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茶园采摘忙 多措并举促增收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我市各地茶园一派繁忙景象,从科技赋能到茶旅融合,一系列举措正助力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在南川、垫江、忠县、酉阳、巫溪等地的茶园,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绿,生机盎然。茶农们穿行在茶垄间,手指翻飞,将一颗颗嫩绿的茶芽收入茶兜。
南川区兴隆镇白茶基地采茶工人梁大先:“除了吃饭的时间都在摘,我第一天摘了3斤4两,昨天摘了2斤7两。”
忠县石宝镇秦岭村党支部书记秦建:“目前的黄金芽和白茶大量开采,预计采摘时间持续到4月底,全年产值超500万元。”
近日,我市首款山地采茶机器人在市农科院茶研所科研基地亮相。它稳稳地“走”在一排排茶树间,通过灵巧的机械手,精准抓取芽头,再利用风力吸取回收,仅2秒就能完成一次对茶叶的无损采收。据了解,这款采茶机器人由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朱浩教授团队与市农科院茶叶所共同研发,旨在破解采茶高峰期工人短缺的难题,赋能产业发展。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朱浩:“我们攻克了四大难题,我们叫作看得清、定得准、采得好、能回收,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让机器可以识别检测到哪些茶叶能够满足采摘的标准,准确地知道采摘的精确的三维坐标,像人工一样达到无损采摘。”
除了提升采收效率,各地还积极引入生产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在永川区红炉镇,得益于茶企的引入,不仅能生产多个品种的绿茶,还有效解决了当地夏秋茶规模化生产利用问题。
重庆西南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阳:“这段时间做的是重庆的永川秀芽、毛峰、香茶,后期就会做一些饮料茶、出口茶一类的。我们今年从2月25号开的机,一直会持续到10月20号左右,给这些老百姓每亩可以增收到1000至2000块钱左右。”
在北碚、巫山等地,传统茶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从茶园参观、采茶、制茶体验,到展示品鉴,以文兴茶、以茶促旅,让游客们不虚此行。
游客:“今天是第一次来采茶,很有乐趣。”
巫山县福田镇人大主席付科:“我们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做到以茶叶兴县,以茶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