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联运是“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物流组织方式之一。图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班列,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团结村中心站)举行首发仪式。(本报资料图片) 记者 熊明 摄
3月3日,重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全团建议——将“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战略性项目。
“陆海新通道”纵贯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以重庆和新加坡为“双枢纽”,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形成纵贯西北西南、联通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地区)的陆海通道主轴,实现与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衔接,形成“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构建联通全球的互联互通网络。“陆海新通道”建设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是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通道,是推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7年9月和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均指出,要打造好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2018年11月,在李克强总理见证下,中新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8月,韩正副总理在重庆出席首届智博会期间,提出加强“南向通道”顶层设计研究。
全团建议指出,在西部地区特大城市中,重庆唯一具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综合交通运输优势,并在全国首创了国际物流通道发展合作新经验。“陆海新通道”现已形成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等三种主要物流组织形式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格局,且均实现常态化运行,并与中欧班列(重庆)实现有机连接。重庆市已牵头形成西部省区市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合作体系。
重庆代表团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一是恳请国家出台明确“陆海新通道”为国家战略性项目的“一个规划文件”,正式将“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战略性项目。
二是支持围绕重庆建设“陆海新通道”建立国际国内层面“两大协调机制”。
三是进一步提升“陆海新通道”保障能力建设。加快一批“陆海新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陆海新通道”运营降本增效。完善多式联运机制。实现“陆海新通道”建设与中欧班列(重庆)和长江黄金水道的有机联结。支持“陆海新通道”开放平台建设。
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该如何发力?
代表委员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杨临萍:
争取尽早形成铁路提单规则
本报北京电 (记者 陈波)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建议,积极参与探索以铁路提单为中心的陆上贸易规则,争取尽早形成铁路提单规则,为重庆以铁路提单为中心的陆上贸易规则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杨临萍表示,一直以来,在铁路货物运输中,没有铁路提单,只有铁路运单。而铁路运单只是铁路承运人收到货物后签发的货物收据,并不是货权凭证,无法成为融资工具,不能满足陆上贸易的发展需要。
杨临萍介绍,重庆法院高度重视司法服务保障“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积极参与探索陆上贸易规则,为重庆以铁路提单为中心的陆上贸易规则创新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为了弥补在铁路货物运输中没有铁路提单、无法成为融资工具这一制度短板,提高国际铁路货运水平,2017年12月22日,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在重庆成功开立,提单具有运输合同凭证、货物收据凭证和物权凭证三重法律属性。此举对打破只有海运提单而没有陆运提单的传统国际贸易格局及陆上贸易的传统融资方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杨临萍表示,重庆高院通过前期的摸底、专家论证以及重庆三级法院召开的铁路提单法律问题论证会,已对铁路提单法律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为进一步参与探索以铁路提单为中心的陆上贸易规则,重庆法院将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动向,积极服务“陆海新通道”建设,以铁路提单为基础,拓展研究铁海联运的多式联运单证规则,实现“一带”贸易规则与“一路”贸易规则的融合,探索构建海陆相联、“带”“路”互通的全球贸易规则体系。
二是在全市法院系统内挑选有扎实调研功底尤其是涉外民商事理论深厚的法官,组建专题调研团队,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坚研究。
三是探索通过重点课题形式,邀请高校专家学者直接参与研究。
四是系统研究《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和《国际铁路货物运输公约》,加强铁路提单单证创新与国际公约的协调机制研究,探索铁路提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路径。
五是加快研究进度,拓展铁路提单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实务部门进行深度交流合作的力度,争取尽早形成铁路提单规则建议稿。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
强化物流基地建设 提升货物聚集吸引力
本报北京电 (记者 颜若雯)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潘复生在谈到我市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时认为,通道、交通工具、货物、人才,四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在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重庆应进一步重视现代化物流基地的打造,明晰物流园区定位,进一步加强物流园区整体规划,提升货物聚集的吸引力,更有效地带动全球物流、人流、资金流、现金流加速向重庆集聚。
