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在行动】我市今年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科研项目最高资助额度可达500万元/项

发布日期:2019-03-02 10:11 来源:重庆日报

2019-03-02-0032

璧山高新区,重庆众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机器人生产线。(本报资料图片)

2019-03-02-0033

长安汽车技术人员正在生产车间对下线的新能源汽车进行检测。(本报资料图片)

2019-03-02-0034

在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红江机械供图)

■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将更加突出重点,采取投资补助、重大项目奖励、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

重庆日报记者从3月1日召开的2019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了解到,2018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预计达到397亿元,同比增长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95%。

今年,重庆还将有大手笔:通过压缩市区两级财政一般性支出,新增10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此举的目的是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以上。

利用财政资金撬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

我市为何要增加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大力强化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我市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通,支撑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2018年,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8位。

单从研发经费投入来说,翻开账本看近5年的细账,重庆的研发经费投入从2014年的201.85亿元上升至2018年预计的397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14年的1.42%上升到2018年预计的1.95%,已经取得很大成效。

当然,我们也看到,与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重庆的研发投入仍然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与发达地区差距更大。

为此,今年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力求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全社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补齐短板,缩小差距。

重点用于投资补助、重大项目奖励等

新增1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钱究竟怎么用?根据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的报告,新增财政资金将更加突出重点,采取投资补助、重大项目奖励、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

“也就是说,财政资金的使用将更加聚焦,避免碎片化,而且要体现引导作用,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在新修订出台的《重庆市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经可以看到财政资金在这方面的转变和倾斜。

他介绍,目前,《办法》中设置的3类科研项目,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技术预见与制度创新专项由财政科研经费全额资助,具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可以与市科技局联合实施项目,但须按一定比例匹配项目研发经费。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的经费配置有两种,体现市场导向、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实施的项目,财政科研经费按照研发总投入的一定比例限额资助;体现政府目标导向的社会公益研究,财政科研经费则给予全额资助。这些科研项目中,最高资助额度可以达到500万元/项。

“我们已经启动的2019年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大主题专项申报,就专门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5G通信、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8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布局一批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他表示,按照《办法》规定,每个重点项目的最高资助强度可达到500万元,形成合力,更加有助于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据透露,目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正在制定新增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的相关方案,并将于近期出台。

激励企业增加投入,开展研发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情况来看,我市企业也占了大头。今年新增10亿元财政资金,将激励企业进一步增加投入,开展研发创新。

据了解,通过综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增量补助、科技创新券等政策,落实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制度,激励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我市企业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根据去年的统计数据,2017年我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为364.63亿元,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300.44亿元,占比82.4%。

从事大功率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调速器、轴瓦、气阀、三泵、凸轮轴等柴油机关键部件研发制造的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2018年研发投入9694.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3%。

“近年来,我们每年的新产品开发数量都不低于30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已经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红江机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约为60.5%,加大研发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之后,企业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记者手记》》

抓创新就是补短板

张亦筑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形之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欣喜地看到,科技创新在支撑重庆高质量发展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我市通过谋划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创新发展的技术、资本和创新生态三个关键支撑,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通。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重庆还有明显的短板,要支撑高质量发展,重庆还得补齐这些短板。此次全市压缩市区两级财政一般性支出,增加1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如此大手笔,无疑是向全社会释放更强烈的信号:重庆的科技创新,正在加大马力;重庆的科技创新,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这将提振全社会创新的信心,让重庆拥有更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创新之花在重庆结出更多高质量之果。

相关新闻》》

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

今年实现区县全覆盖

本报讯 (记者 张亦筑)3月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2019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获悉,13个区县与4家合作银行签订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合作协议,至此,全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的范围扩大至33个区县及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

此次在会上签约纳入改革的区县包括江北区、大渡口区、长寿区、合川区、涪陵区、黔江区、綦江区、南川区、开州区、垫江县、酉阳县,石柱县、云阳县13个区县,试点区域的科技型企业有3172家。

融资难、融资贵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以创新为特点、人才为支撑、知识产权为核心,缺乏重资产、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的科技型企业来说,更是难以突破的瓶颈。

2017年7月中旬,重庆在全国率先推出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依托“商业大数据应用+知识价值软件化评估”建立评价体系,以企业知识产权为核心,包括研发投入、人才团队、创新产品、创新服务等创新要素共同参与评价,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科技型企业的评价结果。

“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有A、B、C、D、E五个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推荐授信额度,银行根据这些推荐授信额度,以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称,最初,科技型企业的推荐授信额度最高为300万元,为了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近期我市还将企业的推荐授信额度作了调整,最高额度提升到500万元。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型轻资产融资模式,对科技型企业有诸多好处:一是看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价值,不看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二是注重企业的创新指标,不是只盯住短期财务指标;三是真正地搞信用贷款,不要求任何抵押;四是执行基准贷款利率不上浮;五是贷多少款用多少钱,不扣缴任何保证金。

没有了固定资产作抵押,银行对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会有疑虑。为了让银行少一些后顾之忧,提高风险容忍度,我市还利用财政科技发展资金组建了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予以担保和风险补偿。

“当贷款企业本金逾期产生风险后,由风险补偿基金对贷款本金损失的80%进行补偿,银行承担20%的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审批审慎性。”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前,渝北、江津、南岸、沙坪坝等20个区县及高新区、经开区纳入改革范围,重庆市农商行、工行重庆市分行、重庆银行、农行重庆分行4家合作银行参与改革。

截至今年2月28日,我市已通过合作银行向721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17.27亿元,其中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92亿元、叠加发放商业贷款8.35亿元。获贷之后,这些企业在资产规模、业务收入、研发投入上都有较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获得贷款的科技型企业中,有192家企业还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金额2.14亿元,占已获贷企业总数的27%。”市科技局该负责人表示。

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银行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较传统商业信用贷款,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约50%,部分缓解了融资贵的问题。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推进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扩面增量,基本实现所有区县的全覆盖。同时,进一步降低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融资门槛,提高合作银行风险容忍度,推进贷款发放,提高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规模,力争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5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