渡镇污水处理厂通过竣工验收,投入试运行。随着这座占地面积3151平方米、日处理能力2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常年直排的历史从此结束。

初春时节,五桥河畔榕树繁茂、绿草茵茵,昔日的臭水沟经过整治后,彻底变了模样。“现在水清岸洁,五桥河越来越美了,一抬头就是风景线。”在河边散步的当地居民张晓松高兴地说。

新田镇五溪村,临江的坡地上满眼翠绿,连绵成片的柠檬硕果缀枝头。结合长江生态屏障建设,这里栽植的柠檬达到6000亩,不仅保持了水土,而且助力全村820户种植户人均增收8000多元。

通过推进全域治水、全域绿化、全域净土,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开展“三水共治”,着力实施全域河流治理、城乡污水治理、消落区生态治理、国土绿化提升、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万州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生态答卷”——

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66%;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至336天;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扩容到19万吨;乡镇(含撤并场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79座;非法码头全部关闭;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1条次级河流水质稳定,总体达到水域功能要求……

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是许多群众的共同感受。“万州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德立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冯林点赞道,生活在这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简直就是一种福分。

彰显上游担当

推动高质量新发展

时间回拨到2018年末,在重庆三阳化工有限公司,一栋栋生产厂房被推倒,一个个化学反应釜被拆解,一台台报废机器设备被运走。

位于万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桥头,于2001年组建成立的该企业,与库岸咫尺之隔,由此结束18年的风雨历程,为给长江生态环保让路而关闭。

这是万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个场景,同时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工业是一个地方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基石,抓住工业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万州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条腿”走路,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执行国家、重庆市产业禁投清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守长江沿岸1公里红线,持续开展化工企业清理整顿。

截至目前,万州“十一小”企业全部停产或取缔,钢铁、煤炭、平板玻璃、烧结砖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工作,长江沿岸1公里内化工企业加快关闭搬迁。“化工企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比重,已由2012年的28.8%降至11.8%。”区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

在做好供给侧减法、去除低效无效产能的同时,万州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最大化释放优质产能、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区将发展循环智能型工业作为“六型”产业中的重要一型,依托国家级经开区,着力实施绿色产业集聚、循环园区建设、智能制造培育等工程,推动工业绿色化、循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打造长江上游绿色制造基地,促进经济增长与生态环保互促共赢。

走进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的循环化改造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华歌生物生产的氯气可作为吉沅环保公司的原料;重庆宜化产生的煤灰、煤渣可作为明邦建材加工透水砖的原料,氯化钠可作为华歌生物生产盐酸的原料……

“园区内各企业间的材料相互利用,逐渐构建起闭环链条,既避免了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又为相关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经开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施耐德电气、金龙铜管等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也在加紧进行,实施机器换人后,工效大幅提升;去年汽车产量冲上15.8万辆的长安跨越,则正聚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力……

通过外引内育、创新驱动,万州已形成20亿级绿色照明、30亿级新材料、5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2018年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8%,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迈开大步,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集聚。

发扬上游精神

全面振兴美丽乡村

每逢周末晴好天气,依山傍水的万州区大周镇,总是游人如织。十里滨江长廊,从古红桔林下蜿蜒穿过,串起亭榭广场,歌声伴着笑声,在江面山间飘荡。抬眼望去,绿水东流,群山叠翠。

踏青游玩间,人们与美丽乡村邂逅,遇见了山水与产业的契合。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幅员面积228平方公里,涵盖7个乡镇、46个行政村的万州国家农业公园,就是一个有山有水、有诗有橙的美丽之地,也是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本。

沿着万忠路驱车行驶,漫山遍野的6万亩玫瑰香橙,如绿毯铺在国家农业公园田野上,累累硕果缀满枝头,目之所及一片橙海。公路两边,蓝莓、火龙果基地,金桔、樱桃经果林,各种高效特色农业让人目不暇接。

沿线各地纷纷抢抓机遇,一大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接连涌现,许多农民吃上了“旅游饭”,从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中找到了致富路。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国家农业公园之外的广袤农村,也在悄然巨变。

针对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的先天自然资源,万州围绕效益做文章,变劣势为优势,利用特有的山地环境和立体气候,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构建产业发展“581”海拔区间模式——在海拔500米以下主要发展柑橘,海拔800米以上主要发展生态茶叶,海拔500米至1000米主要发展以晚熟李、早熟梨为重点的小水果,在适宜区域发展笋竹、花卉、木本油料等。

发展至今,全区玫瑰香橙面积达到12万亩、柠檬面积10万亩、茶园面积4.7万亩,小水果、中药材、苗木花卉、烟叶、水产等特色产业也都快速壮大。

美丽乡村建设,不光要产业兴,还得环境美。为了防治污染,万州积极探索、大力推广生态种养,农业产业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在龙沙镇岩口村,水稻田与村庄相映成趣。每年春天,这里便开启了虾蟹与水稻和谐共生模式。而今,这种混养模式的稻虾蟹基地已发展到1000亩,亩产值近1万元。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既保住了“米袋子”,又鼓起了“钱袋子”。