“货物的聚集,是核心竞争力。”潘复生认为,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水陆空综合交通优势非常明显,地理位置辐射面很广,区域优势非常明显。通过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的高效联动,重庆可将“一带一路”“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长江黄金水道周边省区市有效衔接起来。“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有助于提升重庆及我国西南地区的互联互通水平,助推内陆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前沿。
“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谋划推进‘陆海新通道’。”潘复生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重庆还要进一步练好“内功”,打造高水平的现代物流基地。
潘复生认为,当前重庆各个物流基地位置分散,大型物流企业还有欠缺,高端物流人才不足。政府应从政策层面强化物流园区建设,明晰物流园区定位,进一步加强整体规划,引进、培养一批优秀大型物流企业和高端物流人才,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稳步推进智慧物流建设,实现各个物流基地之间的有机连接。同时给予货物储存一定政策支持,充分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货物在渝高效中转,提升货物在渝聚集和发送的吸引力。
全国人大代表谭平川:
发挥民航优势 提升“陆海新通道”辐射力
本报北京电 (记者 颜若雯)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认为,“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各类市场要素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这一平台聚集的人流量、货运量越多,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就越大,也更能发挥优势和作用。
他表示,“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一个关键,是要将铁路、水运、公路、航空等多种物流组织方式进行高效联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速实现我国东西部的信息互通、要素整合。西部地区可充分利用通道主轴和支线网络,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通道聚集,同时,要用好临空经济区,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努力培育聚集产业,推动沿线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增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聚合,发展重要节点枢纽经济,促进通道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3公里的跑道可以连接世界。”谭平川认为,“陆海新通道”的一大优势是实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互联”,“互联”最有效、快捷的方式是航空。因此,民航运输要发挥好效率高、投入产出比高的优势,通过客货运航线将“陆海新通道”主轴和支线网络进行串联,“没有通航的实现通航,航线密度不够的增加航班,用便捷的空中航线网络,提高区域的辐射能力,提升区域货物的集聚效应”。
“‘陆海新通道’建设为重庆机场运输产业发展、航线网络布局、枢纽机场打造、智慧机场建设等方面带来了发展机遇,有利于重庆机场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步伐。”谭平川介绍,近年来,重庆机场一直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建设来布局航线,截至2019年2月底,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开通航线331条,通航城市达到了205个。下一步,重庆机场将坚持客货并举原则,围绕“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世界主要经济城市、热门旅游城市开通航线,力争开通重庆至旧金山、圣彼得堡、雅加达、仰光、曼德勒、万象、马尼拉、福冈等国际客运航线,重庆至芝加哥、亚的斯亚贝巴、德里等国际货运航线。同时,加快推进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项目建设。
谭平川建议,要尽快出台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规划,站在长远的角度,统筹研究第二国际枢纽机场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对重庆民航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充分发挥航空功能性平台作用,在航权、时刻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使民航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
全面统筹科学设计 建好“陆海新通道”
本报北京电 (记者 戴娟 张莎)“把‘陆海新通道’提升为国家战略性项目,对于我国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说。
考虑到“陆海新通道”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示范效应和关键作用,王济光认为,“陆海新通道”建设应切实做到“理性研判、科学设计、全面统筹、夯实基础、务实推动”。
王济光表示,首先需要理性研判,准确辨识和分析“陆海新通道”建设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把握好“一带一路”关键通道的培育重点和发力方向。
第二需要科学设计,切实明确“陆海新通道”的战略设计和实施步骤,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全面开放新格局之间的关系。
第三需要全面统筹,强化协调“陆海新通道”的顶层设计,解决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外统筹、互联互通问题。希望国家支持内陆相关省份积极参与通道建设,并在次区域合作层面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推进“陆海新通道”共商共建共享。
第四需要夯实基础,高度重视“陆海新通道”硬件配套,建设好开展国际合作的关键基础设施项目。按照“发挥优势、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互联互通”的原则,以重庆和广西作为“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节点,在全面衔接国家重大规划的基础上,将“陆海新通道”建设纳入国家促进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政策意见,抓好铁路、公路、港口、航道、多式联运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需要务实推动,加快完善“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工作机制,实施好国内省际跨区域合作的联动发展。依托国内省际共建“陆海新通道”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协议,建立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层面的“陆海新通道”宏观协调、中观合作及微观协作机制,提高通道运行效率。抓好重大物流园区、物流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新加坡(广西南宁)综合物流产业园建设,集聚更多内陆地区物流企业,不断提升“陆海新通道”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
