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既讲法治 又讲德治】法治德治结合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发布日期:2019-03-10 11:37 来源:重庆日报

19

永川区首批新乡贤获得“乡贤评理堂”授牌。(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去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围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对法治和德治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他强调,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重视发挥道德教化作用,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

一年来,重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教育引导、注重破立并举、抓住“关键少数”,加强法治和德治建设,用滚石上山的劲头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身为范 一个群体的永续大考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的过程中,如何收集证据才能得到法院采信?”

“该区安监局不同意某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的延期整改申请,这有没有合法性?”

……

这是一堂特殊的现场教学。去年6月,2018年新提任领导干部第二场旁听庭审在市高法院举行。旁听席上431名领导干部当中,新提任领导干部426名,市管领导干部10名。

法槌落定,槌声砸响在这些特殊旁听者心间,他们由此切身体会着法律威严和法治权威。也在法槌起落之间,他们深刻认识到,行政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责任意识,作为领导干部,更要带头践行法治,时刻谨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在重庆,组织厅处级领导干部旁听庭审互动释法已成为常态,并成为全市法治进程中的生动场景。

促进法治,必须除其弊、清其障。开辟法治坦途,重庆选择: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重庆市委相继出台《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关于加强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列出十个“负面清单”和十个“正面清单”,十破十立、破立并举,全面彻底肃清践踏法治、道德败坏等10个方面的恶劣影响和流毒;在牢固树立既讲法治又讲德治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等10个方面抓好认识再提高、举措再落实。

一年来,重庆全域俨然法治考场。“关键少数”,则是首批赴考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只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才能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市司法局局长张德宽说,随着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在重庆已成为普遍现象,发挥了积极的“头雁效应”。

为突出普法重点,抓实领导干部法治教育,重庆还组织了3137名市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抽考。

知行合一,知为首要。在重庆这张宏大的法治考卷中,定期举行领导干部法治理论知识考试的制度设计,是对领导干部法治态度的永续大考,是对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永续大考,是重庆各级领导干部持续提升法治素养的动力源泉。

崇尚法治 一个区域的发展依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去年3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付子堂作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演进与完善”为主题专题讲座,为与会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带头学,带动学。在重庆,领导干部带头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做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表率,已成牵系国运的重大政治使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大路径依托。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宪法,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带头学习宪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宪法专题学习会。

头雁奋飞,群雁齐飞。重庆组建了由相关部门领导和法学专家学者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宪法专题宣讲920余场次,25万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同时,常态化开展宪法宣誓活动,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通过的人员进行宪法宣誓144人次,市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员宪法宣誓152人次,做到应宣尽宣。

在他们庄严举起拳头的那一瞬间,宪法精神再次“唰”地发出光亮。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持之以恒加强法治宣传,让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在重庆,弘扬法治不仅抓实在学习层面,更筑牢在制度安排上。

一年来,重庆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市,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开展宪法大学习大落实活动;全面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切实推进依法行政;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

在重庆,弘扬法治既是春风化雨,更是激浊扬清。

一年来,全市行政职能部门办事流程更清晰、执法行为更规范,经验主义、人治观念和特权思想等问题大幅减少,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依法治市进程不断推进。

在重庆,弘扬法治既是春雨润物,更是雷霆万钧。

一年来,重庆广泛开展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宣传教育活动1740余场次,精心组织宪法宣传周暨国家宪法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千万市民学宪法”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坚持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抓手,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敬畏法纪 一面展墙的灵魂叩问

江北区铁山坪脚下,一栋建筑因方正的外形引人关注,更因严肃的内涵震憾人心——这里是重庆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这个地方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做到“心中法纪明镜高悬,手中法纪戒尺紧握,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去年4月,市纪委监委启动基地全面升级改版,经补充完善的1800平方米展陈设置,涵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著成效、党的纪律建设历程、中国监察制度演变,近年来全国、重庆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基地于去年12月7日重新开馆后,已接待党员干部5400多人次。

所有走进这里的人,面对的是一面展墙,看见的却是一面镜子;了解的是别人,剖析的却是自己。

所有人来到这里的目的,是法纪学习,更是灵魂洗礼;是感官感受,更是心灵叩问。

“太震撼了,触动灵魂!”参观完基地的江北区郭家沱街道党工委书记廖光洪感慨,“20多个典型的贪污腐败案例,从多个角度说明贪腐害人害己。在这里,没办法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对照,这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是深刻的教训。”

知晓为官做事尺度,首先是保持敬畏之心——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一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重庆紧扣党的政治建设要求,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着力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时刻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慎初、慎微、慎行,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既要思想警醒,更要制度约束;既要“心有敬畏”,更要“心有戒尺”。

重庆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规定,严把选人用人关,从权力监督、执纪问责、个人事项申报等多维度,严格约束“一把手”权力。

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示教育,全市党员干部43万多人次受教育。

为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控制流程,强化对内部权力的制约,重庆还制定“八严禁”等系列制度规范,为党员干部划出工作生活中不可触碰、不可逾越的“红线”。

