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南岸区龙门浩,由于长江枯水期水位下降较多,一块形似乌龟的巨石露出江面,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摄影爱好者。记者 龙帆 摄
“这就是呼归石,呼唤的‘呼’……”5月12日12时,东水门大桥公交站,市民葛先生指着龙门浩外长江中一块露出水面的巨石对友人兴奋地说。
连日来,“呼归石出水”引发热议,网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巨石图片,一条拍摄这块巨石的抖音视频点赞量已达4万。但是,《呼归石》绘本作者刘何跃等人均在社交媒体上否认这是呼归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呼归石位于朝天门两江交汇处。人们普遍认为,呼归石的名称与大禹的传说有关,如《四川重庆市南岸区地名录》称:“呼归石,相传禹娶涂山氏之女,婚后出外治水,三过其门不入,妻站此石呼唤禹归,故名。俗称‘乌龟石’‘五桂石’。”
12日,记者在现场看到,龙门浩长江中的这块巨石露出水面的部分高约五六米、长约三四十米。从正面、侧面观赏,这块巨石像一只乌龟。
“呼归石出水”的传闻引起了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蓝勇教授的关注,“2008年,呼归石就因影响船舶通行被炸毁了,这怎么可能是呼归石呢?”12日13时,蓝勇来到现场进行考察。
“这块巨石的对面是渝中半岛的东水门,而真正的呼归石的对面是朝天门,两者距离甚远,加上呼归石已被炸毁等因素,可以判定这块巨石不是呼归石。”蓝勇称,往年长江枯水期,这块巨石也曾露出水面,今年,网络的助推让它突然“火”起来。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周勇教授也指出,龙门浩长江中的这块巨石肯定不是呼归石,呼归石的位置是在两江交汇处,靠弹子石一侧。“我们小时候经常在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沙嘴一带游泳,就知道呼归石在两江交汇处,现在网上热传的‘呼归石出水’肯定是误导。”
蓝勇认为,龙门浩长江中的这块巨石实际上是龙门浩观音梁的主体,清代曾停泊“救生红船”。观音梁上游不远处还有一段大石梁,顶端被称为鸡翅膀(又称机子堡)。
周勇称,观音梁是重庆主城长江上的天然深水港,在清末,它是停泊货船的地方。他介绍,1891年重庆开埠之初,海关设在朝天门糖帮公所。但是,朝天门是河滩不利于停船,海关收税很不方便。于是,海关便迁移到了南岸观音梁后面的山上,货船在观音梁处卸货,然后换小船把货物转运到主城朝天门。此后一段时间,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军舰常常停靠在这里。到了抗战时期,美国的军舰就一直停泊在观音梁,保卫后面山上的美国大使馆。
观音梁的主体有何特点?记者跟随蓝勇来到巨石面向渝中半岛的一侧,看到这面巨石上雕刻了两尊清代佛教造像,造像龛窟旁,雕刻有“清风皓月”等文字。蓝勇说,古人在江中石梁上雕凿造像,是为了祈求航行安全,“‘龙门浩月’是巴渝十二景之一,这块巨石作为‘龙门浩月’景观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价值和魅力。”
真正的呼归石还在吗?蓝勇来到朝天门广场正对的南滨路人行道上,指着两江汇流处对记者说,“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呼归石了,但呼归石承载了大禹和涂山氏之女美好的爱情故事,仍将长久存在于市民的文化记忆之中。”
(记者 赵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