部门声音
市发展改革委:
重庆正努力争取四个方面的支持
本报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唐璨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为让“陆海新通道”发展兴盛,重庆还得继续努力。3月4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为让“陆海新通道”成为国家重点战略性项目,重庆正在努力争取四个方面的支持。
争取依托重庆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平台公司和全国统一公共信息平台
积极争取由铁路总公司和重庆市政府牵头,依托重庆市属国有物流企业组建公共运营平台和重庆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吸纳铁路总公司或中铁成都局集团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西部有关省区物流平台公司、沿线国家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参与,负责通道运营、融资、投资等业务,重点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和通道公共信息服务。
争取“陆海新通道”开放平台建设
积极争取由海关总署牵头研究将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纳入《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措施适用范围;支持寸滩保税区功能转移至果园港;支持重庆万州设立综合保税区。
争取“陆海新通道”运营降本增效
积极争取由铁路总公司牵头以中欧班列政策为参照,给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铁路运价下浮50%以上的支持,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支持重庆开展铁路运单质押试点,创设铁路提单及配套金融产品。
争取加快推动建设一批交通物流基础设施
积极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铁路总公司支持将渝贵高铁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并在“十三五”启动前期工作;支持重庆至昆明高铁2019年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至西安高铁项目前期工作,争取2019年开工建设;支持启动黔江至吉首高铁联络线前期工作。
市交通局:
铁公水空融合发展 提供更给力交通支撑
本报首席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唐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关于将“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重点战略性项目的建议》,“陆海新通道”有望迎来大发展。为此,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推动铁公水空四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给力的交通支撑。
铁路方面,我市将建设国家综合性铁路枢纽。按照“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建成”目标,加快构建“米”字型高铁网,重点建设重庆与成都、兰州、西安、郑州、武汉、长沙、贵阳、昆明8个方向10条高铁通道,规划总里程2100公里,尽快构建起与周边地区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高铁联系,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今年,力争开工渝万高铁、渝西高铁和渝昆高铁重庆枢纽段,推进郑万高铁和渝湘高铁主城至黔江段建设,加快渝汉、渝贵、兰渝、成渝中线高铁、渝湘高铁黔江至秀山段等高铁前期工作。
公路方面,我市将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加密高速公路省际出口通道,增强射线高速通行能力,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到2020年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3800公里。今年,将建成潼南至荣昌高速公路,开工渝遂高速扩能、渝湘高速扩能等项目。
水运方面,我市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在积极呼吁国家尽早开工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的同时,着力提升干支航道通航能力,加快打造现代化港口群,到2020年全市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2亿吨和500万标箱,使长江黄金水道发挥更多“黄金效益”。今年,重点推动三峡船闸优先过闸机制,全力争取交通运输部尽快实施长江涪陵至朝天门段4.5米水深航道整治,开工建设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推进主城果园港等枢纽港后续工程。
航空方面,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统筹规划建设第二枢纽机场和货运机场,加快武隆机场建设和万州、黔江机场改扩建,到2020年江北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人次。今年,力争开工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投用巫山机场和永川大安通用机场。
重报时论
让开放成为重庆发展的亮丽底色
程正龙
在全国两会这个汇聚民情民意、凝集思想智慧的舞台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将“陆海新通道”明确为国家战略性项目的全团建议,备受关注。这一建议,道出了重庆人民共同的心声,凝聚着重庆人民对开放发展的普遍共识和强烈期待。
支持重庆加快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重要枢纽;加快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提升重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功能;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基地……从近两年来重庆代表团提出的这些“分量”十足、“存在感”极强的全团建议来看,虽然侧重点有所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鲜明指向——开放。对重庆这座内陆城市而言,走向更加开放是一种公共诉求,是进一步激活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
