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在行动】市领导分赴18个贫困区县蹲点推进“促改督战”专项行动效应凸显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如火如荼

发布日期:2019-03-01 10:39 来源:重庆日报

8

奉节县平安乡干部深入贫困村社召开脱贫攻坚院坝会,征询群众意见。 (奉节县平安乡供图)

9

云阳县泥溪镇,技术人员抢抓春耕备耕时间,为村民们传授种植技术。(云阳县泥溪镇供图)

10

石柱县中益乡全兴村,党员干部帮助贫困户采收中药材。特约摄影 谭华祥 摄

【编者按】

去年10月18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四巡视组对重庆市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今年1月17日,巡视组向重庆市委反馈了巡视情况。

市委旋即将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上率下推动巡视整改,相关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项所有市领导参加的蹲点“促改督战”专项行动,正在巴渝大地产生广泛影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2月11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就吹响了脱贫攻坚促改督战“春季攻势”的冲锋号。

当日,市委召开常委会,强调要着眼于提高思想认识,立足于整改实际问题,确保高质量完成巡视整改任务,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对“促改督战”的内容和形式,市委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搞好政策宣讲,二是促进巡视整改,三是督战脱贫攻坚,四是深入研究问题,五是密切联系群众。

2月12日至14日,市委书记陈敏尔来到石柱开展蹲点调研。3天时间里,陈敏尔书记深入中益乡、大歇镇、西沱镇、万安街道等5个镇街、20余个考察点,了解脱贫工作、察看整改进展。

市领导以上率下,全市扶贫战线统一行动起来,立足于提高思想认识、整改实际问题,一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正如火如荼展开。

21名市领导一线“促改督战”

农历新年后,刚上任不久的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立刻忙了起来。

按照市委的要求,市领导将要到所包干联系的贫困区县开展蹲点调研,促进巡视整改,督战脱贫攻坚。刘贵忠作为市扶贫办主要负责人,既要负责联系对接,又要记录问题,还要举一反三寻求薄弱环节的解决办法,连续辗转于各贫困区县,搜集尽可能多的素材。

“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刘贵忠说。

“既看到了积极方面,又看到了薄弱环节。”调研组相关人士表示,过去一年,石柱县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集中火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3419户11120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贫困人口减少为1169户327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7%,返贫率降至0.42%,有望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市领导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石柱县存在着个别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抓脱贫攻坚能力作风有待改进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石柱的个性问题,有些是各贫困区县带共性的问题,需要在工作中高度关注并持续用力解决。”该人士表示。

在巫溪县的调研走访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发现该县存在交通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支撑能力不够强、落实“三保障”还有差距等问题。尤其是深度贫困乡镇天元乡,农业还局限于土豆、玉米、红薯“三大坨”,综合附加值低,商贸流通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小杂散乱”,尚处于起步阶段;村级集体经济基本空白。这种状态,给脱贫攻坚带来很大困难。

市领导建议,应抓紧实施一批交通先行工程、加大提升产业支撑能力、加大对贫困区县的财政支持力度、严格落实“三保障”、持续抓党建促脱贫。

2月12日至17日,21位市领导分别到包干联系的18个贫困区县,在基层一线“促改督战”,共深入到87个乡镇、174个村调研,走访310户贫困户和脱贫户,召开院坝会、座谈会92场次,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宣讲112场次,现场督查指导扶贫项目267个,提出政策建议240条,开展干部谈心讲话314人次,在一线推进问题整改。

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奔忙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市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2019年全市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中。

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组向市委反馈意见后,云阳县迅速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今年的“1号文件”,决定组建32个蹲点调研组,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和县级自查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长效扶贫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和巩固脱贫长效机制、2020年后减贫扶贫工作等问题进行蹲点调研。

“脱贫攻坚战的起点是为了群众,胜利的成果最终也将原原本本回归于群众。所以我们要坚持工作思路向下,工作重心向下,工作任务向下,多听听群众的话语,从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该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显平说。