甘宁镇楠桥村内,养猪大户向成兵新建的猪舍明亮透气,几百头生猪睡上“高架网床”,引来不少村民看稀奇。与传统猪舍不同,这里的猪舍地面是由镂空的钢筋网组成,猪的粪便从高架网床的缝隙直接落到一楼,整个饲养区看上去非常干净。

“每周猪舍都会喷洒一次益生菌,既可以消毒除臭,又能让高架网床和微生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向成兵介绍,生猪的粪便在发酵池进行异位发酵后,不仅不再污染环境,还变成了生物有机肥,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力争上游水平

构建起开放大格局

去年5月,万州开通泰国客运包机,正式叩开三峡库区直通国外的空中大门。这也是万州机场开通的第一条国际航线。

“包机开通后,在家门口就可坐飞机出国,说走就走,十分方便。”首航当天,万州胡女士乘坐客运包机直飞泰国芭提雅,实现了她的第一次出国游。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枢纽万州正以通道、平台、口岸为重点,以绿色、智慧为方向,加快打造渝东北开放高地,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为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带来新机遇。

前不久,一批进口硼砂在万州港江南集装箱作业区上岸后,做好海关系统信息录入,就直接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储,如果企业无法一次性全部使用,还可采取“一次性报关、分批出货”的方式进行仓储,并可节省仓储和运输成本。

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万州依托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航空口岸、水运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着力完善“三口岸、一中心”功能,优化“一环两港五园八站”空间布局,打通物流发展大通道,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一路向东,依托长江水运,运用铁公水多式联运方式,将万州及周边货物送达沿海地区;一路向西,依靠铁路,融入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商品货物进入俄罗斯和西欧国家;一路向北,依托向北铁路通道,物流辐射到东北亚等更大范围;一路向南,依靠铁路和公路网络,商品物流辐射湖南、贵州、广西等区域。

坐拥长江黄金水道及天然深水良港,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万州港区腹地物流聚合优势更加明显,成为三峡库区辐射功能最广、服务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性铁水、公水联运枢纽港,促成“蓉万”“西万”“达万”专列常态化运行,中粮集团、陕西煤炭、达州硫磺在万州中转和集散,建成万州港达州、兰州“无水港”,港口功能延伸到四川和西北。

而今,万州又在大力发展绿色智慧型物流业,主动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完善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联结点功能,打造成渝经济区东向门户枢纽,建设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重要口岸和国际陆海贸易大通道。2019年,争取水运口岸纳入国家审理计划,正式开放万州机场口岸,开通“兰万”集装箱班列。

借助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万州对外开放平台与物流大通道无缝连接,有力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招商引资、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推动对外开放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展现上游气质

打造旅游业升级版

2018年,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再一次让长江三峡惊艳世界,展现出她无以抗拒的魅力。

这届参与区县最多的三峡国际旅游节,为八方来客呈现了一场开放灵动、出新出彩、共建共享的旅游盛会,关注度之高、活动之精彩、效果之好备受称道,在长江三峡旅游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一抹深刻的印记。

“作为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主要活动举办地,万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变得更加漂亮迷人,通过世界大河歌会、旅游文化灯光秀等重大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至今,市民张成彬仍在津津乐道。

“大合唱”推动大发展。借助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的契机,万州发挥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发展集散服务型旅游业和休闲养生型康养业,加快打造旅游业升级版,让“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

发展旅游业,在长江经济带特别是三峡库区,更具现实意义,这是没有污染的永远的朝阳产业,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鉴于此,万州着力推进高峡平湖、大瀑布群、中华易温泉、潭獐峡等旅游精品建设,积极营销“行千里·致广大”“壮美长江·诗画三峡”“畅游三峡·万州出发”等旅游品牌和口号,开通运营“水上巴士”,使尽浑身解数吸引中外游客。

依托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特色融合型文创产业,挖掘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推进文旅融合互促;加快全域旅游发展,主动融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增强集散功能,完善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打造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长江上游康养之城。

同时打好“乡村牌”,将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努力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并通过“旅游+”,带动更多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万州山环水绕,人文厚重,精品旅游提档升级,乡村旅游蓬勃兴起,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可赏了。”土生土长的冉江林说,前些年,万州游玩的地方少,常去的就是太白岩公园和西山公园。如今,无论是城区公园,还是乡村景点,耍的地方多了,玩的项目也丰富了。

“燕山摘杨梅、分水赏李花、白土摸鱼……”冉江林细数起近期耍过的地方,以及参加的乡村旅游活动。在他看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还吸引了大批外来游客参与,已经成了万州旅游的品牌。

随着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产品日趋成熟,以丰收体验、花果采摘、休闲垂钓、自助烧烤等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

全域推进、遍地开花、各具特色的万州旅游业,展示出新形象,释放出新活力,正成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有力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