历史和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开放的大门开得越大,发展就越快,竞争力就越强。重庆虽身处内陆腹地,但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从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的探路先行,到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落地生根,再到共商共建共享“陆海新通道”“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重庆不断拓宽开放通道、提升开放平台、壮大开放主体,在优化开放环境上持续发力,内陆开放高地效应不断凸显,开放渐成发展的最亮底色。
以开放促发展、向开放要活力,这是重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当前,重庆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顶层设计上的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实现“两高”,还是具体部署中的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都需要借力开放。只有不断推动全方位开放,加快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利用全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服务全局中担当作为,在西部内陆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持续推动重庆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相信随着中欧班列(重庆)、重庆自贸区、“陆海新通道”的不断完善,重庆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积聚而来的新动能,必将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重庆发展新优势,让重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西部七省区市八家主流媒体重庆日报、重庆晨报、贵州都市报、春城晚报、南国早报、新疆晨报、兰州晨报、西海都市报聚焦“陆海新通道”,讲述西部开放故事——
贵州都市报
“黔货”新机遇:贵州出海通道缩短700公里
贵州都市报记者 李坚
公元1330年,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创下了中国航海的一个纪录。
688年后,贵州联合重庆、广西、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等西部省市区共建“陆海新通道”。目的地跟当年的汪大渊大致相似,都是从中国南下出海到新加坡等地。
去年,“陆海新通道”贵州段测试班列首发,把贵州自主生产的轮胎、电子产品等货物,从贵阳南站发出,通过铁路运往广西钦州港,然后换装远洋货轮,走入国际市场。自此,“黔货”经由“陆海新通道”出山,下南洋进入五湖四海。
紧接着,从贵州贵阳、遵义等地发往广西钦州、防城港等地的多趟测试班列陆续发出,彻底打通了贵州向南的大通道。
根据测试班列数据,“陆海新通道”使得贵州省的出海通道,缩短了大约700公里,测试班列的开行摸清了工厂到场站,到港口,直至船运一系列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的衔接流程、成本效益等问题;后续相继开行的数次班列,都起到了降本增效的作用。
春城晚报
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 促进云南全方位开放
春城晚报首席记者 宋金艳
1月初,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等西部省区市签署了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合作共建 “陆海新通道”,这为云南全方位开放带来了新机遇。
去年5月,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班列(钦州港至昆明)双向首发,全程运行约27小时,较普通货运列车减少12个小时,这标志着南向通道建设取得新突破,云南正式加入南向通道“朋友圈”。
同年底,“南向通道”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
这条依托多式联运的经济通道,将发挥桥梁作用,衔接“一带一路”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察哈尔学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顾心阳认为,未来云南到缅甸港口的铁路通车后,中国西部的商品也可由此出海,实际上更为便捷。各地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可以促进经贸发展。
南国早报
新通道“朋友圈”扩大 陆海相通物畅其流
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郭燕群
汽笛拉响,一列载满货物的班列驶出广西钦州港东站,向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驶去。此后,有的货物留在西南腹地,生产加工再造;有的则继续搭乘中欧班列,进入欧洲市场。2017年,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签署“南向通道”(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前身,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铁海联运常态化班列北部湾港-重庆首趟班列开行。
如今,“陆海新通道”的合作范围已扩至西部多个省区市。这条衔接“一带”和“一路”的通道从“一条线”变成“一张网”,“朋友圈”越来越大,广西借力“陆海新通道”,也迎来了进出口贸易的新发展。
汽车配件、玻璃纤维、建筑陶瓷、纸浆……一趟趟运送货物的班列途经钦州港东站。在这里,来自西南腹地的货品经铁路南下,再由广西北部湾港走海运,至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地区。而从东南亚进口的货物,也取道于此,一路向西、北上,进入欧洲市场。
“陆海新通道”,正以铁海联运等多种形式,破解西部地区“物流困局”。
新疆晨报
联手西部省区市 共建“陆海新通道”
新疆晨报记者 曹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疆东联西出又有了新抓手,那就是联手西部多个省区市,共建“陆海新通道”,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陆海新通道”对接起来,进一步加强新疆与内地、新疆同国际的经贸合作。
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开行班列数就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覆盖欧亚17个国家24个城市,形成了多点始发、多地运行、多点到达的中欧班列运输新格局。
新疆加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可以进一步丰富铁海联运通道。
今后,从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出发,新疆地产货物可以通过中欧班列抵达重庆,再前往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最终抵达新加坡及东盟其他主要物流节点,可以大大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对于新疆扩大进出口贸易、带动产业发展极为有利。
