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实践幻灯片 > 正文

重庆开州:道路通达致富门 村民生活大变样

发布日期:2020-05-11 14:02 来源: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

...

中山村村。(摄影:熊程成)

近段时间,重庆市开州区金峰镇中山村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种树、补苗、耕作……

中午过后,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共话今年的脱贫致富计划。

中山村距城区35公里,海拔在450-985米之间,属中高山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逐步从后进村、贫困村,向幸福村蜕变。

完善交通路网便出行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中山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向上,随处可见工人修整公路的场景。

中山村支部书记刘海霞说:“我们正在对通村公路进行加宽、加固和修补,既希望能满足村民的出行需求,又希望药用栀子等致富产业成果能畅通无阻地运出去。”

中山村基础设施一直薄弱,落后的道路交通设施,让农副产品运不出去,生活物资运不进来,村民生活极为不便,严重阻碍该村的发展。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贫困村“建八有”“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巩固惠民兴村根基,强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实施道路交通等8个项目建设,实现村组公路全覆盖,金峰镇通往中山村的道路全硬化的大好局面。

行走在中山村美丽乡村,漫步在新修的生产便道和观光便道之上,呼吸着清新空气,细细聆听虫鸣鸟叫,让人身心十分愉悦。

“我们依照产业和人饮工程布局,将生产便道和观光便道结合起来。既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还能为下一步发展观光农业打下硬件基础。实现一套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多样发展的目的。”刘海霞骄傲地说。

...

镇村干部查看栀子生长情况。(摄影:熊程成)

特色产业发展见效益

南宋诗人翁卷的一首七言绝句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正是中山村农忙的真实写照。

在中山村4组的田地里,村民们正抓住4月的大好春光,村民们在地里量土地、撒石灰、挖洞、补种栀子树,种下春天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该村于2017年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药用栀子产业,取得了好的成果。目前,该村为使更多人受益,又发展了200亩药用栀子。

“药用栀子开花时,白色的花朵,沁人心脾的香味,成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药用栀子的根、叶、果实均可入药,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等功效;药用栀子的果实还可以深加工为栀子茶,可谓一身是宝。因此,我们大力发展药用栀子产业,让更多村民从产业中获利。”刘海霞说。

近年来,中山村按照“强产业、促发展”思路,发展支柱产业,长效致富增收。并按照“一组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有序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依托“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园区1个。目前,已入驻两家企业发展无核沃柑、九叶青花椒,并签订扶贫利益联结合同,产业分红持续可观。

与此同时,该村还按照区级到户产业发展政策,整合资金15万余元,开展“短、平、快”项目实施,扶持种植养殖项目发展,增加群众短时收益,预计2020年将产生3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

村民在文化广场休闲。(摄影:熊程成)

精神文化生活大提升

在中山村美丽乡村的居民房屋墙上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彩色喷绘及宣传语。闲暇时光,村民们在文化广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或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记者了解到,中山村不断加强本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先后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文化室活动室建设项目”,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同时,创新工作载体,开展“好媳妇”“清洁户”“致富能手”等评选工作,逐步在村里形成你追我赶的社会新风尚。

“过去,我们就喜欢聚在一起说闲话。现在,村干部引导我们改变陋习。大家聚在一起,交流种植的经验。”中山村美丽乡村居住点居民倪阿姨高兴地说,如今我们会花更多时间打扫房前屋后,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给村民拓宽致富增收渠道,村支两委大力实施就业帮扶,搞好“雨露计划”培训。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水平为目标,围绕农村实用技术,开展生产技术、就业技能等各类培训。先后组织开展了中餐面点技能培训、月嫂技能培训、厨师培训、护理培训,培训群众达260余人次。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既教授技能,又启发思想、开拓眼界、激发内生动能,增强了贫困农民的‘造血功能’。培养了一大批脱贫攻坚的‘明白人’和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让过去的后进村成功‘变脸’,向幸福村蜕变。”刘海霞说。

(作者: 熊程成 )

(作者单位:开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