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重庆肩负的历史使命

发布日期:2019-03-05 11:37 来源: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在40年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重庆肩负着特殊使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983年被确立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城市;1997年成为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2007年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庆紧紧抓住这些重要历史机遇和关键节点,乘势而为,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为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探索在大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经验,1983年2月8日,中央批准重庆市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重庆不负重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国企改革、流通改革、军工改革等方面均有开全国先河之举,在促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改革的深入发展作出了贡献。

5

1983年2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7号文件,批准重庆市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7

1983年,重庆被辟为有直接对外进出口权的内陆口岸,对外开放进入全面起步时期;1992年,国务院批准重庆为沿江开放城市,形成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

6

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新路子。1979年,嘉陵机器厂开发出中国首辆民用摩托车——嘉陵CJ50型摩托。

9

1984年4月,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重庆组成的第一个跨区域合作组织——四省区五方经济协调会成立,后来逐步发展为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

8

20世纪90年代初,重庆率先对国有商业企业实行“四放开”、对国营工交企业实行“五自主”改革,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二)设立直辖市

为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妥善解决库区移民问题,支援三峡工程建设,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直辖后,重庆以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负重自强、克难奋进,迈出了富民兴渝、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步伐。

10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在重庆人民大礼堂隆重举行。

11

市委、市政府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要求,全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12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和商圈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形成了一批资产和收入超百亿的企业集团。

13

围绕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总体目标,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进展。

14

产业层次低、能耗偏高等问题明显缓解,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绿化率大幅提高。

(三)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2007年6月,国家批准重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探索示范的重大战略使命。这一阶段,重庆在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城镇住房等领域锐意改革,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15

2010年8月,重庆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本市籍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重庆合川区龙市镇龙头村村民陈刚成为全市转户进城第一人。

16

为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庆于2008年12月成立了农村土地交易所。

20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轨道穿山越岭、跨越两江,成为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和城市“名片”。

17

积极推行公租房建设新模式,推动城市化进程。

(四)奋力实现“两地”“两高”美好愿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努力打造“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18小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19

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成功举办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21组合

以两江新区、保税港区、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为重点,不断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22

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走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23

统筹推进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重庆山水“颜值”更高,让重庆大地“气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