2018年新疆出台的《关于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公铁联运、陆空联运、铁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方式列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提出到2030年,基本形成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和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的现代物流体系,建成我国向西开放和双向辐射的国际物流组织及运营中心。
兰州晨报
建“陆海新通道” 打通甘肃南向出海口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 首席记者 张继培 记者 欧阳海杰
3月1日下午6时,满载货物的班列缓缓驶出甘肃兰州西固东川站。这是2019年春节后,兰州西固东川站通过“陆海新通道”发运的第一批铝材,这批1100吨货物将在10天后达到目的地。
自2017年9月29日首发至今,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累计发运“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39列,货重约3.4万吨,货值约5亿元。
目前,“陆海新通道”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快捷的出海通道,也为甘肃乃至西北找到了一个新的出海口。
“现在,兰州货物要发往越南胡志明市,到广西钦州港出海,最多6天可达,比以前节省一半时间。”兰州国际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柱说,“陆海新通道”对于商家最大的便利就是物流成本大大降低,运输时间大幅缩短。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范鹏认为,甘肃必须以物流为基础,以交通为载体,把文化、旅游、信息、金融、人流、物流结合起来,让“陆海新通道”成为一个以经济为基础,以交通为前提的全方位的发展大通道。这就需要继续做好与渝、黔、桂等西部省区市的合作,加大互相开放力度,提升合作的强度,一起深度融入“陆海新通道”。
西海都市报
“青海造”走出深闺 “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
西海都市报记者 彭娜 周建萍
“青海盐湖的产品终于走出国门了!”
2018年9月18日,目送载有650吨PVC的察尔汗湖区至印度蒙德拉港“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缓缓驶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察尔汗厂区,李建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李建伟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副总经理,半年过去了,他脑海仍时常萦绕着火车开动时的汽笛声。他觉得这是最动听的声音,是青海盐湖向世界吹响的前进号角,是青海向世界吹响的开放号角。
如今,小到枸杞、蚕豆,大到地毯、建筑施工技术、锂电材料,随着产业结构日趋完善,“青海产”不断拓展外延,吸引着世界各地客商的目光。踏着“陆海新通道”的新步伐,青海企业在未来还将收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订单,“朋友圈”好友数不断增长。
青海省商务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陆海新通道”是对中欧班列的补充,是一条便捷、高效、低成本的国际贸易新通道,还可以更好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有机衔接,促进青海对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贸易往来的扩大,将更好地促进青海国际贸易的发展。
“陆海新通道”建设大事记
2016年4月26日 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与西部物流园商讨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建设南向通道项目;
2016年9月1日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中新双方将南向通道作为四大合作领域重点示范项目;
2017年7月14日 由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重庆铁路口岸物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重庆有限公司4家大型国资企业合资注册成立渝桂新公司,作为南向通道(重庆团结村—广西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的运营主体;
2017年8月31日 在中新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南向通道明确为双方重点合作项目,其间渝桂黔陇四地签署合作协议和四地八方关检合作备忘录;
2017年9月25日 南向通道“渝黔桂新”铁海联运常态化运行班列在重庆铁路口岸首发;
2017年9月29日 南向通道兰渝专列在重庆铁路口岸首发;
2018年3月16日 中欧班列(重庆)运输至重庆的集装箱货品,经南向通道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河内),运输至越南河内安圆货运站,提前实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跨境公路、国际铁路联运3种主要物流组织方式的相互补充、协同发展;
2018年4月12日 中新互联互通(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共建南向通道合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新加坡深度参与南向通道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18年4月20日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2018年中方联席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南向通道推进有关情况,提出南向通道2018年工作要点,并发表了西部省区市共商、共建、共享南向通道倡议;
2018年6月2日 渝桂黔陇青五省区市“南向通道”牵头部门共同签署青海省加入“南向通道”工作机制备忘录;
2018年8月28日 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新加坡辉联集团签署《中新南向通道(新加坡)国际货物集散中心合作协议》并揭牌,标志“南向通道”新加坡国际货物集散中心正式建立;
2018年8月30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与渝黔桂陇青有关部门签署《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加入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工作机制的备忘录》,标志着新疆正式加入共建“南向通道”工作机制;
2018年10月26日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重庆冷链专列成功首发;
2018年11月12日 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谅解备忘录,“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
2019年1月7日 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等西部省区市签署共建“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