乡贤评理 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品牌

“一篼一款亲兄弟,一点土地非去争……”前不久,永川区临江镇隆顺村乡贤评理员陈久述,调解了一起小叔子和嫂子的土地纠纷后,写下这首打油诗赠送给叔嫂二人。

作为永川区有名的“乡贤评理员”,陈久述已有10年基层调解员经历。颇有“特色”的是,陈久述每调解一起案子就写一首打油诗并赠予当事人,他的“诗派调解”成为创新社会基层治理的别样风景。

“哪家哪户有什么扯皮事儿,都来我这里评理,我既讲法律又讲道德,矛盾基本不出村!”陈久述自豪地说。

在永川,像陈久述这样的乡贤评理员有107位。永川区通过树立德法并举、多元共治理念,从培育的1009名“新乡贤”中遴选107名乡贤评理员,建成107个乡贤评理堂。

这107名乡贤评理员打通了永川区基层治理的脉络,让“大事共议、实事共商、好事共办”成为乡贤评理堂的生动写照。

乡贤评理员群体已成为乡村治理的“草根精英、民向力量”,推动崇德尚法,带动公序良俗,成为德治法治自治融合统一体,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特色品牌。

像永川乡贤评理堂这样德法并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在重庆不是个案。巴南龙洲湾街道道角村通过“智慧党群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建立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效果也很好。

为让“枫桥经验”落地开花,重庆按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要求,出台《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实施方案》,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把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结合起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老马工作法”“三社联动”“三事分流”等经验做法走向城乡;“法润社区·司法同行”等专项行动全面展开……重庆这场“德法受尊崇、群众得利益”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促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去年,重庆调解纠纷40.5万件,成功率达99.2%。

生活现场 一个城市的德治路径

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革新村居民熊桂华,每天早上都要和左邻右舍一起到大渡口区公园锻炼身体。

这个以法治为主题的公园,让熊桂华们常来常新,常来常悟——这里不仅是强身健体的好去处,还是学习法治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窗口。

公园的法治文化长廊经常更新一些法律典故和实际案例,使看似严肃生冷的法律知识以亲民化的形式生动呈现。去年底,她还在这个公园举办的国家宪法日主题宣传活动中,认识了全国唯一的手语律师唐帅。

在重庆,类似的法治主题公园并不鲜见——优美的生态景观与广接地气的法治宣传相结合,怡人的生态风景与温情的法治风景相融合,让群众全天候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也成为重庆把法律和道德力量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

GDP是经济基础,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则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工程,可谓“基础中的基础”。

夯实基础,方起万丈高楼。构筑高地,才能占据激流勇进的时代制高点。

一年来,重庆是以贴近性的活动和创新性的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风社风。

正因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庆并非远居“高堂”,而是贴近人们的生活现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衣食住行游”的文明生活;持续深入开展“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身边好人微访谈”“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重庆”主题活动、“新时代美德少年”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行动;抓好城乡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伍、“遵德守礼”提示牌、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队等建设……

与此同时,重庆把培育道德风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浸润到经济领域,影响到市场建设。

市文明办会同市发改委等部门,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印发诚信缺失突出问题集中治理实施方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7.48万名,集中对19项经济社会领域的失信突出问题进行治理,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广泛形成。

重庆好人 一个时代的道德力量

“头低一点,莫撞在门框上了。”

“背不动的时候,你就稍微歇一下。”

……

谁也不会想到,这样温情的相互叮嘱,发生在两个大男人之间——56岁的刘维安,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0余年;37岁的王传熊,出租车驾驶员。

他俩是渝北区龙山街道旗山路社区的一对好邻居。得知刘维安行走困难,但因造血功能出现异常,每个月必须去医院输血维系生命后,王传熊就成了他每月雷打不动的“专属司机”。他不仅要背着刘维安上下6层楼,还要驾车往返20多公里且分文不取。

这样暖心场景,已持续近3年。刘维安十分过意不去,自己每次的看病时间,都是老王跑出租的黄金时间。“我和老刘是邻居,我家跟他家就是出个楼门拐个弯,一百米的距离,收钱要不得。”王传熊总是打着哈哈这样说。

出租车司机老王仅仅是一个“小人物”。在重庆基层,还有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旷世之举,却以基本的良知、朴素的情感、执著的信念,挺起社会的道德脊梁。

这是一个向上向善的时代。

一年来,重庆坚持群众评、评群众,选树弘扬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推出中国好人29名、重庆好人240名,树立了一大批身边榜样。在“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群众性评选活动中,平均不到7个重庆人就投出一票。

这些“举”于街巷的“重庆好人”,彰显着重庆的道德力量,铸就了新时代的“城市之魂”,让人们从心底迸发对善的敬重、对美的向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庆如春雨润物落细落小落实,为这个年轻的直辖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和精神动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年来,重庆市委相继出台《中共重庆市委关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和德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列出十个“负面清单”和十个“正面清单”,十破十立、破立并举,全面彻底肃清践踏法治、道德败坏等10个方面的恶劣影响和流毒;在牢固树立既讲法治又讲德治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等10个方面抓好认识再提高、举措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