深度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县深度贫困乡镇泥溪镇多了一群“候鸟”,他们是来自市政协扶贫集团的扶贫“第一书记”——每两周或三周,他们才会回主城一趟,周末后又返回并投入到战斗中。2月24日,他们就从主城回到了村里,一头扎进春耕备耕工作里。

“一想到村里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在城里根本就坐不住。”枞林村“第一书记”孔智慧来自市贸促会,已在枞林村驻村一年半。这一年多来,在孔智慧的带领下,枞林村发展起了近700亩柑橘、2.8万段黑木耳和150亩乌梅。

2月26日午夜,奉节县平安乡政府办公室仍然亮着灯,从窗户里透出来的光,在漆黑静谧的大山里显得格外明亮。由于第二天就要召开160多人的“三干”(乡干部、村干部、社干部)大会,把今年的脱贫任务落实到人头上,平安乡党政办主任刘云忙得不可开交。除了平安乡党政办主任一职,刘云还是该乡文昌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每周三天住在村里,两天住在乡里,周末则走访贫困户。

春节前,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驻村“第一书记”汪云友天天忙着下乡收蜜,受了凉,扁桃严重发炎,喉咙沙哑,也一直没有时间去医院,直到上周末才去医院检查。初步诊断,去年体检时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已长大了一圈。在医生的建议下,他这才做了穿刺术,检查是否为恶性。但还没等检验结果出来,汪云友又赶回了华溪村,“现在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候,我没有时间在医院等结果。”

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志气

“解铃还需系铃人”,贫困群众是这场脱贫攻坚战役的“主力军”。重庆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各级领导干部的关怀,让不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倍增。

今年春节后,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金溪组有名的“懒汉”莫丙富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莫丙富今年50多岁,是个老光棍。用村里人的话来说,莫丙富的“懒”达到了一定境界——前些年,他的房屋倒塌后,一直借宿在邻居废弃的破屋内,每天睡到日上三竿,不洗脸,不剪头发,每天只做一次饭。

乡里一看这不是个办法,便一边解决他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一边激发其内生动力。

2017年11月,华溪村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部分村民出资共同入股的模式,注册成立了石柱县中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将村民1200亩可利用土地整体流转后,发展果树、中药材等。村干部们动员莫丙富将土地入股,又建议他去村集体打工。去年,莫丙富仅打工收入便达到1万余元,土地入股的分红也有一两千元,还在乡里的帮助下建起了新房。

今年年初,村里将基地劳务分包给劳务队后,莫丙富在劳务队当上了管理人员,每天6点就起床干活,仅今年头两个月,他的打工收入便有了2000多元。他说:“以前总觉得干啥都没劲。现在不但住上了好房子,土地入股有分红,在家门口打工也有收入,日子有了奔头,再也不睡懒觉了。”

春暖花开的季节,正是养蜂人忙碌的时候。2月25日,送走外出打工的儿子后,奉节县平安乡茨竹村48岁的贫困户熊礼国开始谋划如何提高自己的养蜂技术。

2010年,熊礼国的左腿因为骨髓炎高位截肢,从此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在脱贫攻坚战中,熊礼国一家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和妻子都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就业,每个月工资合计1700元,去年10月26日还搬进了一楼一底的新家。

“这都是政府给贫困户的好政策,我们自己也得加把劲啊。”去年,熊礼国依靠产业扶贫政策,养殖了9箱中蜂,收入1万多元。今年,他准备把养殖规模扩大到30箱。他盘算了一下,每箱中蜂和蜂箱的购买成本要1000元,有些不划算。于是,他打算到邻村一位土专家那里学习怎么育蜂,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磨练技术。

初春时节,重庆日报记者在各贫困区县、各深度贫困乡镇、贫困村深入采访,目睹了田间地头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面,亲身感受到扶贫一线干部群众的十足干劲。把这样的劲头保持下去,这场“春季攻势”无疑会取得巨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